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钢复合板钢内筒烟囟气顶倒装法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2-19 12:05:07

钛钢复合板钢内筒烟囟气顶倒装法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茂名发电厂发电机组为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该机组的烟囱为240 m的筒式结构。在该烟囟施工中采用气顶装置使烟囱钢内筒缓慢起升。介绍了钢内筒气顶装置的安装与布置,采用倒装法安装烟囱钛钢板内筒工程技术的特点。

【关键词】烟囱钢内筒烟囟 气顶倒装法安装

1.工程概况

茂名热电厂1×600MW “上大压小” 燃煤发电工程,烟囱钢内筒工程是一台筒中筒烟囱。它是由一个钢筋混凝土外筒作为防护筒,高230米。混凝土筒内设有二座等直径为6500mm的钢筒作为排烟筒(本期只施工一座钢内筒,另一座待二期施工安装),高为240米,钢内筒主要材质为钛钢板和不锈钢钢板,钢内筒高于混凝土外筒10米。钢内筒与混凝土筒壁间设有6层钢平台及爬梯,作日常检修维护、烟气取样及钢内筒止晃作用。钢内筒外壁设有约50mm的保温层,以保护烟气的温度,提高烟气抬升速度。

2.钛钢复合板排烟筒说明

排烟内筒高度为240m,等直径圆环柱体型式,内直径为6.5m,排烟内筒与内烟道在34.6 m~48.3 m范围连接,接孔尺寸为6.6m*13.7m(高度)。34.6 m~227.6 m范围的排烟内筒与烟气直接接触,选用由碳素结构钢和钛板组成的钛钢复合板材料;碳素结构钢板的厚度分别为12、14、16mm,钛板的厚度1.2mm。制作完成的排烟内筒、内烟道和导流板,钛板层在内侧表面,将与烟气直接接触。227.6 m~240.0 m范围的排烟内筒采用不锈钢板。

3.气顶倒装法施工原理

气顶升倒装法组装钢内筒,就是利用钢内筒等直径的特点,按倒装顺序,先组焊筒顶端,把顶端段组装到一定高度,上设临时封头,下设密封内底座,使在组焊的筒段与密封内底座构成一组可以伸缩的套筒。(见图所示)

在密封内底座的底部有从气源来的进气管道,气源装置能提供气压顶升必须压力和力量的压缩空气。通入压缩空气后,作用在上封头的气体压力的合力构成向上顶升力,此顶升力的数值应大于上封头重、筒段重量和各摩擦力大小的总和。当该筒段向上滑升使筒段底口超过后续筒节高度后,关闭进气阀,使筒段稳定在此高度。在它的下方组焊下一段待装筒节,按上述过程不断重复,直到筒体达到设计高度。最后拆除上封头和密封内底座等施工附件,钢内筒即组装完成。

4.工装件及工程实物预制

4.1密封内底座

密封内底座是设在钢内筒内底面,高约10m,其状似活塞,由底板“活塞”杆、“活塞”头、密封圈组成,并在“活塞”杆上设置二层内作业平台(“活塞”杆小于内筒直径约2m)。头部制作椭圆度控制在5mm以内,周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密封圈安装平台应与杆垂直,其偏差不应大于3mm,密封圈外边波纹度不大于2mm。内底座安装时垂直度控制在1/1000以内。封头和密封底座焊缝检验参照钢内筒检验方法,用超声波检查环焊缝比例100%,纵焊缝比例20%。

密封圈设置完成后,应进行气密性检查,向密封圈充压缩空气至气顶时压力,完成后关闭进出气阀门,查看密封圈压力表,若半小时后压力保持不变,则气密性完好。

4.2钢内筒制作

根据钢内筒施工图要求,加强环与钢筒的水平焊缝间距≥300mm。烟道口开口处与水平环缝≥100mm的要求,根据来料的宽度及长度进行合理排版。钢内筒内直径为6500m,基层钢板厚度分别为σ=12-16。现场局部位置加工用火焰切割机下料、坡口,钢内筒下料尺寸,上述两种情况都应符合下表要求。利用三棍卷板机进行铲头和卷圆,卷制成弦长1.5m的内卡样板检查曲率,其间隙≤3mm。

5.钢内筒安装

5.1钢内筒筒首的组装

钢内筒筒首的组装是在预制场地上先组焊成若干整圆的筒体,逐个进入内筒基础附近,利用平台吊点自上而下逐节组对焊接至10m高度,并在预定位置安装上封头,将气顶底座就位在钢内筒基础内,安装地面组焊平台及气顶管路。安装内焊接平台的同时安装3支排烟管(600×400),分别与外部3台离心风机连接,通过离心风机把焊接烟气排除烟囱外面。随后把组焊好的钢内筒筒首吊至密封内底座上面,使其下口套在内密封底座的外周,徐徐放下,避免碰伤密封环,直至下口接触组焊平台。然后安装内组焊平台。

