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石新秀:砂岩与石英的完美融合

时间:2022-02-23 12:50:30

在诸多的汉江石中,颇受石友喜爱的一个新石种(名称待定),是沉积的砂岩石浸入石英石后形成的观赏石。这种沉积岩与变质岩相互渗透交融,产生了观赏石内容丰富的画面、动感逼真的形态、禅意绵绵的意境,让人陶醉。

一、内容丰富。由于硅石的氧化,石英液体从沉积岩石的缝隙渗入填充,凝固后的个体石头经自然搬运冲洗打磨后,就显现出各种图案,如同国画。从形成的图案效果来看,有人物肖像、自然风光、书法数字;从艺术创作的手法来看,有写意、勾线、泼墨、皴皱等等。如徐明星的《马克思》(图1),石英筋勾勒出一副惟妙惟肖的伟人马克思肖像,面部轮廓清晰,头发卷曲,目光深邃,展示了哲人深思远虑的表情。如王守军的《月食》(图2),石英石与砂岩石形成的画面,好像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之间,遮住了月亮中间部分所形成的天文现象。

二、动感逼真。汉江砂岩石质地坚硬,本身就能塑造出好的形状,加上石英石的点缀,更显得动感逼真,活灵活现。如罗德华的《叶猴》(图3),石英筋布满整个石头,远看杂乱无章,近看像一只栩栩 如生的白头叶猴,眼、鼻、口清晰可见,弯腰骑在树叉上,头部侧视,顽皮可爱。如徐明星的《大象》(图4),大象身体健壮,象首左扭,象尾摆动,身上的石英筋图案如同象鞍。

三、形态奇特。砂岩石与石英石的巧妙结合,形成的观赏石形态各异。如席文芬的《扁壶》(图5),酷似心坠状扁壶,镶嵌着洁白的石英石壶口,壶身呈扁状三角形,非常奇妙。如徐娟的《浦水》(图6),小巧玲珑,奇妙无比。

四、禅意十足。石英石浸入砂岩石后形成的禅石,外形变化多端,似像非像,给观7),该石是砂岩石在石英石的填充下形成,外形貌似高僧,头部轮廓分明,身体比例适当,神态庄严,淳朴虔诚。特别是全身布满的石英筋,酷似袈裟,项上嵌入晶莹剔透的石英,如同连为一体的佛珠链,显示了僧团住持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情怀。如席文芬的《关公》(图8),展示了关云长身体魁梧、大气伟岸的气派;《大肚佛》(图9),一尊大佛,具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气概。如徐明星的《高风亮节》(图10),一枚绿泥石,浸入一道道石英,恰似“百节长吉之竹”,表现了禅师高风亮节的情操。如徐娟的《坐佛》(图11),石英线条流畅清晰,环绕坐佛的全身,禅意绵绵。

上一篇:〈名家教你做水旱盆景〉养护管理(二) 下一篇:谈《华夏图腾》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