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时间:2022-02-25 04:28:08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科学实验的课堂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改革和课改的需要,更是人才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以教师从放开手让学生做和创造人人参与实验的机会两方面来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当前最需要探讨研究解决的。

在以科技强国为理念的国际环境下,各个国家都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1984年的39届国际教育会议和1985年的亚太区曼谷会议的主题都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普及与改革",以此作为科学教育的有力支持依据,也成为世界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指向标。科学实验中动手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培养方向。在科学实验课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老师放开手让学生做和创造人人参与实验的机会。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在科学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一、教师放开手让学生做

小学科学课以实验课为主,让学校动手做是重点培养方向,教师对实验的解说、学生在课堂中的观察、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总结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等就组成了我们小学实验课。然而创新教育和课改的需要正是这其中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加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在科学实验课中,学生动手操作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科学实验课只是通过教师一味简单的解说和学生的记忆,那么学生就不能对学科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才可以把学科知识扎实记住,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就要使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的带动力与感染力,带动学生想去做,愿意去做,这样才有动手的过程,之后就需要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科学实验课上,除了老师讲解与示范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才能更好地融入科学实验里面去了。怎么让学生融入科学实验中?那就要靠学生动手去做了,学生动手的阻碍就是有些老师不放手去让学生做,这就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老师做、学生看、最后老师给结果的科学实验课的模式,要由学生自己大胆去尝试做,每次上实验课的时候,我们都不要先把实验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在实验中得到我们想要的实验结果。在小学五年级《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首先让学生在烧杯里放入100毫升的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预测沉浮,这样学生就会以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来预测自己做的橡皮泥实心球到底是沉还是浮,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让学生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的球状,然后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同时让学生记下橡皮泥实心球沉浮的状态和它排开水量的多少。然后,再让学生把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成别的实心物体,例如长方体、A柱体、正方体、锥等等,根据测实心球的步骤也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再让学生来总结分析自己记录的实验数据,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一系列结果,来概括总结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实验现象:如果我们只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而不改变它的排开水量,那么橡皮泥在水中就是呈漂浮状态。如果改变了橡皮泥排开的水量,那么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也就可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最后让学生做个实验总论,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的实验结论更能知其所以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山峰中不断攀登。

二、教师创造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实验的机会

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学习中来,因为“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来到。”所以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学校是我们老师一直都在努力追求的理想型课堂。但是往往我们在教学的课堂上,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与专注,却也免不了其中有个别学生身在心不在的现象。在实验中,有些同学在专心致志,而那些小部分同学他们在发呆或是开小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实验中来,教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我们可以加强语言的生动感染力,然后可以在科学实验的课堂上,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让人人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去,没有开小差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在科学实验课上进行分组实验,把学生分成两到三人一小组。这样的话,在小组里面,每个人都分配着相应的实验工作。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一些学生的无事可做,这样就可以用动手操作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想开小差都没有机会。在小学五年级《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试验中,让学生明白加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首先让每小组里的组里成员进行讨论,讨论出最合理最棒的实验方案来,要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人多穿衣服是不会给人的身体增加额外的热量。之后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最后让学生进行验证实验。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之中,学生会发现,多穿衣服不能产生热量的,而我们穿衣服的作用是用于人体保温,阻止身体热量的散发和阻挡冷空气进入身体。这也是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的实验结论。以往上实验课小组里有人开小差,闲着没事做,看别的学生做又没有吸引力。这样的很多因素是老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和表现的机会。所以我们老师就需要给学生创造人人能参与到实验的机会,让学生热情地参与到实验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科学的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是教师对人才的一种培养。所以教师在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做和人人都能动手是最关键的。

【作者单位: 通化市东昌区第二实验小学 吉林】

上一篇:交际翻译理论下的新闻英语翻译方法 下一篇:互动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