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粉应用初探

时间:2022-02-23 12:39:10

黄连粉应用初探

摘要:《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中记载了浸淫疮及黄连粉的应用。黄连有清热燥湿、解毒敛疮之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相一致。临床应用黄连粉治疗白喉、脚湿气、皮炎、阴道炎等多种疾病。受仲景启发,现用黄连粉治疗痤疮、蛇串疮等多种皮肤病,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浸淫疮;黄连粉;临床应用

张仲景系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家,被后世推为汤药之祖。其经典著作《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其记载了许多内治和外治方药,有很多仍沿用至今,且疗效卓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还记载了许多皮肤病的诊治,为中医皮肤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中记载了皮肤病浸淫疮的证治,其中黄连粉的应用对我们后世临床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文献记载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浸淫疮的预后:"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入口者,不可治。"中医学的"湿疮",形如粟米,浸淫遍体,滋水淋漓者又称为"浸淫疮",具有缠绵难愈的特点。仲景认为浸淫疮先从口部发生,然后流散于四肢,是疮毒从内向外透发,故预后较好,属顺证;若先从四肢发生,然后流向口部,是疮毒由外朝内蔓延、扩散,故预后不良,属逆证。在治疗上,此篇记载:"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祖国医学认为浸淫疮多因火毒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病源候论》谓:"浸淫疮乃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黄连性苦寒,入心经,尤善泻心火、清湿热,将其研成粉末外敷于局部病变皮肤,可达清热燥湿、解毒敛疮之功效。

2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黄连对白色念珠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极强的抑菌作用;对流感病毒及沙眼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DNA也有抑制作用。此外,黄连还具有解热、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较多作用,其应用范围较广[1]。黄连的西医药理作用机制与中医的功效相一致,故黄连粉的临床应用广泛。

3临床新用

3.1内治法

3.1.1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将黄连粉在乙状结肠镜窥视下,直接喷到溃疡或病变部位,用药1.8~2.4g/d,1次/2d,2~3次后痛感即可消失[2]。

3.1.2治疗白喉 口服黄连粉0.6g/次,4~6次/d,并配合1%的黄连溶液漱口。假膜平均2.6d消退,咽拭培养平均2.8d转阴[2]。

3.2外治法

3.2.1治疗脚湿气 脚湿气多见脚趾缝糜烂、潮湿、瘙痒、有异味、搔之皮剥落等症状。将黄连粉用棉签搽患处,早晚各1次/d[2]。

3.2.2治疗虫咬皮炎 黄连适量,研细末,香油调涂皮损处,换药1次/d,此乃简便良药[3]。

3.2.3治疗春季皮炎 黄连细粉掺入儿童郁美净霜等化妆品中,薄涂患处,3次/d[3]。

3.2.4治疗婴儿湿疮 黄连为主,滑石为辅,共研成粉。将疮面用温开水洗净拭干,撒上药粉,2次/d,一般用药3~5d,治疗婴儿湿疹方简效捷。

3.2.5治疗麦粒肿 黄连粉点涂患处,3~4次/d,一般用药后次日红肿渐消,疼痛减轻;3d后红肿可全消而愈[2]。

3.2.6治疗阴道炎 黄连粉5g,制成药液,清洗外阴及阴道,20min/次,2次/d,10d为一疗程,治疗解脲支原体阴道炎,疗效显著,并对预防其复发起到较大的作用。

黄连有清热燥湿、解毒敛疮之功效,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作用。后世医家受《金匮要略》启发,经过灵活变通,将黄连粉还用于小儿赤眼、牙痛恶热、痔疮脱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4体会

从《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首先学到了浸淫疮的顺证和逆证。从口部流散四肢为顺证,从四肢流向口部为逆证,这对于我们临床判断浸淫疮的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大启发。其次,黄连粉应用的外敷法,也是仲景为我们后世提出的一种外治法。外敷法是通过将药物研末敷于皮肤、粘膜而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将药物外敷作用于局部以达到治疗目的。再次,仲景提出的黄连粉的应用,对于我们临床,尤其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更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现临床我科用黄连粉倒膜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方法:石膏倒膜粉(约100g)中加入黄连粉10g(黄连烘干打粉过120目筛),面部清洗干净后倒膜在面部保留约30min,隔日1次,总疗程为2w。其皮损消退较快且不留色素沉着,比口服中药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我们还应用黄连粉治疗蛇串疮,将黄连粉外敷皮损上,这对于皮损的愈合和缓解患者的神经痛都有明显的疗效。此外,受仲景启发,将过100目筛的黄连粉,加香油调制成黄连油,外涂治疗小儿脓疱疮,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现已被我们临床广泛应用。

总之,《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中关于浸淫疮的记载尤其是黄连粉的应用,对后世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此外,在其他篇中也有对皮肤病的记载,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中所描述的"狐惑病"即是今之白塞氏病,比西医报道早了一千七百多年;此篇记载的"阴阳毒"的证治及预后,即是今之系统性红斑狼疮。黄连粉的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金匮要略》作为精典著作,我们要精心研读,夯实基础理论,为临床应用和中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松樵,李禹.黄连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8(9):17-18.

[2]施金艳,隋峰,孙加源.黄连单味药的临床新用[J].中医药信息,2002,19(5):25.

[3]杨小飞.黄连外用十则[J].黑龙江中医药,2002(5):33-34.编辑/孙杰

上一篇:"面三针"透刺结合隔姜灸和闪罐法治疗急性特发... 下一篇:如何让语文课堂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