根据钢内筒的位置,将预制好的螺旋轨道安装完毕,用于筒体钢板的运输。然后将钢内筒的筒体板(每圈筒体分三块板)依次用滑轨通过进料门洞送至砼烟囱内,利用螺旋轨道上的锚头吊将筒体板吊起,推至预定位置,将它们合围在待顶升筒体段的,把相邻筒体板间三条纵缝中的二条焊固,留下最后一条纵缝,用手拉葫芦把相邻两板收紧,并点固周围卡板。

打开空压机,并打开进气阀,在气压室的压力达到顶升压力时,启动5T卷扬机在顶端牵引,使筒段徐徐上升。5T卷扬机牵引主要是克服筒体与密封环的磨擦,为了防止过载,将5T卷扬机抱刹调松。

当钢内筒筒首顶升到高于后续筒节50mm时,关卷扬机,关闭进气阀,稳住钢内筒筒首的位置。把手拉葫芦同时收紧,使后续筒的最后一条纵缝靠拢,并组对焊固,拆除手拉葫芦,打磨光滑,然后组对两段筒节的环缝。这样循环上述工序,已组装段不断接长。由于已组装筒段的不断增长而使筒体自重增加,气顶所需压强和压缩空气量随之增加,当一台空压机无法满足需要时,再启用第二台空气机,通常开动两台,第三台备用。当钢内筒穿越各层平台后在平台大梁与钢内筒切点位置安装导向轮,以防止钢内筒偏移,并每顶升10m测量一次钢内筒的垂直度及椭圆度,避免与混凝土外筒内壁相碰撞。

当钢内筒顶升至14米时,开始在7.5米临时保温平台上进行保温层施工。当钢内筒顶升至第一层平台时,7.5米临时平台与第一层平台二层同时进行保温层施工。保温作业与气顶顶升实行同时施工。当后续节逐节组焊并达到设计的筒体高度时,气顶结束。

5.2焊接技术管理

5.2.1钢内筒安装,焊接是关键工序。钛/钢复合板钢内筒焊接是烟囱施工中技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工序。在常温下,钛是比较稳定的,但试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钛吸收氧、氮、氢的能力也随之明显上升,处于高温状态的熔池和熔滴金属更易为气体等杂质污染,所以钛焊接时其熔池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钛含S、C等杂质少,熔点低,低熔点共晶在晶界很少生成,故钛对热裂纹不敏感;但钛焊缝含O、N较高时,焊缝或热影响区性能变脆,在较大应力作用下,会出现裂纹,为了防止这类裂纹,必须减少焊接接头上氢的来源。钛焊接中的气孔主要来源于不纯的氩气和不干净的焊材及工件表面,所以在焊接时必须严格清理焊件、焊材表面,以及采用高纯度的氩气保护。

采用机械加工的直边坡口,如采用气割、等离子切割等火焰方法加工,应把坡口变色部分机械加工去掉2-3mm,加工后的坡口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分层、夹杂、毛刺、飞边等缺陷,坡口表面呈银白色光泽。

5.2.2焊接工艺要点(钛板)

焊接钛的保护措施,针对钛需要保护温度高于300℃的区域这一特点,我们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焊枪喷嘴的结构形式,在焊接中为了提高焊接速度,获得成型美观的焊缝,焊接中我们可采用60°喷嘴。 要有合适的焊接电流,既保证复合钛板的充分熔化,又不使薄钛板(衬里)焊接熔化过渡。 要有较快的焊接速度,熟练的操作手法,以减少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线能量输入。要正确掌握焊接角度,控制厚板(复合板)与钛板(薄板)之间的熔池熔化度。焊接时应在复合板上起弧,焊接角度基本垂直于复合板焊件,使熔池及热影响区得到良好的氩气保护,薄钛板一旦熔化就应立即加入焊丝,用焊丝的填充金属来冷却熔池,以达到减少线能量的输入。 控制熔池大小,控制焊道宽度。焊接前钨棒应磨尖,焊接电弧长度越短越好,使其电弧集中,把焊接熔池控制在最小状态,做到快速熔化,快速熔合,在保证熔合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把熔池温度控制在最低点。适当加大保护氩气的流量,增加衰减时间,以使焊缝金属得到充分保护。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气顶倒装法具有以下优点:

(1)气顶装置自身简单、成本低、起重能力大,安装拆卸简单,操作维护简单,省工、省时、省力。

(2)通用性强,不受钢内筒设计直径变化限制,不受外界施工气温高低影响。

(3)顶升操作安全可靠性高,主要表现在:顶升过程中整体运行平稳,没有冲击负荷,调整性能好,系统自身储气罐可以保证在突然断电或短时间停电时,平衡压力,保证施工的安全。

(4)烟囱钢内筒筒体外壁的防腐保温、筒体附件及筒体本身加强部分都可以随简体顶升同步施工,极大地缩短了烟囱钢内筒整体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上一篇:工程机械液压油温过高的排除方法 下一篇:海底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