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是市场的重要角色

时间:2022-02-22 05:39:52

批评家是市场的重要角色

中国当代艺术是有市场没有艺术,这是一个很偏激的一种说法。但是它反映了一种情绪。市场局部可能有这种现象,但是总体来讲不可以这么说。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如果在国际的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来考察,它的总体水平是不低的。所以它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回想一下,就是现在这一拨所谓崩盘的人。他们被选定为资本运作的对象和媒介,也是有他自身的原因。这些人是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杰出艺术家,无论张晓刚、岳敏君、方立钧,还是其他的一些人,我们不能否认他们是我们当代艺术的杰出艺术家。他们屡创高价的一些作品,也是他们经典的作品,这不可否认。只不过是太高了,高得邪乎了,快得也邪乎了。但他们在中国的当代艺术里面,在国际的当代艺术里面,都是有地位的。都是要值得关注的。所以简单的说,中国当代艺术是有市场没艺术,是一个很偏激的说法。

现在最重要的是市场问题。一个投机的环境必然会影响产品的生产者,也就是艺术家的心态。当艺术家置身于这个市场的时候,他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受市场取向的影响。艺术家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他们有需求,有对财富的追求,这是很自然的。因为画家是一个职业,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画家都跟梵高一样,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梵高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但是不一定每个伟大的艺术家都要像梵高一样,不能用这个逻辑进行推理。所以艺术家有艺术家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形成了艺术家的特质。

“艺术家是被商业毁掉了”,有艺术家是这样的。我也接触到一些艺术家,确实是比我还商业。每天就想着怎么找题材,每天想着哪个人会买我的什么东西,怎么画,会卖得高一点等等,每天琢磨的是这个事情,而不是想他所要表现的东西,应该怎么样最艺术化地去表现,应该怎么能够用最擅长的方式去表现。现在可能很多艺术家都违心地在画画,为了迎合市场,而把自己不喜欢的一些表现方式表达出来,甚至用自己鄙视的一些东西来换钱。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他是人嘛,特别是艺术家。在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要负责任。

我们在考察市场的同时,在评判艺术家的同时,还忘记了中间的一个重要环节,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我们的艺术评论家。在市场的某种局部与其说是市场把艺术家毁了,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说“评论家把艺术家给毁了”。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独立意义上的批评家,批评家不是靠稿费生活,批评家拿当事人的钱,靠艺术行贿来生活。

艺术家拿自己的画,画廊拿钱去找批评家来布道,特别是有头衔的批评家。圈外的一些投机家、投资家,就看这些有头衔的批评家的说法。你不能要求一个煤矿主,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是艺术评论家。就跟你不能要求艺术家或者是评论家去盖房子一样,你不能要求每一个开发商懂艺术,这个有点牵强。现在有很多知识分子,很多批评家,很多大学教授在感叹说:买画的不懂画,懂画的没钱买。我说:这是很规律性的东西,不奇怪啊!你到欧洲美国去也是这样啊。

1991年,我就听一个外国专家讲,绝大多数的收藏家是靠耳朵买东西,不是靠眼睛买东西。为什么?即使他有这个判断能力,他也没有这个功夫,每天跟艺术泡在一起,那不干活了,那就是丧志了。所以一定要听专家,听行内的人说。藏家都是靠耳朵买东西的。这是规律。哪怕他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也要听专家的意见。所以说话的人非常重要。就跟参观博物馆似的,讲解人很重要。批评家就是讲解员,市场的讲解员。

可是我们的某些“市场讲解员”是“托儿”,这就麻烦了,这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批评要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要对自己的职责有更崇高的认识。这样才能真正使自己的批评独立起来,或者是相对的独立起来,这样才能使这个市场健康发展。

有很多人是不懂行的,他们被忽悠进来了,加入这个游戏里面,结果血本无归。而且不光是血本无归,他在心理上的打击很大,他认为自己文化上很缺陷,他在文化人格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就使这些人更加在文化人格上自卑,他不跟你玩了。现在艺术品市场炒作的失败,不光是金钱的问题,这点钱在股市里不算什么。主要是对人内在的心理打击,对文化品格上有打击。他觉得你这个人格调不高,炒半天炒成这样了。你炒股票输几个亿没有关系,人家说:这很正常,股市大跌,谁也逃不了,都套住了,这不是你的错。可是艺术品投资是个体判断。你的失败就是你的失败,跟大盘没有关系,就是你的失败,就是你瞎跟,不懂瞎做,这个对人精神层面的打击是很大的。所以这一把牌洗过去了,可能很多人就退出去了,不干了,说实话就是伤心了,这是比失去金钱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觉得各方面的市场参与者都要相对的独立,相对的有自己的原则。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

上一篇:欧洲艺术年轻力量 下一篇:我们要防范恶意串通造成的拍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