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标题开掘解读小说的深度

时间:2022-02-18 05:05:05

巧借标题开掘解读小说的深度

语文教学的专家们向来认为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的前提。可是我们解读小说时,习惯于从小说三要素入手,认为分析一下人物、情节、环境即可。实际上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即使是小小说,它以简短的篇幅写出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或一个片断,仍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具有同样的文学审美价值。小说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小说要素,还要探讨小说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深刻性,这样的解读才能提升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丰富感情体验,完善人格修养,升华人生境界,深化对民族、国家等重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小说解读中,标题很重要,它是小说解读之“眼”,借助标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开掘文本解读的深度。

一、更换标题,品味情感,细读人性

中国的哲学重“是什么”而不重“有什么”,于是在小说解读时,不少教师看重于文体知识,习惯于引领学生析情节、析人物、析环境。可是有些作品情节很简单,比如日本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情节如下:贫穷的父母先送长子,再用二儿子换长子,再用女儿换二儿子,最后要回女儿。学生读后仅明白了这篇小说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但这并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此时如果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文章的标题“父母的心”改成“父母的爱”行不行?为什么?解读效果就不同了。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把贫穷的父母几次换孩子时的理由抽取出来读一读、品一品:第一次换回长子的理由是“长子是‘我们家的接班人’”,第二次交换的理由是“我二儿子的长相、嗓音极像死去的婆婆。把他送给您,总觉得像是抛弃了婆婆似的,实在太对不起我丈夫了。再说,孩子五岁了,也开始记事了。他已经懂得是我们抛弃他的。这太可怜了”。第三次要回女儿的理由是“女儿太小了,真舍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在几次交换以及父母所说的理由中,我们明白了“父母的心”是这样的纠结,它表现的不仅仅是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是权衡中的爱——怎样对子女更好,而且,这种爱里还有对家族血脉延续的责任,有对孝道的敬畏,有对幼小孩子的牵挂,“父母的心”中充满的是“爱与忧”,所以“连财主夫人也深受感染”“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禁不住落泪”,说“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其实财主看到穷人一大家子,心生羡慕,想向穷人要一个孩子,这也是“父母的心”——对孩子的爱,对人伦欢乐的渴望。此时学生就真正走进了文本,明白了“父母的心”中不仅仅只是“爱”还有“忧”。同时,在老师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后,学生们也走进了川端康成的内心世界。川端康成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极少享受到父母的爱,本文中贫困的父母身上有他对亲情的理解和渴望。

二、填补标题,品读生活,认识社会

小说的解读要让学生了解“是什么”:小说的情节是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性格特征,通过哪些方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小说的环境是怎样为主要人物服务的;也更要了解“有什么”“一花一世界”,我们要从“花”身上看到整个世界,从小说写的内容看看表现了一个怎样的生活。从题目入手,是解读文本从“花”到“世界”的捷径。

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的祥子代表的是整个底层的劳动人民,祥子的痛苦遭遇是当时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的缩影。是什么导致了祥子的悲惨生活?生活在新社会的学生,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要让他们对祥子的痛苦感同身受,并由节选材料联系到祥子后来的堕落,这些是不能靠老师灌输的。我们依然可以从题目入手,要求学生补充题目:“________在烈日和暴雨下”。学生首先补出的是“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教者顺势指出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很痛苦,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此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很肤浅的。

我们可以结合标题接着追问:在烈日下的还有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细节,从“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这一处的描写中我们看到忍受着烈日烘烤的有骡马以及和骡马一样的旧社会的底层人民:小贩、手工业者、车夫。学生明白了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和骡马一样累死累活地干活,地位也和骡马并列在一起。

教者再次追问:还有谁在暴雨下?学生会读出还有“坐车的人”,从“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这一句中“坐车的人”的表现,学生会读出,以祥子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不仅仅来自于恶劣的环境,也来自于人与人的冷漠,人对人的剥削。这样,学生们感受到底层人身上的勤劳、坚韧、有生活的追求,可是他们卑微的愿望却被残酷的现实击得支离破碎。教师再联系小说的结局——“勤劳的祥子最后彻底的堕落了”进行讲解,学生会对这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有更深的了解。

三、解读标题,品析人物,觅渡人生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有些小说以主人公作为标题,这时候以题目为抓手,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窥见文章思路,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教《孔乙己》,我们就可以直扣题目,用“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形象。学生会填“迂腐”“善良”“好吃懒做”,这些都是对人物较片面的也是肤浅的理解,是无法体会出作者刻画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的。李卫东老师教这篇文章时就引导学生欣赏这个人物身上的矛盾与尴尬。因为一个刻画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有着相当丰富的性格特点的,他不是惨白空洞的,我们是无法往他身上贴标签的。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尴尬的人: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以读书人自居却又穷困潦倒,最后既无法成为“长衣帮”又被“短衣帮”嘲笑;他很善良又那样迂腐;“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却好吃懒做,以致偷书存活,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要了他的命。他就是这样一个可怜又可笑的人。他给人们带来快乐,而人们的快乐建立在揭他的短、戳他的伤疤上。通过分析孔乙己身上的矛盾与尴尬,学生能够看到封建社会人与人的隔膜、冷酷,真正理解作者对广大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心,了解作者改造精神世界的迫切愿望,文章中处处体现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悲悯,对社会的救赎。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一篇小说而言,标题就是它的眼睛。透过标题传送的“秋波”,教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投入课堂的思考中去,走进挖掘感悟文本的自由天地中去,从而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深度解读。

上一篇:并购还得看战略 下一篇:海通打破竞争格局 卖方研究外忧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