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湿地遗产特征及申遗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2-17 06:06:06

盐城滨海湿地遗产特征及申遗可行性研究

摘要:指出了盐城滨海湿地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是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是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结合世界自然遗产特征首次对盐城滨海湿地遗产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证了盐城滨海湿地符合《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标准,并对盐城滨海湿地申遗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盐城滨海湿地申遗提供基础研究和科学参考。

关键词:滨海湿地;遗产特征;申遗可行性;盐城

中图分类号:S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00603

1引言

世界遗产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地区和国家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地的环境[2],世界遗产保护技术及方法[3],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4,5\],世界遗产空间差异及趋势[6],潜在世界遗产[7]等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遗产资源、世界遗产旅游等方面的研究[8],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但有关潜在自然遗产的特征与可行性研究仍较少\[9~11\],缺少滨海湿地遗产申遗的研究。

截至2015年8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共1031处,包括世界文化遗产802处,世界自然遗产197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2处。中国作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截至2015年8月,共有48项(包括文化遗产34项、自然遗产10项、双重遗产4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2位。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数量上不平衡现象比较明显,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苏州会议确定:已有世界遗产的缔约国每年最多可申报2项世界遗产,但其中必须有一项是自然遗产。那么,加大对世界自然遗产申遗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10项世界自然遗产中,生物多样性类别和地貌景观类别遗产地的数量相对较多,未来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应优先考虑申报数量较少的化石产地类型、陨石冲击类型、水体景观类型、构造地貌类型、冰川地貌类型、海岸地貌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12]。中国滨海地貌非常丰富,但有关滨海湿地型自然遗产资源申遗的研究极其少见。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亚洲大陆边缘,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滨海湿地,已列入世界重点湿地名录,已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已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是世界重要的自然遗产。因此,强化对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的特征及申遗可行性进行研究,能为其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开展湿地遗产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全球多种濒危物种和盐城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盐城滨海湿地概况

盐城滨海湿地(E119°27′~121°16′,N32°34′~34°28′)位于江苏省中部沿海,辖响水、滨海、射阳、大丰及东台5县( 市),海岸线长582 km,总面积4553 km2,占江苏滨海湿地面积的60%,全国湿地的14.3%,是中国最大的滨海湿地保护区[13]。盐城滨海湿地既有快速淤长岸段,又有强烈侵蚀岸段,基本以射阳河口为界,以北为侵蚀型岸段,以南为淤长型岸段。湿地类型主要有芦苇湿地、草滩湿地(包括盐蒿、互花米草)、淤泥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包括养殖水域、水田)等5种,是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滨海湿地。盐城滨海湿地是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14]。建有丹顶鹤和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也是连接不同生物界区鸟类的重要环节,是东北亚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重要的越冬地,是挽救一些濒危物种的最关键地区,如丹顶鹤、黑嘴鸥、獐、震旦鸦雀等,盐城滨海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5]。

3盐城滨海湿地遗产特征及申遗可行性

3.1世界自然遗产应具备的特征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是申报世界遗产的指导性文件。如果遗产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即可确定为世界自然遗产[16]:(Ⅶ)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和美学价值的地区;(Ⅷ)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重要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Ⅸ)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Ⅹ)是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是否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特征是申遗成功的基础因素。在申遗之前,需将对照上述标准对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的特征进行科学系统论证分析,核准是否满足申遗的标准,为申遗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3.2盐城滨海湿地遗产特征及申遗可行性

3.2.1国际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滨海湿地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在维持区域和全球生态平衡以及提供野生动植物生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7]。滨海湿地作为高度动态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作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第6个核心计划,其具有洪水截留、地下水再充填、地下水释放、沉积物截留等水文功能,具有营养物截留、营养物输出、就地碳截留等生物化学功能,具有生态系统维持、食物链支持等生态功能。盐城滨海湿地作为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滨海型湿地,已列入世界重点湿地名录,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国际滨海湿地区,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国际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盐沼湿地之一。其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Ⅸ)。

3.2.2罕见的淤泥质湿地景观

世界海岸的75%是基岩海岸,盐城海(滨海)岸湿地则是全球最为典型的淤泥质滨海湿地与盐城海岸紧紧相连,辽阔而平坦,规模巨大。而且盐城滨海淤泥湿地既不于海底,也不位于河口或峡湾,而是位于海岸带,以海岸浅湾为顶点向海呈辐射状分布,这种淤泥质沙洲湿地景观世界罕见[18]。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Ⅶ)。

3.2.3全球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

以原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护为目标的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已成为世界主流之一[19]。盐城滨海湿地拥有大面积的滩涂、沼泽、盐碱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束植物有223种。动物有兽类20多种,鸟类182种、两栖类和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棘皮动物10种、环节动物62种,腔肠动物8种、浮游动物98种,具有典型生物多样性地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和以世界濒危鸟类丹顶鹤为代表的多种珍禽,是世界重要的迁徙水禽停歇地和越冬地,也是当今世界上丹顶鹤迁徙种群最主要的越冬地[20],对丹顶鹤等迁徙性珍禽的全球保护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其次,盐城滨海湿地区建有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濒危动物麋鹿的栖息地,是拥有世界1/3的野生麋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麋鹿保护区。盐城滨海湿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河鹿等19种动物的栖息地,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世界全球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Ⅹ)。

