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饥中惜福

时间:2022-02-16 10:05:02

主持人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饥饿人口为9.25亿,虽比去年峰值10.23亿有所下降,但世界上每7个人中仍有1人在挨饿。事实上,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食物不足而死亡。

透过这冰冷、理性有余的数字,饱食终日、味蕾麻木的我们依然很难想象“因食物不足而死亡”是什么样的过程,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悲惨。而那些曾“有幸”目睹的人,却从此对一餐一饭有了不止是感恩那么简单的情感。

心怀天恩

如果不是那次非洲之旅,我可能永远认为吃饱喝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2011年的夏天,我在索马里的加里萨一个叫做haodoa的小镇上曾经有过30个小时滴水未进的经历。这样的经历,是这里生活的人们生活的常态。为了让牛羊活下来,男人们赶着牲口去寻找水源,女人与孩子们留守,他们挖荆棘的根茎、接树脂为食——即便是这样苦涩的食物,也需要足够的运气才找得到。我背包里的饼干和矿泉水都已经发完。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位母亲从孩子的手里抢过矿泉水,喂给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羊的情形。她的孩子“号啕大哭”——尽管他拼了命表示对那瓶水的渴望与被夺走的绝望,但所谓的号啕也因没有力气而表现得像一个被安装了静音的火药筒。更令我心碎的是,他如此伤心,却挤不出一滴眼泪——他的身体里实在没有多余的水分了。

我了解母亲的狠心,因为只有让那只羊活下来,才可以用它来换取食物,才能让她的孩子活下去。我无数次在想,母亲做出那个抢的动作时,内心那份无助无奈的疼。饥饿当前,所有的情感都变得无力、苍白……

离开haodoa,一路飞车到达机场,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尤其是食物,我依然毫无食欲。拿起一小瓶矿泉水,我感到了一份撕心裂肺的悲恸。我为自己还能哭出眼泪而百感交集——惭愧、感恩,以及种种我说不出来的复杂情感。

那次非洲之旅过后,我不仅不再浪费食物,相反,我常常将一日三餐的八分饱改为五至六分足矣。因为,饱暖多么容易令人对食物与天恩失去敬畏,同时,无限量的饱暖常常使悲悯缺席、欲望上位。

适度的饥饿,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修行。仅就饭食而言,吃到意犹未尽,便有了美味之觉;职场之上,不必锱铢必较赚得盆满钵溢,总要留下余地和空间给别人;为人处世,小亏即赢,失了眼前,却换回了一份久远……

可可西里

我曾经有过三年的“支教”经历,在贵州的六盘水。去之前,跟单位说好为期一年,可是一年结束后,我发现自己走不了了。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拿着山芋、鸡蛋——这些当地最为贵重的食物为我送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珠。这一留,便又是两年。两年里,远在城市的父母和同事、朋友不定期地为我寄来各种食物,我都没有舍得吃,而是分发给我的学生们。看着他们饕餮过后贪婪地舔着小手指的样子,我觉得那些食物的美味不仅入了他们的肠胃,更有一份人性的甘甜从此常驻了他们心间。我想,这便是食物最完美的归属吧。

三年后我离开了那里。走的前一天,我对孩子们说:“明天,咱们每个人都煮一枚鸡蛋,顶碎的鸡蛋老师带着路上吃。顶不碎的,你们留下做纪念。”

第二天早上,四十二个孩子拿着鸡蛋聚在操场上,我组织他们顶鸡蛋,他们兴奋得大喊大叫。一颗颗碎掉的鸡蛋被他们小心地放在了我的书包里,那不仅仅是一枚碎掉的鸡蛋,是孩子们最美好的心意。我只想用这样一种欢乐的方式来完成这次告别。但我还是失算了,当蒋小勋的鸡蛋从四十二枚鸡蛋里胜出,我要他留着这个“常胜将军”做纪念时,这个男孩迅速地弯下腰去,将鸡蛋碰了石头,然后他把碰了石头的鸡蛋放在了我的背包里。那一刻,我再也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那些碎掉的鸡蛋如今还在我的冰箱里,加了防腐剂,还做了密封处理。多年来,我每天早晨都会看见它们。这些鸡蛋对于很多人来说太平常,可是对于那里的孩子来说,既是美食,也是美好生活的希望与象征。

后来,我和朋友一起发起了“为一只鸡蛋而暴走”的活动,就是一个人只要徒步走十公里,就会有相应的公司免费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每天的早餐提供一枚鸡蛋。活动很成功,很多人虽然没有走完全程,却自掏腰包,让孩子们的早餐有了一枚充满着人生营养的鸡蛋。

