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提高的传统文化审美水平

时间:2022-02-23 10:43:59

亟待提高的传统文化审美水平

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大大加快了国人的生活节奏,以城市生活模式为主要趋势的基本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国人的价值观,所以,如果仅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或艺术形式进行简单普及,则很难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的。

当前的国学热潮,可以说是大众普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普遍文化追求。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思潮的进入和对本土文化的矫枉过正式的否定,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如摄影术和计算机技术,更加剧了其流失的情势,其中不乏主观的破坏,也有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面对这样的现实,单纯从具体的文学或艺术的具体内容或形式诠释其个性价值,已经难以维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树的基本生态环境,必须从根本上解释其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内在机理和根本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对人与社会的生命思考及审美选择。

义务教育中的美育内容在不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例如,中国画,书法和民间美术等都进入了教材,有些学校还将经典古文诵读、书法、中国画等纳入常态课堂或课外活动,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深沉委婉的吟诵,毛笔的龙蛇游走,中国画的心源意象,都已不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必须。要让现代人接受、喜欢、热爱,就必须要解释。中国文化谦谦君子之风和诗情画意浪漫追求基本的内在原因。即内在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

这种基本气质在中国这块热土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审美追求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哲学上就是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正是这样的哲学思考,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的审美特质以及对人生意义判断的基本态度。

所以,将这种基本态度循序渐进地融入到义务教育美育的各个阶段,强调德对美的指导意义,以及透过视听感受强调创作者心灵的自由。简单地说:不清楚孔子伟大的人格,不可能透彻理解儒家思想;不理解老子的人格,不可能理解道家思想;不明白书法的各种书体和笔法是心灵的律动,不可能……;不清楚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是人生品格的修养,不可能……等等。能够让受教育者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物质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涤荡胸中郁闷,净化心灵,升华人生境界最为高级和方便、有效的途径。这也正是自古以来华夏文化长盛不衰,目前世界各国学者青睐汉文化,甚至是西方列强惧怕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幸福的,因为,有那样多的优秀文化艺术可以滋养我们的灵魂;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时也是很悲哀的,因为,无论怎样努力,我们都无法尽览祖国的优秀文化和艺术创造出来的美好世界。能高屋建瓴从根本上把握其审美实质,或许是我们这一代教师最伟大的历史责任。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的“主体”动起来 下一篇: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应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