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 “傻大姐”说“酷相声”

时间:2022-02-17 08:29:58

相声演员,这个职业一点也不潮。

但是女相声演员就很潮。

作家池莉曾写道:“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做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了。”

那么,潮人贾玲无疑就是当下最著名的“傻大姐”。她用自己的酷口相声证明着,女人不但可以说相声,而且能把相声说得更酷!

上错花轿嫁对“郎”

“相声一直是一个属于男人的领域,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行呢?”

“其实,我选择学相声绝不是深谋远虑,而是阴差阳错。”

原来,2000年,中专毕业的贾玲来到北京,立志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谁知这一年她碰上了侯继东、周韵、于小磊这样的强劲对手,一番比试之后,贾玲败下阵来。

可是这一次的失败非但没有让她失去斗志,反而越挫越勇,在做主持人的姐姐贾丹的指导下,第二年,贾玲又一次站在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考场上,有过失败经历的她这一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除了戏剧表演专业之外,还报了个“垫底儿”的相声表演。

“喜剧的是,两个专业我都考上了,可是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中戏就把电话直接打到我家里,让我妈帮我选择,我妈当时可能把‘相声表演’理解成了‘喜剧表演’,她觉得我平时说话特逗、挺有喜感的,认为‘喜剧表演’更适合我,便帮我选了‘相声表演’,让我彻底与自己梦寐以求的戏剧表演失之交臂。后来我还在姐姐的带领下,哭丧着脸来学校改专业呢,但一切都来不及了。”贾玲笑着回忆说。

虽然是哭丧着脸进了学校,但是一看到自己的同学,她立马绷不住了。在贾玲的印象中,自己已经是很“戏剧化”的人了,可是进了相声表演班,她才知道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喜剧世界。再看看班主任冯巩,更是喜剧人物的代表,她突然有了一种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感觉。

过去的相声讲究门派,直接导致门槛很高。而科班相声给了很多相声爱好者一个同等的机会。他们海纳百川,学众家所长,姜昆、牛群等众多相声名家轮流来给他们讲课,贾玲感觉作为新一代的科班相声学生是很幸福的,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比起老一辈的老师,有更好的平台得到大师们的指点。

现在回忆起学习相声的日子,贾玲觉得很幸福:“表演班的学生每天早上都起来吊嗓子,我们相声班也要吊嗓子,还要集体练快板。你能想象36个人一起打快板那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吗?我就特别享受这种大场面,其他班,谁有这么大的声势?我们在学校是最快乐的一个班,每天要做的就是想着法让大家笑。”

一年挣不到一万块

这样快乐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贾玲大学毕业,那一年,她还在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中获得了专业组的冠军,轰动整个相声界。原以为可以在相声路上大展宏图的贾玲没有想到这个冠军居然成了自己的休止符。

因为性别的原因,居然整整一年没有人找她去演出。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四处接“杂活”,今天兼职做主持,明天窝在家里写剧本,有时候给小明星做上几天临时助理,一年的收入居然没有达到五位数,时不时靠着姐姐的接济,才紧紧巴巴过了一年。

看着前途渺茫的妹妹,贾丹托人在家乡给她找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在高速公路上收费,冬暖夏凉,工作难度和强度都不大。当贾玲听到这个消息后,笑着说:“姐,我可是演员,再给我一年时间,就一年……”

“再给我一年时间,就一年”这句话几乎成了贾玲的口头禅,从2005年到2008年,每年过年贾玲都要说上一遍,这些年里,她一直住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早晨起来吊嗓子,然后努力去争取每一个演出机会,但是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她突然感觉,在相声的舞台上,女人一直是男人的陪衬,根本没有绽放的机会。

就在贾玲最无助的时候,是老师冯巩帮她撑起了相声的一片天。

“有一次和师父去演出,我忘记带演出服,师父就和我一起去家里拿,他第一次看到我租的地下室,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出来后,师父就对我说:‘我不保证别的,但至少要让你把这一年的房租钱挣到。’从这以后,师父就领着我到处表演,真的解决了我的生活问题。”说起这些,一直乐呵呵的贾玲眼圈有些泛红。

可以看出,贾玲和师父的感情很深,处处体现着尊重,一直将师父比作父亲,或许这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对我师父不满的地方可多了,但对我爸爸不满更多呢。可是在他们老了之后,我都会凭着自己的努力养着他们,经常去看他们。我爱他们,他们曾经养育过我,培养过我。我师父有能耐,我爱我师父。我爸爸普通工人,没能耐,我也爱我爸爸。等哪天师父老了,没那么大能耐的时候,我仍然爱我师父。”

春晚上“笑果”非凡

2008年上半年,贾玲创作了一个相声,想找一个编剧给提提意见,老师冯巩推荐了与自己合作了近十年的邹僧。没曾想到贾玲的要求很高,在邹僧改过7遍之后,贾玲才有了排练的欲望,这时候邹僧又给贾玲推荐了一个长得“有趣”的搭档――白凯南,从此三人开始创作“属于女孩的相声”,当时贾玲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写一个在“80后”“90后”中经常会碰到的关于“拼客”题材的相声,没想到这个想法让邹僧突然有了蒙太奇的灵感,这就是后来的《爱拼才会赢》。

白凯南的白日梦被巧妙地穿插到整个“拼客”的故事中,这样的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是以往的相声作品里不曾有过的。在贾玲看来,这部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主要源于新的理念,“刻意地改变表现形式,相声不会有生命力,真正彻底的变革,应该是内容主导形式。”

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让贾玲和白凯南在当年的中央电视台相声大赛上拿到了专业组三等奖的好成绩。尽管之前也拿过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名次,贾玲却觉得以前那些荣誉的分量都没有这个三等奖来得重,这是贾玲第一次感觉“舞台是属于自己的”。

有了这一次完美合作,对于贾玲的实力,邹僧很是惊叹,他突然感觉自己前几年创作的《大话捧逗》的本子,若是由贾玲来全新演绎,一定是不一样的效果。于是,邹僧将本子改了改,加上了当时流行的《大长今》等时尚元素,在剧场里尝试了一下,果不其然,效果出奇的好,而且引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就是虎年春晚的导演。

谁都知道春晚剧组是极其苛刻的,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即使是大腕,也会遭到“百般刁难”,意想不到的是,虽然是两张相声界的新面孔,其中一张还是女性,但是《大话捧逗》在春晚审查中三次亮相,每次都“笑果”不凡。这个会说相声的女人也立马引起了媒体们的注意。晚会尚未开始,很多的聚光灯已经打在了贾玲的身上。

随着节目越来越受到认可,两位年轻演员心里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开始有了紧张的情绪。终审那天,不知道是过敏了还是上火,白凯南的嘴唇肿了起来,急的贾玲一路小跑去给他买回治过敏的药。当白凯南一张肿了的嘴唇站上了舞台,很多观众不禁哈哈大笑。

终于,2010年2月14日,贾玲和她的搭档站在了春节晚会的舞台,她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的姐姐,这一年一年的等待,终于有了收获。春晚之后,“你的眼睛出卖了你的心,你的眉毛却出卖了你的眼睛。”“真的吗?这是真的吗?你真的不……了吗?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吗?可是,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等语句悄然流行开来。原来,这就是春晚零点后出场的,一个叫贾玲的80后女孩表演的酷口相声《大话捧逗》中的经典台词。

上一篇:么宁 纤细女子挑起“打黑公诉” 下一篇:教育,敌托邦还是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