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时间:2022-02-19 10:01:53

黑龙江省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出版产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的资源优势,提出了联合东北三省的出版集团,共创统一制式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有效引导和支持新媒体创新要素向数字化出版企业集聚等数字化出版转型的具体方法,意在为出版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出版;产业模式;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36-02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新兴出版产业已经是我国2010年之后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各省市也都在积极筹划组建自己的数字出版基地,黑龙江省作为毗邻俄罗斯的文化大省也在努力地进行着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探索,省内大多数出版社以及制版公司都组建了数字出版部门或者新媒体出版部门,然而,在转型中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大多数出版社还没有实际付诸行动,虽然各社也做了一些人才培养工作,参加了若干数字出版经验交流会,但是由于若干问题尚未解决,各个出版社还持有观望态度。本文意在分析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出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为出版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一、黑龙江省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

(一)数字出版制式以及版权保护问题

和国外相对统一的数字出版制式相比,我国的出版制式显得多而乱,几乎是一个出版机构一种制式。“国内目前,主要的就有Adobe的PDF、知网CAJ、方正CEB、书生SEP、超星PDG等,电子图书的存储格式也多达20种左右,用户面对不同的出版商都必须选用不同的阅读器和软件,增加用户阅读成本必然导致用户流失,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1]

而无法得到充分的版权保护,也使得各家出版社或出版集团面对数字化出版都比较犹豫。大量的数字出版侵权案件已经表明2000年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2002年制定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两部律法对现实数字出版适宜的程度在日益减弱。而技术方面除了数字签名和序列号授权等方式之外,也没有太多实际可行的版权保护方法。这是数字出版转型当中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资金问题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出版社往往处在数字化利益分配的弱势地位,若要扭转这一趋势,改变数字产品销售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出版社必须自己拥有数字出版的内容整合平台和营销整合平台,[2]然而,这两个平台的搭建所需要的资金并不是一家出版社能够承担的。

(三)技术问题

为了保有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出版社自身不仅要继续保持内容优势,而且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掌握数字化产品制作的方式、方法,并从目标市场的需求分析,找出目标受众所急需的和未来可能需要的数字化服务方向,并按照这样的方向,研究与创新数字化产品的提供方式。然而,这些技术问题是目前的传统出版企业所不能够解决的。

(四)人才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的大部分出版社都提高了聘用条件,普遍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具备一定学科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学历需达到硕士研究生以上。这些人才进入出版社之后,会经过一定时期的业务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编辑出版行业知识。然而,作为数字出版转型发展的后备力量,这些人才还欠缺很多关于新媒体出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五)阅读习惯问题

黑龙江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重工业基地,全省人口到2010年5月为止,常住总人口已达到3830万人,然而,如此之大的人口总数中,却只有一小部分比例的人群能够有机会使用数据库形式的数字出版物,这部分人群主要都集中在高校以及政府部门中,能够通过手机接触数字出版物的读者范围稍大一些,但也主要集中在学生范围内,他们比较容易也有兴趣去学习使用一些新技术,掌握更多的数字产品消费途径。但是,占人口比例较大一部分的农民以及工人群体却没有经济实力去获取先进的阅读设备,即使有一定的设备,也由于掌握不了使用技巧,而无法阅读。没有坚实的数字图书产品阅读群体,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产品也就没有市场消费空间。

二、数字出版转型对策研究

(一)联合东北三省的出版集团,共创统一制式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建立数字出版平台和数字营销平台,以及进行数字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技术的研发、与其他媒体进行联动出版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单凭某一家出版社自身的资金力量是无法完成以上各项任务的,并且做数字出版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每一家出版社都不愿意投入太多。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东北三省应在所属新闻出版局的共同协调下,达成联合协议,共同在资金投入、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努力,争取将东北地区建成国内知名的地区性质的数字出版基地。