3.2.4全球显著的地质地貌特征

盐城滨海湿地是由黄河、长江、淮海我国三大河流携带的巨量泥沙逐渐沉淀堆积而成,也是世界上接纳河流输沙量最大的地区。尤其是黄河作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变迁成为塑造本区地貌形态的最重要因素,对盐城滨海湿地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盐城滨海湿地现已经成为一个准封闭的系统,体现了的地貌演变中的典型滨海湿地演变特征。其次,研究表明盐城滨海湿地形成于海平面从一个较快的速度向较低的速度转变的时期,盐城滨海湿地的地质地貌变化过程,较好的记录全球海平面的演变过程。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Ⅸ)。

综上所述,盐城滨海湿地基本符合《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标准,并且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特征,具有良好的遗产资源的完整性及真实性,具备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行性条件。

罗治得:盐城滨海湿地遗产特征及申遗可行性研究自然与生态

4盐城滨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意义4.1利于保护盐城滨海湿地自然遗产

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良好、是世界濒危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是世界重要的淤泥质滨海湿地,但生态系统较脆弱。特别是随着湿地工业及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其生态系统破坏的速度将加快,原生的地质地貌将逐渐消失,生物多样性的得不到保证,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如果盐城滨海湿地能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将极大的提高其保护与管理水平,获得更多的保护资金,提升盐城滨海湿地区的国际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滨海湿地的形成、特征,开展滨海湿地科普教育使得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2利于强化滨海湿地遗产研究

滨海湿地型自然遗产作为重要的自然遗产资源,在对气候调解、环境美化、濒临动植物可持续栖息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未引起学者专家的足够关注,普通居民也了解极少。盐城滨海湿地如果申遗成功,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的提升,公众对滨海湿地的了解更多,使得公众对滨海湿地环境保护意愿更强,能更好的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原始的生态系统。

4.3利于完善世界遗产名录

当前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远多于自然遗产,可见自然遗产申报将得到更多重视与支持。湿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地貌类型、重要的自然资源,当前世界有关湿地自然遗产的项目只有一项,只与湿地的世界资源数量和规模不对称。随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自然遗产的重视,滨海湿地遗产项目必将进一步发展,得到认可,也将丰富世界遗产名录。

4.4利于丰富中国遗产类型

自从1987中国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申遗成功,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遗的热潮。但当前中国世界遗产仍偏向文化遗产项目,况且已申报自然遗产目录中,以山岳项目为主,自然湿地型资源遗产较少,特别是与海洋相关的世界遗产至今没有,这与中国海洋大国和1.8万km海岸线的地位不符,如果盐城滨海湿地申遗成功,将丰富中国遗产的类型。

5结语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世界典型性、代表性的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国际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盐沼湿地、世界濒危生物的重要栖息地,独特且罕见的淤泥质滨海湿地地貌景观,基本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标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特征、具有良好的资源完整性及真实性,具备了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

盐城滨海湿地的申遗如果成功将对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丰富中国世界遗产类型和完善世界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更多开展申遗的基础研究工作,尽快启动世界遗产申报工作。

2016年9月绿色科技第18期

参考文献:

[1]Kimss,Wong K K F,Cho M. Assess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willingness-to-pay determinants: A case of changdeok palace[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317~322.

[2]Paina D J,Sanchezb,Meharg A A. The do nana ecological disaster: Contamination of a world heritage estuarine marsh ecosystem with acidified pyrite mine waste [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998(222):45~54.

[3]Kucukkaya A G.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n archeology [J].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2004(88):83~88.

[4]Zoppi U,Barbetti M,Fletcher R,etal. The contrition of 14CAMS dating to the Greater Angkor archaeological project [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 Beam interaction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2004,(223/224):681~685.

[5]Maikhuri R K,Nautiyal S,Rao K S, etal. Conservation policy-people conflicts :A case study from 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A World Heritage Site)India [J].Forest Policy and E-economics,2001(2):355~365.

[6]Steinberg F. Con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Urban Heritag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Habitat International,1996,20(3):463~475.

[7]Kingsford R T. Development strains on Australia as greatest desert river system Cooper Greek\[EB/OL\].http://,au /00-pdfs/paper7.pdf 2007

[8]闫颖,张广海.基于CSSCI文献分析的中国遗产与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5(6):38~45.

[9]郭峰,吴晋峰,王鑫,等.中国雅丹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沙漠,2012,32(3):655~660.

[10]叶晨曦.焦作云台山世界自然遗产特征及申报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8):23~24.

[11]刘小方.雁荡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可行性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3):67~71.

[12]蔚东英,冯嫒霞,李振鹏.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现状分析及未来申报方向研究[J].中国园林,2015(3):63~67.

[13]杜培军,陈宇,谭琨.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遥感监测分析-以江苏滨海湿地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4,26(1):165~173.

[14]李杨帆,朱晓东,邹欣庆,等.江苏盐城海岸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研究[J].海洋通报,2005(4):46~51.

[15]王夫强,柯长青.盐城海岸带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8(4):7~12.

[16]UNESCO 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EB/OL\]. \[2015-07-08\]http:///en/guidelines/

[17]张晓龙,李培英,李萍,等.中国滨海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进展,2005,(1):87~95.

[18]葛云健,杨桂山,张忍顺,等.江苏沿海辐射沙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2(3):131~137.

[19]丁超.世界遗产入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231~237.

上一篇:“双项目教学策略”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 下一篇:地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