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大腿撞夜路

时间:2022-02-24 05:25:33

维权大哥

小饭馆开在曹志曾经供职的公司附近,曹志一进来,有几个人和他打招呼。敢告大老板,又赢了官司,虽然工作没有了,但这样的经历,多少给曹志添了道光环,他自然的和那几个认识的人摆手,“别光顾喝酒!有啥官司上的事儿找我啊!”虽然只是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工伤诉讼,但足以让曹志在其前工友面前充当法律专家。

菜还没上齐,曹志就开始感慨,“一场官司扒层皮啊,比断腿都遭罪!这世道,咱自己不争取,啥权利都享受不到。”咕咚一杯啤酒下肚,“老百姓还得懂法,上访是没本事人干的事儿,法律才是正道!”说这话时,曹志选择性的忘记了自己也曾上访,经过一个老资格“掮客”提点,“你这事儿太小,走劳动仲裁也比上访来得快。”他才回到了正当程序。

一切起源于一年前那个下班晚上。深冬,天黑的早,又下着雪,加班到晚上8点多的曹志,顶着雪骑车回家。路上进一个小饭馆吃了口饭,喝了点酒。出门不远处被一辆小货斜刺里撞了。几处外伤加右大腿骨折,医生说幸亏路面有雪起点儿缓冲作用,要不然能不能保命不好说。

“我身体底子好,在医院做完手术,差不多就办出院回家养着了。”事实上,曹志是怕花看病钱。这些年城市的开发区建到了乡村边上,捎带把他这种农村人就近拉进了工厂。企业鼓励加班,每个月连轴干能赚到3000多,可住这一回院就花进去4万。

原本以为只是一场倒霉,谁知道偶然的变化,却让曹志成了农民工里的维权大哥。

协议蹊跷

刚出院不久,企业人事经理找到曹志,拿了5万块钱,说是对员工遭受意外伤害的慰问金。随着还附了份协议,“遮着掩着不想让我看,直催我签。我知道,就是让我把钱拿了,离开厂子,以后两不相欠。”曹志觉得企业这么办事儿仁义、痛快,也就没想太多,签了字,收了钱。

本来事情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可正好有个好事儿的邻居,外地打工回来,听说曹志的事,主动跑过来替曹志喊冤,“兄弟,你是下班路上出的事儿,按道理应该给你算工伤,你咋私了啦?”

一听这话,曹志才感觉这事儿有蹊跷,表面上啥也没说,心里也犯嘀咕。“当时工伤是咋回事我都没弄明白,但我感觉这里面好像有事儿,要不然人事经理不能那么热心肠。”在这种直觉疑惑的指引下,曹志开始将矛头对准了企业。

“我第一反应是想办法弄清楚那份协议到底咋回事儿,幸亏我人缘好,有贵人帮,终于揭开了冰山一角啊。”曹志开始说兴奋了,像一个评书演员亮开了嗓。而他所谓的贵人,不过是用几瓶酒灌多了人事科的小干事。“一打听才知道,协议里写着:之后,不能再就此次事故向企业提出任何形式的索赔。这分明是企业心虚啊!5万块钱,我要是追究起工伤来,肯定不止这个数儿!”

“我还发现个重要的事儿,原来企业没给咱们上过工伤保险,那哪行!那会儿我已经把工伤这套玩意儿研究透了。”虽说工伤保险条例在曹志眼里不过是要更多赔偿的玩意儿,但他的敏锐着实让他与其他农民工不同,“这是硬伤,我一抓一个准儿!”

有输无赢

找到了目标,又选择不去上访,只剩劳动仲裁这条路可走。

“开始没合计能走到法院。事儿清清楚楚,不管我回家还是去喝酒,都是下班后吧?要是不让我加班,天还黑不了,货车我也碰不着,对不?”咬着工伤定性的关键环节,曹志以为劳动仲裁会非常简单。曾有人提醒过曹志,他面对的企业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劳动仲裁不敢惹这类企业。曹志不信邪,他觉得不向着老百姓,还叫啥政府?事实又给曹志上了一课,“仲裁委员会这帮人,愣是拖着不下结论,到最后,眼看要超过一年诉讼期,我要上法院,才给了我一个超时未审结案件证明书。”

“直到我告到法院,他们才开始把我当回事儿,那个人事经理又找我,说再加点补偿款也行,就是不让我把事儿整大。我能吃那套吗?不是钱的事儿,爷们就是要争口气。”闹了一圈,到底是为要钱还是为出气,曹志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法院判决结果出来,曹志赢了,还顺便让他在农民工中间出了名,可借着酒劲儿,他也道出了真实的苦衷:“判前一个协议作废,按照工伤待遇赔我8万,也就比之前多3万,除去折腾了将近一年的花费,也没多个啥。我折腾一圈算是得着了,可那企业不给工人交工伤保险的事儿,法院也没让改。我也不知道到底赢没赢这场官司。”

至于以后做什么,农村是肯定不能回了,“我以前是个小人物,可现在被大伙儿抬到这个位子了,我就得扎在这儿,为农民工兄弟讨说法!”可是,面对走出小饭馆就得回到出租屋的现状,一般人不会明白,他将如何扎在那所谓的“位子”上……

绘图 / 王成喜

上一篇:气顶个肺 第1期 下一篇:会计搞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