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一晚四深”栽培技术方法

时间:2022-02-19 12:04:22

马铃薯“一晚四深”栽培技术方法

“一晚”就是适期晚种,将马铃薯的正常播期推后10~15天,就避免了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正处于夏季高温不利条件的影响。

“四深”精细耕作管理

深耕。秋季深耕,增加活土层,蓄水蓄肥。一般深度30厘米,不仅接纳秋冬雨水,春播抗旱保苗,秋雨春用,而且深耕上虚下实,肥水充足,为马铃薯根系生长和块茎膨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深播。采取适当深种,不仅增加植株结薯层次,多结薯,结大薯,而且能促进植株根系向深层发育,多吸水,多吸肥,提高马铃薯对土壤水肥利用率,增加抗旱能力。

深施肥。施肥量按照预定产量施肥,在肥料施用上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其中底肥占70%,追肥占30%,底肥要深施,特别施用碳铵,深施增产效果更加明显,一般达30%~50%。

深中耕。马铃薯是块茎作物,在土壤耕作层生长而成的,不仅需要土壤疏松,而且要求土壤蓄水、蓄肥、透气性好,只有在水、肥、气良好的环境中,块茎膨大的特性才能充分发挥,深中耕、高培土,还可以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

一、贮藏技术

1.埋藏。选地势高燥的场所,挖宽0.8~1.5米,深0.9米的沟。将在冷凉处预贮的马铃薯在将要结冻时入沟贮藏,散放薯块,厚度40~50厘米,每隔1米放一把玉米秸做成通气筒,通气筒高出地面0.5米,盖草帘,气温下降时盖土,厚度不低于冻土层,沟的顶部要隆起。

2.通风贮藏库堆藏法。薯堆高1.3~1.7米。宽2米,每2~3米在薯堆中垂直放1个通气筒,整个贮藏期检查1~2次,也有的贮藏库采用筐装薯垛4~5层高当围墙,中间散放,或用木栏围起来,中间散放的方法。

3.药剂处理。为防止块茎在贮藏期发芽,可用萘乙酸甲酯或乙酯、青鲜素或γ射线处理。萘乙酸甲酯的使用方法是:贮5000千克薯块,用150~250克萘乙酸甲酯液,将药溶于2倍的丙酮中,后拌入10~12.5千克细土,均匀撒在薯堆中。

也可在茎叶发育末期,叶子仍为绿色时,用0.25%青鲜素溶液叶面喷施,抑芽效果也很好。另外,收获后的马铃薯用γ射线愈伤处理后照射,有明显抑芽效果。

二、粗加工技术

1.速腌马铃薯。工艺流程:配料盐腌海带汤浸泡成品。

配料:马铃薯100千克,盐2.5千克,醋5千克,糖12.5千克,干(青)椒100-200个,海带少量。

加工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切成轮片状,在平板上摊平、撒盐,放入容器中盐腌。海带洗净,切成小块,用清水煮沸后捞出,将白糖、醋、辣椒丝放入海带汤中,充分搅拌均匀。当海带汤冷却到50℃~60℃时,浇入盛腌制马铃薯片的容器中,约30分钟即成。

2.速冻马铃薯块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与处理烫漂冻结与包装。

原料选择与处理:选用未发芽、无病虫害、大小均匀的马铃薯作原料。清洗去皮,整薯切成1/4~1/6,形状为三角形,立即放入浓度为0.5%的食盐水中护色。

烫漂:烫漂温度为95℃~100℃,时间为1~2分钟,捞出沥干。冻结与包装:放入-35℃低温下速冻,冻结后立即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并置-18℃以下的冷库中贮藏。

3.马铃薯泥。工艺流程:原料选择与处理蒸煮调配(烘干制型与包装)。

原料选择与处理:选择比重大,含淀粉多,个体大小均匀,皮薄、芽眼浅的薯块,剔除病虫、腐烂变质的薯块,清洗和去皮,将去皮后薯块用切片机切成厚10毫米的均匀薄片,并用清水洗涤,除去片面上的淀粉等物质,防止蒸煮时糊锅。洗涤后用1%~2%的亚硫酸氢钠溶液进行护色处理。

蒸煮:先用55℃~80℃水预煮10~20分钟,随后用冷水冷却。再用98℃~100℃水煮15~25 分钟,捞出,用螺旋粉碎机粉碎成泥状。

调配:加入甘油单酸酯或甘油二酸酯、磷酸盐、二氧化硫、食用色素、葱汁及其他增味剂。常用量为:甘油单酸酯0.6%,硫酸盐0.4%,二氧化硫0.01%。将甘油单酸酯、食用色素、葱汁与经沉淀处理的水混合均匀后,加入马铃薯泥中,硫酸盐和二氧化硫单独加入。

4.油炸马铃薯片

工艺流程:洗薯去皮修整切片热烫油炸离心调味包装成品。

原料的挑选与清洗:选用无腐烂、无变质、无芽眼、形状规则的新鲜马铃薯,用水浸泡,刷子洗刷,清水冲净。

去皮、修整:人工或用去皮机去皮,用清水洗净,修整不规则马铃薯至规则状。

切片、清洗:用切片机将薯片切成厚1~2毫米的薄片,并将薄片用清水冲洗,投入90℃热水中处理2~3分钟捞出,控干水分。

真空油炸:脱水后的马铃薯片放入真空油炸罐中油炸1~2分钟至熟透,呈金黄色为止。

离心、调味:趁热将油炸后的薯片用离心机离心脱油,后气流干燥至含水量3%左右即成。也可加入各种调味剂,做成调味马铃薯片。

包装:产品用复合薄膜或复合纸筒,真空包装或充气包装。

5.新型马铃薯淀粉

工艺流程:A:豌豆浸泡沥干粉碎过筛发酵豌豆酸浆。

B:马铃薯洗净去皮切丝粉碎过筛马铃薯浆液混匀放置离心除沙除蛋白烘干质检包装成品。

马铃薯浆液制备:挑选无腐败、无变质、无芽眼、淀粉含量高的新鲜马铃薯,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用毛刷刷干净,清水洗净,去皮,切成细丝按1:2比例加水,粉碎机粉成泥,过200目筛,滤液即可备用。

豌豆酸浆制备:豌豆用5倍水浸泡48小时,沥干。加10倍水粉碎,过200目筛,取粉水盛入三角瓶密封,静置,室温18℃~26℃,自然发酵48~72小时,待粉水由白转黄,表面冒泡味变酸,pH值4-5即为成熟酸浆(总菌数为1.6×107个/毫升),过滤备用。

淀粉制取:取过滤后制取的马铃薯浆液,加入20%豌豆酸浆液,混匀,放置30分钟左右,离心,去除液体,沉淀物先用除沙器去除细沙和杂质,用沉淀分离机去除蛋白质,用50℃烘干,至水分下降到14%左右,即可包装。

上一篇:基于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 下一篇:肉品工艺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