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及措施浅析

时间:2022-02-22 07:08:50

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及措施浅析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否取得应有的收益要对整个工程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主要应该通过对质量的把关,工期进度的设定以及投资方面资金的运行控制等三个大的方向上把握,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经济效益的预期值。在这三个方面中,对于投资的控制因其受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控制方面的成果并为达到质量和进度控制的程度,所以在过程和结果上都有待完善和需要更多倾入的地方,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中发现的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

关键词:投资管理;动态控制;合同管理;造价咨询

1 建筑工程投资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竞争机制的集中出现,对于工程建筑的经济效益开始逐步走向通过更高级的管理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可以通过对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有效管理来降低成本的损耗,但是最主要的阶段还是在控制成本工程造价方面。随着这种需求的不断延展,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也在不断的探讨研究如何能够提高投资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投资造价在随着各项技术力量的不断发展逐步趋向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很多项目开始出现细化,尽量降低失误的发生概率,但是依旧不能摆脱一些造价方面的硬伤,频频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出现超预算的失控局面,无疑的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收益。

2 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分析

对于能够引起投资管理失控局面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同的情况,有些是可以预见的有些是超出预见的,在此无法一一罗列,只选取相对重要发生几率较高的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投资管理制度缺陷

由于投资的决策主要是通过人来决定,掺杂着诸多的主观因素,相对比较难控制,但是不能因为这样的决策以损失经济效益为代价,首先应该认识到这种决策的弊端,应该通过设置客观的体制和条例规范来进行克制,很多决策没能够实行民主集中制,单方面的决定使得决策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很多问题不能够正视甚至被忽略,所以需要通过更多人员最好是经验丰富投资能力专业性强的人员共同完成,此时并不是显示一个人英雄果断伟大主义的时刻,应该是集体的智慧的结晶。否则单纯一味的盲目进行,最后只能是利益受损。另外投资目标的管理上,每个相应负责人的人员单位不能够有效的结合,虽然各司其职,但是应该在整体的决策上是站在同一的高度,及时共享更新数据和决策细则,不能做到主动的及时联系沟通,是很多信息滞后,影响工作任务的实施。在这样的团体中只是个人只扫门前雪,有时即便是发现了问题却因超出了领域范围不去处理,任其泛滥。另外在设计和施工之间的差距使得施工不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理论和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再设计阶段不能只通过理论而不通过真实的实践标准的检验,这样机会造成在实施中实现设计要求很是困难,资金不足的局面将不断恶化,就会出现相应的失控局面,致使工期也会增长,额外时间的贷款利息无疑增加了工程的成本,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

2、工程投资确定方法不科学

在确定投资额时一般情况下是以定额为主要的参考标准,但是当这些定额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比如市价受到汇率的影响,很容易在确定投资额时出现差额。即便有时在计算时引入一定的参考系数,但是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且这些参考系数并不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的市场价值,很多数据只限于小面积的使用,无法同更多更大的地区同时兼容,从而形成差异。

一直使用这种不随着时间的转变而变化的静态决策法必然不能够对最终的价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现实和决策之间出现更大的分歧。

3、合同管理欠规范

订立合同可以约束双方的权益和行为,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双方的行为,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多数情况下要受到合同的指导,但是很多情况下合同的签订并不能很规范的将细节问题表达清楚。有时合同细节因表述问题存在歧义可能会造成双方的行为不同,这就会发生关于工程的纠纷事件。另外,合同的约束力不能只约束某一方的行为,一方不能将自已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合同作为一种协议,其本质是一种合意,必须是两个以是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合同的缔结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成立,合同当事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必须合法,这样才能具有法律约束力。建筑工程合同也是如此,即使在建筑工程合同有订立中承包人一方存在着激烈的竟争,仍需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也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如施工单位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订立施工合同,该合同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4、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低

因为种种因素导致目前多数的造价管理人员不具备从事专业造价分析的资格,很多造价管理人员没有现场施工经验,只能通过套用一些具体的模式来完成造价,这是与现实完全脱节的,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按照新的经济发展来计算。其主要从几方面暴露出其业务水平不高:首先是在处理相关业务时不能够熟练的独立的完成造价的基础性分析,尤其是在遇到相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是更是频频出现错误,其工作的分析结果无法让人信服。其次,不能够及时调整与其他组织间的合作关系,更多情况下处于被动等待而非主动解决。最后,对于相关知识的欠缺,使得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显得茫然无措,很不专业。如果依然让这些不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对于哪一方来说都是不负责的,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容不得半点的疏忽之处。如果不尽快提高其业务管理水平,我国建筑企业失去的不仅是国外建筑市场,甚至还可能因建筑业的全球化使得我国国内建筑市场也将会被国外建筑商所占领。

3 避免工程投资失控的措施

1、工程设计方案合理

由于业主希望建筑业提供形成建筑业产品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受聘于业主的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便参与了从投资可行性研究直到竣工决算的全部工作,但在这些连续的全过程管理中,不同阶段又有轻重之分,在设计阶段,造价人员能够较早参与设计阶段的决策工作,与建设模式的变化有关。

2、动态造价控制软件先进

目前我国投资控制之所以出现超资超额局面,资料精度不够,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在使用计算机的条件下,由人机组成,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3、合同管理全面、规范

国际工程承包中,对合同的管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的法律性是否完备;(2)合同是否完整;(3)风险的分摊是否合理;(4)特别重视合同条件第二部分(专用条款)的制定,因为它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第一部分进行删除是执行合同的关键;(5)工程说明书应尽可能做到详细、明确、技术上要求切实可行;

4、造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过硬。

国外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一般具有人才素质高,业务面宽的特点。一般而言,无论是英国的Qs制(工料测量师行)、美国的CM方式(监理工程师)、还是6O年代以来在美、德、法、日等国广泛采用的PM制(项目管理),其核心都是对造价管理人员的地位、资格、职责、义务、工作方式以及同业主,承包商等关系在法律上规定的更加明确。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投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动态管理,参与者众多。要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需各参与方共同努力,在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动态控制的及时性,合同管理的规范性,造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多下功夫,并落实到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细节,相信我们的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方志兴.建设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J].安徽建筑,2005,(02)

[2]巢良婷.刍议工程投资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J].中国建设信息,2003,(24)

[3]余杰.风险分析方法在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4,(03)

[4]徐斌.谈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J].安徽建筑,2005,(O2)

[5]马永贵.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5)

上一篇:蒸汽喷射泵的原理及在节能中的应用 下一篇:生态景观设计中的人文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