食物不仅可以果腹,还可以净化心灵。只有当食物有了故事也才有了生命的五味——这也是这些年我始终让自己不过食、不浪费的原因。

主持人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适度饥饿可以帮助人战胜疲劳,保持大脑清醒。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人在饥饿时大脑会忽略睡眠需求,而在肚子很饱时睡意则更容易袭来。此前有解释说这是因为进食后血液会涌入消化系统,从而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让人容易疲惫、想要休息,新研究证明了此种推断。

适度饥饿的好处还有很多。美国布雷格医生指出,饥饿可以有效地消除机体里的各种废物和毒素,消除机体积累物,皮肤会变得年轻,肤色会变得健康,减少肥胖发生概率,延长人的寿命。

一位医生说,适度的饥饿感是有益健康的。人在不饥饿的时候,巨噬细胞也不饥饿,它便不肯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在人有饥饿感的时候巨噬细胞才活跃起来,吞噬死亡细胞,扮演起人体清道夫的角色。他甚至说:“饥饿不是药,比药还重要。”

昊昊辣妈

儿子昊昊曾经是众多挑食儿童里很普通的一员。我绞尽脑汁做的“山珍海味”常常换来的是他轻蔑的一瞥。奶奶唱歌,爷爷跳舞,爸爸以买玩具诱惑——这曾是我们家让孩子吃饭时的真实场景。后来,我心一横,决定对其采取饥饿疗法,一顿不吃,行。两顿不吃,“真是好样的”。三顿想吃,却提出一堆的条件:“你好像也不是很饿,咱还是别吃了。”第四顿,对着米饭、土豆丝,他说:“我想吃排骨。”我说:“好吧,还是不够饿,咱别吃了。”结果,他把米饭和土豆丝吃了个精光。后来,还陆续饿过他几次,只给些水喝,后来,昊昊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用朋友们的话来形容:“这孩子怎么像饿了好几辈子了似的。”

张丽钧

尼采说:“幸福就是适度贫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国人听到这话肯定很不爽吧?他们可能会骂尼采在胡说,骂他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我们好不容易富起来了,你却跟我们扯什么“适度贫困”!

食物富足了之后让人适度饥饿,跟钞票宽裕了之后让人适度贫困一样惹人不快。曾几何时,贫困和饥饿恣意蹂躏无辜的生命;今天,走向小康的我们还不该报复性地挥霍一番吗?就这样,浅薄的炫富断送了必要的理性,餐桌上的神圣感迟迟不肯降临……

我很喜欢为母亲炒几个可口的小菜,再陪她慢慢吃,那么享受,那么陶醉。我知道我总是试图替岁月偿还它亏欠母亲的那一餐餐的饭。菜炒咸了,母亲说正好;菜炒煳了,母亲说无碍。我带着母亲下馆子,吃完了打包,她跟服务员说:“除了盘子不要,其余的都要。”

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为了铭记伤痛,为了留住健康,为了感谢天恩,我们太应该唤醒自己对一蔬一饭的神圣感,在珍爱中祝祷,在微饥中惜福,在宴飨中感恩——不是吗?

楚河汉界

在这个世界里,弱者被淘汰,强者能生存,这是自然的选择,也是生存的法则。 那么,强者是怎样造就的呢?除了遗传和机遇的因素外,适度饥饿,这就是上苍给我们的答案——

饥饿造就人。冰河时期的来临,无边落叶萧萧下,逼使我们的老祖宗从丰茂的林子里落地觅食,于是就有了直立行走的人。没有饥饿的驱使,我们今天还是在树上蹦来蹦去。

饥饿练就强者。动物园里的狮子,虽然它有凶猛的遗传,但放归森林后不会捕抓奔跑的羚羊,只能坐以待毙。圈养的猪,没有野猪寿命长。

饱食终日者没有了饥饿的刺激,机体里调节血脂和血糖代谢的功能在逐渐衰退,于是就有了高血脂和高血糖。

员工的待遇太好,铁饭碗里盛满了各种福利待遇,于是就不思进取,不为稻粱谋,只为权术谋了。

所以,为人者,千万不要忘了适度饥饿,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主持人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我所有文字里的那点灵性都来源于想象力,而我全部的想象力其实来源于饥饿。身空时,心就会变得格外灵犀。

用一粒种子让中国告别饥饿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精神上要丰富一点,物质生活上则要看得淡一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的方面以清淡和卫生为贵,穿的方面只要朴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弯路,少留遗憾,身心才会健康,心情才会愉快,事业才会做得长远。

说到底,在物质充裕的今天,适度饥饿,就是把欲望压缩一下,留一点空间给心灵,让感恩、悲悯、惜福等等人类情感世界里这些美好的东西舒展开来,让一餐一饭的清香不仅润泽舌尖上的味蕾,同时,也滋养住在心灵深处的幸福感。

在微饥中惜福,福才源源致远。

上一篇:卫生部:农村居民20种大病“报销”比例将提高等 下一篇:封闭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