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易伤身,推行须谨慎

时间:2022-02-20 09:51:04

近年来,语文界涌现出众多新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都把小组合作学习奉为圭臬。诚然,在改变教师的“一言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等方面,小组合作学习功不可没。然而,一些学校要求所有的语文课都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上课,甚至硬性规定每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可超过十分钟。荒唐至极!小组合作学习之火亟须降降温。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金油,也很难具有普适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热的大背景下,许多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在一些学科中被弃之不用,高中语文首当其冲。但“由于课文体裁不同,难易有别,由于教育对象程度不同,年龄大小有差别,因此教学不能一个模式,不能千课一面,应该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用则用,不该用决不滥用。

一、学生情况

高中生语文水平的差距普遍较大。写篇作文,文笔流畅者,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文采亦有可观之处;功底不厚者,视写作为畏途,作文如挤牙膏,勉强凑足三五百字,通常也是错字连篇,词不达意。面对这群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高中生,均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奏效。况且不少学校还人为地分快慢班,不同班级学生语文成绩的差别就更大。在语文成绩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某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但对于语文水平整体不高的班级来说,则不太适合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这样的班级授课,教师应该多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认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让学生扎实掌握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认真践行语文前辈所倡导的语文学习“八字宪法”。

二、课程类型

一般而言,在高中语文新课的讲授中,散文、小说、诗词鉴赏等课型比较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精选一些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交流。而对于文言文教学、作文讲评课、试卷分析等课型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要慎用。例如同是文言文教学,其中基本的文言知识多适宜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以教师讲授、学生理解、记忆为主。而对于文言文所涉及的人文思想,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培养探究能力。

三、所教学段

从学段来看,高一、高二的语文课比较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高三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为妥当。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共有五册必修。一般在高一学年学完必修前四册,必修五则安排在高二学年第一学期的前半段。高二余下的时间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安排选修内容。高三基本上全是复习课,中间穿插各类考试。高一、高二学习新课,知识点多为学生所未见,围绕这些知识点设置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对于高三而言,由于大部分知识点学生都已学过,因而较难设置新颖的问题,因此高三语文复习课更应重视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巩固和拓展,少用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许多打着小组合作学习旗帜的高中语文课堂,对以上几个因素的考虑往往欠缺。这种浮躁的语文课堂,离语文的路子越走越远,非语文的东西却越来越多,致使语文变成了无所不装的筐。新课标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很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中语文课却是人文性过重而工具性不足。例如《荷塘月色》的教学,应该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学习文章优美的字、词、句,积累成段的语言材料,甚者上升到仿写的高度。而有一节《荷塘月色》的评优课,教师用了约半节课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分析文章的社会背景,探讨朱自清写作此文的缘由。一旦有学生指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教师就如获至宝,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以为学生对这一问题已探究得相当深刻。“因为学习过语文,知道语文这样一种近乎垃圾箱和‘软柿子’的特点,任何政治家或者帮佣都可以将政治的任何东西强塞进教材之中。”而这节课竟得到了一些所谓专家的赞誉,让人大跌眼镜。

过热易伤身,推行须谨慎。小组合作学习热浪滚滚,我们很有必要给高中语文的小组合作学习降降温。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严华银《寻回语文教育的美好家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单位:长丰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长株潭生态城市建设评价 下一篇:阅读变“悦读”,展现语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