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生前最后一幅画像

时间:2022-02-22 12:50:20

颐和园中珍藏着一幅存世108年的慈禧太后油画像,也是慈禧生前最后一幅油画像。这张画像的作者是荷兰人胡博·华士,他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1899年,肖像油画家华士在北京期间,经外国使节推荐,先后为庆亲王奕劻、权臣袁世凯、李鸿章等进行了画像。慈禧无意中看到了他为奕劻的画像,非常满意。1905年6月,远在美国的华士接到了中国使馆发来的邀请电报,并要求他在回电中注明画像的报价。

1905年6月12日,华士来到北京。大清官员伍廷芳与他的会面只持续了几分钟。伍廷芳用流利的英语告诉他,他提出的价格已被接受(据当时的荷兰外交官威廉回忆,华士收取了中国政府13000银泰勒作为报酬),并约定好从次日起连续画4天,画像的地点定在西苑。

华士第一次看到慈禧,是透过皇家殿堂的窗户。他看到,两个小太监举着两把巨大的蒲扇,8名太监抬着一把黄金座椅,慈禧威严地坐在椅子上。

大约过了15分钟,华士被带进宫殿,并开始画像。虽然之前见过慈禧的照片,但他还是被慈禧的容貌所打动。华士后来回忆道:“她面容亲切美丽,流露出强硬坚定的意志,我立即就喜欢上了她。”

第一次的绘画,华士认真地进行了头部小样的绘画,直至有人传谕皇太后累了需要休息,画像才告一段落。慈禧离去后,华士继续描画宝座和陈设背景。

第二天,华士如期来到现场,慈禧已等在那里。历时45分钟后,慈禧让伍廷芳传译,不要眼睛上下和鼻子处的阴影,眼睛要加大,嘴唇要丰满,嘴角要向上,眉毛要直。华士这才明白:太后不要写实的肖像,而且必须按她的意愿去作画。

第三天,慈禧又提出,眼睛还需要向上睁开些,眼角尖小些。

最后一天,慈禧身体不适,邀华士去寝宫作画。绘画结束时,慈禧问伍廷芳“很好”用英文怎么说,最后笑着对华士说了一句英语:“Very Good,Very Good”。

华士回到画室后,根据头像小样和一些速描开始画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华士终于完成了这幅非写实的、“年轻的”慈禧皇太后画像。

链接:慈禧的6幅油画像

慈禧一生共有6幅油画像,分别为美国女画家卡尔和胡博·华士所画。

其中,除了颐和园收藏的一幅外,华士还依照慈禧的照片和他绘画时的速描画了另外一幅,这一幅规格较小,但更接近慈禧本人的实际年龄和相貌,这幅写实的油画被华士带回了美国。

另外4幅是卡尔于1903年至1904年在颐和园内完的。据说,当时慈禧答应画像,是认为这可以让她的威严在世界上传播。4幅画像中的一幅被慈禧赠与美国政府,另外3幅现藏于美国和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一篇:吹牛大王历险记 下一篇:晋人的多情:《兰亭集序》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