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改变当前美术教育现状

时间:2022-02-17 08:49:43

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改变当前美术教育现状

一、当前国内外美术教育现状

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德国、日本普遍重视美术,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小时,多于我国小学美术每周2课时的安排,从时间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美术科在学校教育中与语言、数学等其它学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

从教学的条件上来看:在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国家,有能力多途径支持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上充分体现出来。教学设施相当完备,除了必需的绘画工具材料外,还有各种木工、美工造型机械的工具,便于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工艺物品。中国的经济起步迟,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德、日的教学条件就显得寒酸,特别是中国农村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无法完成根本的教育任务,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难题。

从课程教学形式来看:日本的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严谨的准备,一环一环进行教学程序,追求课堂的主动性,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吸收。

从教学效果来看:德、日美术教育以全国的重视和有利的条件,保证了美术教育以至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实施,学生整体艺术素质要比我国的高,以至于所有国民对工作、对生活的艺术品位都显得高雅、文明,对工作对事业也就求新、求异、讲究创造性。我国的美术教育效果和现状极不平衡,大中城市比乡村要好,沿海地区比内地、比边远地区要好。

二、存在当前现状的原因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现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学校音、体、美、劳等教育带来了佳音。但由于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还无法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美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并未得到好转,在社会和家庭中也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支持。相反,这种“鸡肋”心态已成为一种习惯势力,对素质教育形成了种种困扰。

2.不变的教材观。有的教师把教材奉作经典,认为教材或教学目标有的就一定要去做,教材中没有规定的就不需要做。这种不越雷池半步的教材管忽视了美术课程的时代性忽视了美术课材料渝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步前进的特点。本想利用机动课激发学生的兴趣,结果却因为选材的过分陈式化而原意背道而驰,反而使学生讨厌上美术课。

3.学生的轻视心理。许多学生觉得美术课听不听无所谓,把美术课当作是调剂课、游戏课,而没有意识到美术本身也是一门学科,同样需要去撑握。抱如此心态的学生必然丧失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正常的课堂教学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除了美术兴趣小组成员外,大部分同学都将所学过的透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也全然不懂应用,连一个简单的六面体的透视都不能画准确。

4.部分学校的办学思想不端正,办学条件有限,师资水平总体欠佳。少数办学者打着培养儿童艺术素质的幌子,根本不顾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低幼年龄段儿童美术教育的规律,也不管教师的水平、教学设备是否合格,不择手段地,甚至采用欺骗手法来招收学生,收取钱财。美术课在学校处于被动的环境,决定美术教师在学校中扮演的角色。学校对美术老师的考核,对那些从事美术教学研究的美术教师付出的努力缺乏公正的评价。

三、解决现状的措施: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1.把握新课程理念,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科书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而要将这种理念得到贯彻落实,还必须要学会使用教科书,正确的使用教科书才能让新课程理念得到深化和提升。《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校本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结合。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逐渐意识到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在逐渐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在把一些素材性课程资源加工、转化为课程。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评价和管理,因而出现了新的障碍:一是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仍有大量课程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二是教师们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由于没有及时深入研讨,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三是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由于不能共享而导致另一层面的浪费。所以必须将校本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有机结合。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改的评价 下一篇:谈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