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情感投入”的管理效能

时间:2022-02-22 10:54:44

谈“班主任情感投入”的管理效能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认为,“情感投入”是调动积极性的一种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所谓“班主任情感投入”指的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总体目标并进行组织实施的同时,注意和学生在心理上架起联系的桥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以“情”育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育人的感染性和实效性。现就如何使“班主任的情感投入”发挥最佳的管理效能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关系

从管理的角度看,班主任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管理和接受管理的关系,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格平等意味着一种尊重,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在处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上,我认为,“情”的投入是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学生一旦接受和体验到班主任对自己倾注的真情实感,他们对班主任理解和依赖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进而缩短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扩大心理相容度,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首先,班主任要放下架子,不要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不要总是以长者自居,喜欢发号施令,我说了算。班主任应以班集体普通一员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自己的学生,信任自己的学生,使之产生一种自尊心理,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其次,班主任要待人以诚。心诚则灵,班主任向学生说理时态度要诚恳,出自一片真心,发自肺腑之言,说出实在的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感到班主任是诚心的,是真正关怀自己的。班主任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支持和爱戴,也才会听到真言,得知真情,为自己管理好班级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先决条件。再次,班主任要同学生保持经常接触,以产生双向的亲近感。班主任除上课外,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进行“非正式交往”。这样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就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消除种种误解,自觉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指导。特别是一些后进生,自我约束力差,比较脆弱,他们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班主任更要主动接触、主动关心他们,要把思想教育工作从课堂、班会、办公室做到课余饭后,公共场所和家庭里。

二、关爱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多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的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生要胜过爱子,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思想的、学习的、生活的、人际关系的、身体的、家庭的困难等等,有时候这些困难使学生陷进很深的痛苦之中,特别需要教师关心爱护、帮助其排忧解难。

当前,经济体制正处在转轨、转型时期。面对来势凶猛的市场冲击,社会的负面因素给学校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造成了中学生的复杂思想,一些学生受金钱的诱惑,只重当前利益,看不到知识与生存的长远利益关系,追求时髦,贪图享受,思想颓废,松懈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给予极大的关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失时机地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学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重,人际交往困难,青春期的烦恼,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遭到不幸等,而形成懦弱胆小,孤独、怪僻、郁闷焦虑,情结不稳定等不正常心态。这林林总总的烦恼和困惑,都压在学生心底,他们非常渴望良师益友为其指点迷津,排忧解惑。因此,班主任在教好书、管理好班级的同时,对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表现出的哪怕是细微的变化,都要善于发现,多做侧面了解,切不可粗心错过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利用个别谈话、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班会、社会实践等常规工作,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心中的疑虑,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教育学生正视各种矛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生活能力。

班主任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还体现在为学生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解决些实际的问题上面。例如学生生病时主动到医院看望,亲自熬药送饭,安排其他学生值班护理;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能积极主动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当学校的安全、生活、纪律各方面管理不善,学生有意见时,班主任应想方设法并争取学校有关部门的帮助解决;当学生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时,班主任带头资助,号召同学们共献爱心等等。这样,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就可以转化为学生精神上的动力,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教师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是做人的表率,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班主任要想充分发挥自己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班主任的威严就在于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必须自己做到,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学生和教育学生。这样,就会使你以一种以受尊重、敬仰、又广受欢迎,有感召力的师表形象展现在学生和公众面前。二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要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学习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加深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三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师德要求。21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要有创一流班集体的意识,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选准主攻方向,创建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四要有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和敬业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总之,班主任应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和职业信念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管理效能。

(作者单位:542803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第三初级中学)

上一篇: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推进创新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