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简约课堂,追求高效教学

时间:2022-02-17 04:03:24

守望简约课堂,追求高效教学

教学理念的全新改变,教学手段的日益先进,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观摩各种展示课、公开课、比赛课,我们不难发现:课堂变活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的群言堂;课堂变美了,精致的课件给人带来了视觉的享受;课堂变精了,精细的教学设计精彩纷呈现……如此高大上的课堂,给听课者带来了震撼和感慨――我们的家常课也能天天做到这样吗?

一节课40分钟,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要守望的是简约的课堂,要去除繁枝缛节,抓住主要内容,紧扣重点部分,做好做到位。我们要追求的是高效的教学,要在单位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彰显简约之美,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在精心指导下自主预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当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时候,学习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自主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心中有数,当学生带着预习后的收获和困惑进入课堂时,上课时更能够集中注意力,更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是高效的。

在布置学生预习之前,教师要精心准备,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简明易懂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让学生借助预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节课的预习提纲:(1)预习内容:教材第15页例1及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2)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本,边阅读边思考,完成相应练习,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3)预习提示:小军的位置在哪里?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确定第几列怎么数?确定第几行怎么数?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数对’中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预习之后的课堂,不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低效的交流与探索,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给他们展示的机会,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思辨中逐渐走向深刻。所以,有效的预习,是高效的起点。预习,让数学课堂更简约。

二、在互动交流中适度提升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之后,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要把一些感性的、零散的知识提升为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与学生交流,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学生认识了数对,知道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之后,教师出示这样一题:用数对表示A、B、c、D四个点(图略)。

学生很快能够用数对表示相应的位置,分别是A(3,4),B(6,4),c(3,2),D(6,2)。此时,教师引导:观察这四组数对和图中的位置,你们能够发现用数对表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后,发现:A和B在同一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A和C在同一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从而得到规律:同一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同一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此时教师再出示一组数对(5,X),这个数对可以表示图中的哪些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此时学生能够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提出:这组数对可以表示第5列中的任意一个数。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内化,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使得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总结概括,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知识建构,发展学生能力。

三、在有效练习中巩固深化

课堂练习是简约高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更是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有效练习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练习,要把握练习的时机,考虑练习的时长,兼顾练习的数量、质量。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面向全体。要少而精,综合性强,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确保练习一步到位。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一课,可设计如下练习。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0-5×8+5;50÷5-4+6。

2.选一选。(1)51-36÷3+25(第二步算什么):加法,减法,除法;(2)8x4÷8×4(结果是多少):2,16,1。

3.辨一辨,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40-200÷5×8

140-20×5+25

=440-200÷40

=120×30

=440-5

=3600

=435

4.问一问,你能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怎么列式解答。美术组:我们组有18人;书法组:我们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合唱组:我们组的人数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

5.填一填,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考考你的同桌:(24 8 42)=?

上述5组练习,层次分明,既有单一的运算顺序的练习,也有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训练,更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训练。通过练习能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更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借鉴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的数学课堂。简约是一种智慧,高效是一种追寻,让简约而高效的课堂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追求。

上一篇:薛蟠烤串 重新诠释羊肉串 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