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军队预算管理规范化建设

时间:2022-02-21 10:49:33

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军队预算管理规范化建设

摘 要:军队财务规范化建设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各级财务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法规意识,站在单位全局高度去思考问题,严格实行项目论证,准确测算经费需求,细化预算各级科目,强化财经责任手段,明确开支审批权限,加强财务检查监督,完善预算考评体系,善于分析总结,不断提升军队预算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水平。

关键词:军队财务;预算管理;规范化

军队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法定程序编制和审批同意的一定时期内军队经费收支计划,是组织与实施经费保障的重要工具。军队预算管理是指军队各级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为了保证军队建设和作战、训练等任务的完成,以预算为核心,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环节进行一系列的组织、计划、协调、监督、控制等管理活动。它是国家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军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军队转型建设的新形势下,以科学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军队预算管理规范化建设,对提高经费保障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法规意识

无论是单位党委、财务部门还是事业部门都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军队预算管理的认识,广泛宣传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军队预算管理意识。各预算管理主体应当意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各单位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单位管理,提高单位行政办事效益。同时,增强军队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是全面贯彻《预算法》的要求。在尚无《军队预算法》的情况下,国家《预算法》就成为军队预算管理活动的主要依据,各级预算都具有严肃的法律效力。各级党委和领导要深刻领会预算法规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对预算法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带头依法执行预算,关心、重视、支持财务工作,这样才能树立预算的权威地位。与此同时,军队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适合军队情况的《军队预算法》,指明军队预算活动(包括监督活动)的主体及其职责权限,规定预算的体系和收支范围及工作程序、环节,明确相应的奖惩措施,使军队预算活动规范化、法制化。

二、注重协调配合,提高编制质量

1.明确管理定位。各级财务部门要站在单位全局高度去思考问题。财务部门作为单位理财的综合部门和预算管理的主管部门,不能局限于本部门的范围,对单位的整体工作要清楚,中心工作要明确,多调查研究。在编制预算时要清楚了解单位党委、首长的决心意图以及司、政、后、装各个部门的年度工作安排,认真分析当年预算经费收入、上年经费结余、可动用的家底经费和库存物资情况,掌握各种经费供应标准以及人员、装备实力等。其次财务部门在经费投量上要有见解、有思想、有主张、有建议,对部门分项预算的编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上下级之间有关建设、计划和建设意图的信息的沟通渠道很不畅通,甚至有的同级各部部门之间由于利益关系信息共享程度低,这也需要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多请示,多协调,多汇报。

2.实行严格项目论证,准确测算经费需求。首先是充分论证项目。对需要列入预算安排的项目,尤其是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应认真听取职能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加强定量分析和效益评估,在充分论证后按规定建立项目库,明确项目名称、立项依据、项目规模、开支内容和经费需求等,实行备选项目排序制度,为预算安排提供决策依据。其次是准确测算经费需求。对向上请领和对下供应的标准经费需求,按照现行经费标准和本单位预计供应实力进行测算;对维持性项目经费需求,要根据保障任务和有关标准、数量、价格等测算;对建设性经费需求,由事业部门根据上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计划,提出建设项目,逐项进行可行性论证,测算出所需经费;对代管经费需求,根据代管经费的性质、管理分工和上级有关规定,参照维持性经费和建设性经费测算方法进行测算;对直接支出经费需求,参照历年开支情况,结合年度工作任务测算;对实物资产要按上级规定进行计价核算管理,对库存物资的数量、价值要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合理调配,充分利用库存实物资产;对本级财力无力安排需要向上级申请的项目经费需求,会同有关事业部门进行审核汇总报单位领导审查后,于当年6月底前逐级报上级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

3.细化预算各级科目。针对当前预算科目过于笼统的实际,重点对军以下部队预算科目进行科学分类,逐项细化,预算的每笔资金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项目,每个单位的每个收支项目都要能在预算中有所反映,以便于预算执行控制和考评。

三、抓好监督考核,严格预算执行

1.强化责任手段。没有责任就没有积极性。强化预算执行,必须建立一种相互对应、协调一致的权、责、利的良性关系。首先,要推行单位主官负责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避免发生责任主体缺位。其次,要建立工作责任分工制。预算管理工作中,对具体业务承担者的责任进行明确,确立垂直的责任关系和下级对上级的直接负责制度。再次,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即根据管理者不同的职位、等级,逐步建立预算管理者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创造最佳管理效益。最后,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党委赋予预算管理者权利和责任,努力改变预算制定者不担风险、不负责、随意改变预算的状况,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明确审批权限。由各业务部门掌管的业务经费,实行包干管理后,按照年度预算列支的明细项目,本级直接开支的经费项目由司、政、后、装领导在审批权限内审批,对部队下拨分配经费时,在年度预算计划内,报单位分管财务领导“一支笔”审批,对超过审批权限和不在年度预算计划以内的经费开支,要报单位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党委掌握的特支费、机动费、预算外经费和“家底”经费等,纳入年度预算计划安排后,由单位党委“一支笔”审批,超过“一支笔”审批权限的经费开支,由单位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因特殊情况急需办理的特殊项目经费开支,按照上级规定的审批程序单独报领。各项经费开支必须有合法的原始凭证,由经办人员签字,财务部门审核,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结算报销。

3.加强检查监督。完善的监督体系是预算准确执行的保证,要建立以预算项目监督为基础,事中监督、事后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预算监督机制。首先,加强预算编制的监督。预算编制监督的重点在于监督预算单位基本情况及其上报预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剔除水分,减少随意性,确保分项预算的科学和规范。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通过网络控制体系随时掌握预算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方向、结存等动态情况,同时对管理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追踪监控。对预算资金的管理监督要一直延伸到预算资金使用单位和商品与劳务供应者账户,实行对预算过程的即时监控。最后,要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具体包括:预算外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缴,是否出现截留、占用、挪用及隐匿收入、私设“小金库”行为;预算资金是否及时拨付、支出的范围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巧立名目虚报支出、弄虚作假行为;预算调整是否经过规定审查批准;预算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合法等。

4.完善考评体系。预算执行力考评作为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军队预算干部的预算执行力度及工作业绩进行考察和审核,并按其优劣给予奖惩的管理活动。它通常是以预算的各项指标为依据,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记录和计量,定期编制预算反馈工作成果,并根据业绩考评结果进行经济和其他方式的奖惩,以促使各责任中心积极纠正行为偏差,完成自己所负的责任。

5.认真分析总结。财务部门每季度要对预算情况进行分析考核,随时掌握、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年终,财务部门负责进行预算经费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总结,业务部门负责分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总结。将总结附上预算执行情况报单位党委审查一同报送上级财务部门。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预算执行考评结果,由业务部门提出初步奖惩意见,财务部门汇总全部情况,向单位党委提出奖惩方案,结合年终工作总结,由党委或主管领导实施奖惩。

上一篇: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大企业与金融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