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时间:2022-02-24 08:50:30

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摘 要: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设计和组织安排幼儿园各学科领域和各种活动,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应使其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欲望和能力获得同步发展,形成以探索创新经验占优势的经验结构,促进其创新力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设计和组织安排幼儿园各学科领域和各种活动,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一、转变观念――由单纯说教转向思维开发

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幼儿思维能力和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和活动过程中通过幼儿的大胆实践和探索逐步开发的结果。在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中,单纯说教只能让幼儿被动接受,枯燥乏味,不能唤起幼儿积极的创新能力。幼儿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是有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根据各学科领域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和体验。例如:中班社会领域活动《特殊电话号码》,我改变了传统的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创设紧急的情境:小老鼠搬家了,在搬家的过程中,小老鼠的妈妈突然晕倒了,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小老鼠想拨打电话求救,它翻开紧急电话本,看到了110、120和119这三个号码,到底应该拨打哪个电话?有了这种情境,幼儿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取出来,齐心协力帮小老鼠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电话号码,很轻松地获得了社会认知,并从帮小老鼠想办法中开发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并激发了幼儿能动手、动脑帮助他人的社会情感。

二、科学选材――以符合幼儿创造性思维开发为选材的基础

幼儿园各学科领域课程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有社会学知识、伦理学知识、地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文化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教师选材时,不仅要以各学科领域课程目标、幼儿创新能力以及其它各项能力的发展为依据,更要注重倾向于幼儿的思维训练。如选择《按序排列》这样一个数学创新思维训练活动,结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很大的发挥自身创造力的空间,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大胆地谈出做法和见解,从而开发了幼儿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丰富活动形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 应用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日活动即课程”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从入园到离园,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能努力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氛围(如尊重个性、对话交流、民主平等、保护好奇心等),尤其是五大领域活动目标与内容的横向贯穿,更是体现了对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动作的发散与替代物的使用,均可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社会领域,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是发挥创新力的过程。每逢重大节日,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节目创编、道具制作、表演游戏、环境布置、礼物制作等活动。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兴趣、探索精神及善于发现事物和现象变化、获取新信息的能力。还可对幼儿进行关于物体性质、物体功能、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发散思维训练。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字、词扩散,创编谜语、儿歌,编构故事等,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 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源泉。教师要让幼儿真正做游戏的主人,即变教师的“导演”为启发引导,变幼儿的“表演”为按自己的意愿玩儿。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提出主题与构思游戏情节,自己选择使用或制作游戏材料,自己分配角色,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评价游戏等,教师只是以游戏伙伴的身份进行比较隐蔽的指导,及时地推动、引导游戏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3. 专项思维训练,培养幼儿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包含两种基本成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要经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等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以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关系等八个方面为“发散点”,进行灵活、新颖的发散思维训练。例如,我在进行专项思维训练时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幼儿思考:(1)水、纸、笔等有哪些特殊用途?(2)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色的、绿色的(或圆形的、方形的)?(3)什么东西变小了更可爱?什么东西变大了更好玩?……通过对幼儿进行这样灵活、新颖的发散思维训练,充分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人的创新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创新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每个幼儿都可能是小小“创造发明家”,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精心培育这些创造萌芽。

上一篇:简单的错不简单的处理 下一篇: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