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出最美的人格

时间:2022-02-19 12:53:55

敬出最美的人格

敬业

数学家吴文俊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已经80岁了,那时候他刚获得了国家最高的科学技术大奖,奖金是500万。很大的一笔奖金!所以我就问他:“吴老,您觉得这笔奖金是不是来得太晚了?”吴老笑呵呵地说:“不晚不晚!我现在带着几个年轻的学生在弄几个科研课题,需要钱啊!我把钱都放在里面了!”我就问他:“您不给自己留一点儿啊,”他说:“留什么呀!我都一个老头子了!我现在唯一想着的就是再多做些课题!”

8年前我采访过物理学家黄昆。去他家的时候,我发现他家的家具都是1970年代的。桌脚长毛了,床单发黄了。黄昆的夫人是一位英国女士,他们俩年轻时志同道合。在物理课本上就有以他们俩人名命名的科学定理。但他们日后在默默耕耘的同时,保持着一种非常低调的姿态。记得那次采访,我们前前后后共花了2个小时。采访后,我按中国人的习惯跟黄昆夫妇致谢。我和黄昆夫人说:“谢谢您,黄太太!我们占用了您的时间,打扰了!”我以为她会说“不客气”之类的客套话,没想到她很认真地跟我说:“是的,你是应该抱歉。因为你占用了黄昆太多的时间,本来说好是一个小时采访,另外的一个小时他还有很多资料要看。”

从两位老人的身上,我不仅感受到学术的尖端,还看到了人格的力量。这一切是为什么,我想是源于一种责任感。是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和投入,才能够让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那么大的年纪了还在研究课题。

前不久,天宫一号和神舟七号对接,让我又想到了中国航天的领军人物。他几乎经历了所有中国航空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枚导弹,第一艘人造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他就是总设计师戚发轫。

戚发轫是在非常艰难的战争年代开始求学,报着一腔爱国热情投入到航空航天事业。他告诉我,他当时唯一的动力就是爱国的责任。在最后的几年,他的老伴身体不是很好,但是他的科研工作不能丢。所以在科研所和家里两点一线,每天只留了一个小时陪老伴吃吃饭、说说话。最后在杨利伟上天之时,大家都在欢呼,他却特别遗憾老伴已经不能分享这份荣耀,只有他一个人在默默流泪。

这就是他们不为人知的付出的责任。

当一个人有责任感的时候,他才会对自己的专业真正忘我,做到不记名、不记利。所以我觉得责任最先体现在敬业敬人。

责任体现在对错误的勇敢承担。

社会上一直有一种探讨,对于错误的不敢于承担是不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从教育开始就对错误缺少一种包容?从小念书的时候。如果做对了,会在班里受到老师表扬,如果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你,你是很抬不起头的,所以大家从小就害怕犯错误,如果犯了错能逃则逃,能不告诉家长就不告诉家长。慢慢的,到工作单位,有了错误尽可能不要被老板发现不要被扣工资不要被惩罚;到做科研时,如果一笔科研经费总是没有一个成果,那么接下来申请科研资金可能申请不到,所以要找一个出成果快的,能够写出论文的课题去做。

我记得做过一次节目,采访《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当年明月在节目里面有个举动挺让我意外的,我们聊了很多书怎么写得精益求精。他说他去翻了很多古书,“你要问我明朝的豆腐卖多少钱一斤我都可以说出来,买布的单位是什么我都可以说出来,因为我都是一部一部古籍去翻,那些古籍是连标点符号也没有的,查了很多资料写出来的。我们觉得他特别棒,整个节目都很顺利,但他在节目要结束时跟我说:“主持人,面对这么多的观众,我突然间有个冲动想说,我刚才没有特别的坦诚。”我说怎么了,他说:“我一直说我从小就是那种不努力也能做得好的,但现在我想向大家真正地剖开内心。我小时候不是不想努力,是我害怕努力了也不能成功。所以我就尽可能装出一副潇洒的样子也能得到7分,总比我使100分劲得到6分好吧。”我发现,当一个人能把他内心最脆弱的一面打开的时候。他已经变得更坚强了。

敬人

我要讲的人大家应该认识,丁俊晖。我采访他的那天有一个地方让我特别感触,那天是4月2日,1日刚好是他生日,所以我先祝他生日快乐,我问他“昨天被人捉弄过了吗”,他说“还好”,我问他“昨天你收到礼物了吗”,他说“很多”,我问他“你送出过什么有意思的生日礼物”,我想看他是不是个有心思有创意的孩子,他愣了,说没送过什么生日礼物,我说“你给爸爸妈妈送过什么生日礼物”,他说“没有”,我问他“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他说“不知道”。那次,他过的是21岁生日。当时我特别感触,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好在,这些年我看到了小晖很大的成长,尤其是性格,已经有长足的进步。以前他太专注了,以至于我觉得他以后的人生会太窄。所以我跟他说,“小晖,生命中不该只有台球”,他说“我懂的”。有时候,你的生命更丰富,你才能把一件事做得更好。

敬人首先应该敬自己的父母,敬自己的家人朋友。同时,也体现在对社会、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上。我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能关注我们这个还远不能说完美的社会。

敬天

当然敬业、敬人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更高的境界――敬天。

我们都说人是伟大的,但有一个嘉宾告诉我说,小小的生物告诉他,人是多么的渺小,哪怕一个微小的生命都可以比我们的生命力更为强大。那个嘉宾是倪匡,香港的科幻小说作家,他是亦舒的哥哥。倪匡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被下放到江苏非常苦的地方。他说那个地方有虱子,咬人吸血,吸人的血还会造成极度的瘙痒,于是当地人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六六粉在床边划一道线,这样的话小虱子就爬不过来,它怕那个药的味道。倪匡床上有虱子,弄得全身瘙痒难忍,他就躺在地上,按自己的形状画了一圈六六粉,发现虱子不敢爬过来了,心想“还是六六粉有用,我可以睡觉了吧。”

睡到半夜突然觉得身上又开始瘙痒了,怎么回事?他赶紧点开灯,圈还好好地在那,虱子没爬过来,身上的瘙痒是怎么回事,抬头一看彻底惊着了。他发现那些虱子千军万马沿着墙根排成队伍爬到墙壁上、房顶上,然后对准了他的身体跳下来,一个个往下空降,然后再去吸他的血。

当时他惊得毛骨悚然,对这种微小生物的智慧,对这种集体行动的团结,对这种强大的行动力,这种无论怎样艰难险阻也要吸到血的执着,他觉得耻辱,“我是一个人,竟对抗不了这些小虱子”。他抓起自己身上的虱子捻啊掐啊,把好多虱子都掐扁了,掐完之后他想怎么办,正好旁边有个空瓶子,拿过来扔进去,盖好盖,死劲拧好。过了半年,他把这事儿彻底忘了。有一天,他想盛点东西,就把空瓶子拿过来拧开,里面小黑点“砰砰砰”倒出来,有了一点风一点气,小黑点慢慢膨胀,竟有了一点血色,然后居然就动了,那些虱子复活了。

听到这,我说:“打住,倪匡兄这是你的科幻小说吧?”倪匡说,他就是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但任凭他再驰骋的想象力、再狂野的想象力也编不出这样的情节来,这是他遇到的真事儿,人类真的不要自恃其高,真的不要小视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生命体,它们都是生命,它们都有智慧。

上一篇:真相只有狗知道 下一篇:首饰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