联合之后,能够有效解决技术研发问题以及数字出版制式统一问题,因为东北三省地区有很多科研能力很强的高校,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出版行业完全可以借助这些科研团体的力量来解决技术研发问题,并且由于高校的科研一般都有国家级或省部级的项目基金支持,所以,这部分的资金投入就可以节省很多,同时,借助高校科研团体建立数字出版平台或营销平台,以及技术研发,对于高校的科研人员而言,也是一个理论成果转换成应用成果的绝好机会,因此,双方的合作意向是很可能达成的。而且,平台的维护与技术的更新,出版行业也需要高校科研团体的不断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要在黑龙江省的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中,不断有新技术注入,那么,有理由相信黑龙江省的数字化出版产品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深刻影响,并分割较大的市场份额。此外,联合必定意味着数字出版制式的统一,因为只有统一三个省份的所有出版社,他们才能共同使用所研发的数字出版平台,对于营销而言,也会轻松许多,由于使用的阅读软件相同,所以,用户在使用时会避免很多格式转换问题,很显然,使用上的便捷也是目标群体选择图书数字化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在目前,全国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规定统一的数字出版制式之前,黑龙江省只有用联合东北三省统一制式的方式,才能扩大自身的数字化产品格式的影响力,并使之逐步成为行业的统一范式。

(二)有效引导和支持新媒体创新要素向数字化出版企业集聚

转型之后的出版企业在确定商业赢利模式方面,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纸质图书产品的简单数字化生产方面,而应当延伸图书内容产品的涵义,使之不但具有光盘、数据库、在线读物等文字版本形式,还要使之具有动画版、影视版、听书系列版、游戏版、教学形式版等多种形式,换言之,即:数字出版赢利的关键在于让内容增值,通过相关内容产业的融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拓展传统出版的阅读空间,延长出版物的生命周期。[3]

然而,如何使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日趋完善,数字化出版产品的形态不断丰富,始终是传统出版企业自身所无法完成的目标,因此,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分局和相关的其他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上因势利导,有效地引导和支持新媒体创新要素向数字化出版企业集聚,使出版行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创意产业。作为毗邻俄罗斯的文化大省,黑龙江省完全可以依托本省的俄语学科优势,出版一些体现本省地域特色的文化类书籍以及代表本省独有学科或优势学科的学术类书籍,将其制作成为融合多“媒体”特色的数字化产品,销售给俄罗斯的用户群体,从而树立出版俄文数字化图书产品的品牌优势,形成全国的俄文数字化文献出版地标文化。

(三)提高薪资待遇,吸引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的进入

数字出版产业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由传统出版业、互联网、数字媒体终端、网络服务商、新闻传媒等多种产业形式互相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内容创意产业。在这样一种产业形态下,出版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基本出版流程知识,还要大量掌握出版领域以外的技术、网络、新媒体等交叉行业的运作方式。能够充分掌握以上几类新形态出版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必定是高学历的具备多学科背景的精英,而且是文理兼容的稀有人才,这类人员,只有提高出版行业的薪资待遇,给予其最广阔的发展空间,才有可能使之进入出版行业,并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发展。

此外,除了吸引已有的出版人才进入行业之外,还要注重从各个方面培养数字出版的后备力量,尤其是高校的编辑出版教育更要进行彻底的改革。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教育,其次,要通过一定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于新媒体出版有充分的认识,再次,要通过实践与科研参与环节,使学生完全掌握不断更新的出版技术和传输设备,最后,通过高层次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使学生有专攻的数字出版方向。总之,储备丰富的高水平数字出版人才是出版领域技术不断进步,行业腾飞的基本动力和条件。

三、结语

尽管,在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问题,但是作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强省,黑龙江省必须及时地抓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导向,借助本省以及其他东北地区的高校科研力量,尽快地强大自我的技术能力,在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协调下,积极地与其他媒体和通信商互惠合作,逐步实现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并争取建立富有特色的数字化图书品牌,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形成自有的鲜明地标数字文化。

参考文献:

[1] 严定友.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设计原则[J].中国出版,2009(6).

[2] 陈超英.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跨越的三条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0(7).

[3] 孙寿山.把握新趋势 破解新难题 进一步加快新闻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J].出版发行研究,2009(8).

上一篇:中国传媒集团化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伦理关系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