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练习效率

时间:2022-02-19 09:32:13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练习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有效即小学数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要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理解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动态、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使之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中的“小熊购物”时,我根据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商店”,同时借助电子课件演示;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扮收银员,其他同学扮购物者,由于学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学法指导,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高效的课堂气氛。

三、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

根据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我事先准备好实物――铅笔,让学生自己先去数、去分,然后在小组内共同分,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而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既充分发动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四、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

由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电子课件演示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将静止的东西动态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识,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采用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及插图等,让学生整体性的认识角,再引导学生观察、制作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如:在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动感地展示同一底上的高不变的过程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学生通过电子课件形象演绎、动静结合以及动手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理解了几何图形的概念,同时也掌握了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借助实际的东西和课件演示初步了解,再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普及,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有了全新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练习效率。

上一篇:解题策略技巧在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简述基于ZigBee的汽车智能电器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