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02-19 05:55:32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与质量是重中之重。为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借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浅谈。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是重中之重,其与质量、成本、进度等要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旦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会对上述要素造成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恶性后果。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下面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工序提出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1.1 基坑开挖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基坑开挖是关键工序,也是安全隐患较多的环节,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如下:

(1)要控制好基坑土方的开挖速度,并在开挖过程中,做好对周边构筑物的观测工作,同时现场要有专人负责指挥,若是在夜间开挖,则应当配置相应的照明设施。

(2)应当在基坑的周围设置防水围堰,并预先准备好抽水泵,避免雨水浸泡土基;应在距离桩基井边0.5m左右的位置处设置防护杆,高度可控制在1.2-1.3m左右,间距控制在1.8-2.0m,同时设置两道水平横杆。栏杆要搭设牢固,边上不得堆放施工材料,也不可将之作为支承架体,并在其上悬挂禁止翻越的警示牌。基坑周围要有专职的安全管理员进行巡视检查。

(3)应对施工场地内的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以此来确保各类车辆能够安全畅通,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应由专人负责指挥引导,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车辆进出口的地下若是存在管线,则应当在其上铺设一定厚度的钢板,或是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

(4)负责清坡清底的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设计标高做好清底工作,严禁超挖;挖出的土方不得紧贴基坑外侧堆放,以免荷载过大引起土移或支撑结构破坏;基坑内施工要设置专用通道,所有的垂直作业均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1.2 脚手架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工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固性、可靠性非常重要,若是脚手架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1)搭设脚手架的钢管可以采用外径为50mm、壁厚3.5mm的普通钢管;扣件可以选用铸铁的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及对接扣件。

(2)架体搭设时,应当符合以下规定要求:立杆应当沿着纵向进行放置,接头位置相邻杆要错开,并布置在不同的步距之内,必须采用对接,严禁搭接,与大横杆的连接可用直角扣件进行紧固,小横杆应当紧贴立杆进行布设,并设置在大横杆的上方,不得随架体搭高而拆除;剪力撑可以沿着竖向每间隔15m搭设一组,每道剪力撑的宽度应为4跨;采用加长的小横杆与墙体相连,连墙件要尽可能靠近主节点进行设置,最大距离不得超过300mm;脚手板施工层应当满铺,搭接接头可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当大于0.2m。

(3)要设置两种安全网,一种是平网,可从底层起,每隔两层设置一道层间平网;另一种是立网,可以采用密目安全立网,挂于立杆内侧。

(4)脚手架搭设完毕之后,在正式使用前,应当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以及搭设班组组长共同对其进行验收,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

1.3 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高处作业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较高,为此,必须在该环节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始终坚持如下原则:先防护、再施工,无防护、不施工;所有高处作业均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并挂好安全防护网,安全网要具备足够高的强度和耐磨性,安全网应当整体连接,不得中断,也不允许出现漏洞,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在施工作业全部完成,并经由项目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安全网,拆除时要有专人进行监护。同时,还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所有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均必须持证上岗,并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施工中若是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缺陷或是隐患,应当及时上报并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则应当立即停止施工作业。

2 建筑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要严把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拌制混凝土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和料等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同时要确保材料的质检证书和复验报告齐全。

(2)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要求,在浇筑振捣的过程中,应当由技术、质检人员全面负责。混凝土浇筑时,要对坍落度进行严格控制,不得随意向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当由现场监理认可;在操作难度较大,钢筋较为密集的区域,应当采用不同直径的振捣棒,以此来确保振捣密实;应由专人负责混凝土试块的留置与管理,并按照规范规定要求制作数量足够的试块,同时,要标明使用部位及浇筑振捣日期。

(3)冬季拌制混凝土时,拌合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当按照热工计算进行确定;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满足热工计算要求,尽可能控制在15-25℃为宜;拆模的过程中,若是发现混凝土出现冻坏的迹象,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经过处理之后,方可继续拆模,对已经拆除模板的混凝土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2.2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全部钢筋均应当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2)绑扎钢筋前应当由现场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明确质量要求,保证钢筋的绑扎顺序及规格正确,位置及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如果在绑扎时发生与其它设施相碰撞的情况,则应当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方案,严禁任意截割或是拆除。

(3)主次梁与梁柱交接位置处的钢筋绑扎比较困难,质量控制的难度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钢筋的位置及搭接长度,并对每根梁进行认真复核,以此来质量。

(4)应当在楼板的负弯矩筋下设置马凳,并在悬挑板上筋设置主筋撑钩,以此来防止钢筋踩踏后发生位移或是变形。

2.3 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要对模板的支设轴线及标高进行认真复核,确保模板与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

(2)模板支设前,应当将模板上残留的浆液清除干净,并均匀刷涂隔离剂,同时要确保模板的拼接缝严密、平整,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3)对模板进行校正或是拆除时,严禁使用撬棍或铁锤敲击,以免在模板表面留下痕迹。模板使用完毕后,要妥善存放,避免模板损坏。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各主要工序的施工安全性,同时还应针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关键工序,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安全和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黄世国,周乐,徐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建筑经济,2012(7).

[2]张皓.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3(4).

[3]侯学良.中国住宅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循证管理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9).

作者简介:

王小卫,男,1978年出生,陕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本科学历。现在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公司工作,工程师,从事铁路技术工作。

上一篇:试探水利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 下一篇:公路测量工程中技术控制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