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题高效解题法

时间:2022-02-21 11:18:24

语句衔接题高效解题法

语句衔接题所选的语段一般由若干逻辑意群构成,每个意群中各句子间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往往都有其特定的标志词,并且各个意群间话题的提出、承接、转换和总结也都有标志性句子。考生如果能抓住这些词语和句子,就能快速准确地解答此类试题。

一、寻找五种词语

1.代词是前后句子构成解释意群的标志词语,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会在其前面的句子中交代出来。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17题中“④要解决这一问题”和“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④中“这一问题”指代的是⑤中“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所以这两句的顺序是⑤④。

2.“接力词”是指上句句尾宾语中与下句句首主语中含有的同一词语。如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4题中“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和“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根据④⑥中含有的“接力”,可以确定这两句的顺序是⑥④。

3.句首或句中的副词“又、还、也、更、此外”或连词“并且、同时”是构成并列意群的标志词语。这类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常在同构句中出现。如2011年高考辽宁卷第15题中“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和“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两句就是由“是……的一个……”格式构成的同构句,根据⑥开头的副词“也”,可知这两句的顺序是①⑥。

4.位于句子开头的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可、可是、然而”、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所以”、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一旦”等关联词,是标示上下句逻辑关系的标志词语。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15题中“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根据⑥句首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此”,可以确定这两句的顺序是②⑥。

5.“总之”是表示总结、概括上文内容的标志词语,是构成总起分承意群的标志词语。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6题中“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这句中“总之”是照应上文“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并统摄全段的。因此,这句应位于语段的结尾。

二、抓住五种句子

1.过渡句是指结束上文话题并引出下文话题的承上启下句,过渡句是标示两层意思转换的关键。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4题中“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②句首“这种看法”上承阐述“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一观点的④①⑥,②句尾“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则向下统领阐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两个理论依据⑤③。据此,可以确定答案是④①⑥②⑤③。

2.总括句是指在总起分承结构中起总领概括作用的句子。它又分为居前总括句和居后总括句。

居前总括句是指位于总起分承结构的开头来引出下文分说部分的句子,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4题中“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就是居前总括句,先提出示现修辞分为三种,下文就依次分别介绍“追述的示现(第⑤句)预言的示现悬想的示现(第②句)”。所以,④应该在⑤②的前面。

居后总括句是指位于总起分承结构的结尾来总结上文分说部分的句子。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17题中“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就是居后总括句。由①句中“内外力结合”可知,这句是对“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和“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这两句的总结,所以这三句的顺序是⑥②①。

3.“略主句”是指承接前面句子的主语省略了句中主语的句子,确定“略主句”的顺序时要寻找与其有同一主语的句子。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第15题中“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和“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①中“使”字前面省略了主语,分析要求排序的几个句子可知,①紧承的主语是⑥的“读书”。所以,这两句的顺序是⑥①。

4.“同构句”是指句子格式相同或句首短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同构句”或相邻,或成为总领每层意思的总括句。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4题中“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和“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这两句就是顺序为⑤③的相邻关系。

5.“同词句”是指至少含有一个相同词语的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句子。具有相同词语的两个句子论述的话题密切相关,常会“相邻而居”。如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22题中“②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和“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这两句有共同的论述话题——“化石能源”,又因②开头有“同时”一词,所以这两句的顺序是⑤②。

三、确定三类顺序

当句中没有标示逻辑事理关系的词语时,考生就要遵循不同类型语段的内在逻辑事理要求来排序。议论性语段应以事物性质的主次或程度的轻重为序,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因及果、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顺序展开。对于说明性语段,如果说明事物结构,应以由远及近、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的空间变换为序;如果介绍事物发展演变过程,应以事物发展的客观过程为序。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16题的第(2)小题: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

①吸收现代文明

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

③继承传统价值

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⑤以母语教育为本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③

在要求排序的句子中,除②句首有因果连词“从而”外,其余句子没有任何标示句间逻辑事理关系的显性词语。根据横线前面句子中“当年国语课本”可知应先紧扣“国语”谈母语教育,故⑤为首句。因母语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按照先因后果排序应是⑤③。因③中“传统”与①中“现代”相对应,所以其顺序为③①。按照由教学到考试的逻辑顺序,从教学角度阐述的⑤③①这三句之后应该是谈考试的④。②是对运用恰当的教学与考试方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的总结和照应。所以,正确答案是A。(责任编校?筑曾向宇)

上一篇:心理描写如何出彩 下一篇:四步解非谓语动词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