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时间:2022-02-21 10:35:18

娜娜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她从小就内向。上学后,她总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样样比不上别人。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即使会,她也不敢站起来回答;被老师点名回答时,她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一样。其实,娜娜的行为是自卑、缺乏自信的表现,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家长应以朋友的心态与孩子相处,并尽早发掘孩子的优势。

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略显害羞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过于羞涩,甚至出现在生人面前紧张到出现气短、出汗、头晕、呕吐、腹泻等生理上的不适应现象,则是不正常的,这很有可能是自卑的表现。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有报道说,一个人健康心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7岁前的生长环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经历及情感体验。成年之后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多数跟7岁前的不良心理影响或心理伤害造成的阴影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还有研究发现,7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3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影响一个人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羞怯、胆小、内向的性格可能跟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是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孩子长期在这种紧张的家庭环境中会感到很压抑。在各种压力下,孩子容易变得敏感、焦虑,甚至恐惧,慢慢地就变得内向、害羞、胆小了;二是长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所完成的事从不加以表扬,甚至对孩子完成的结果不满意时,就会暴跳如雷地把孩子骂一顿,或总是将别人孩子的优点拿来跟自己孩子的缺点对比,这些做法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

家长要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首先,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其次,要解放他们的小手,使他们能干。现在,大多数家庭装修豪华,家长不允许孩子乱贴乱画,孩子玩起来很受限制。家长不妨在孩子的房间里设计几个活动区。孩子的创造力是通过多种活动表现出来的,一幅画、一首歌、一件纸制品都可表达孩子的创造思维。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如画笔、纸、橡皮泥、树叶、牙膏盒、易拉罐、碎布等,让他们依靠自己的想象对其重新组合,创造出作品。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孩子的兴趣会更浓。孩子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难免会惹麻烦,家长应予谅解,不要过分责备,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完成的好,家长和老师要鼓励,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1.父母给孩子树立自信的榜样。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不仅能模仿身边成人的语言、表情,也会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与孩子密切相处的成人的自信与自卑心态也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2.创造平等、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比如,父母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商量,不要动不动就摆出家长的权威,与孩子交谈多用“你怎么看呢”、“你认为这样行吗”等商量的用语,这些话会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尊重,自然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3.为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就会变得焦虑,这将影响和阻碍孩子的语言、行为和思维,让孩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父母应多给孩子安全感。

4.尽早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父母应尽早发掘孩子的优势,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鼓励孩子动手完成各种事情。这样做,孩子的自信心将得到最佳的发展。

5.多给孩子语言等方面的鼓励,让孩子在被赏识中建立自信。如经常称赞孩子等。

6.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家长可多带孩子在小区转转,看到熟识的人时要教孩子主动跟人打招呼,鼓励孩子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把熟悉的小朋友带回自己家或到熟悉的小朋友家里玩。上学后,要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

上一篇:迷惘中的觉醒,困顿中的抗争 下一篇:浅谈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