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

时间:2022-02-16 01:45:45

策展人刘灼介绍,这次展览的目的,主要是宣传玉文化,普及玉雕艺术知识,让爱玉之人以及参观这次展览的观众,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玉雕艺术品,如何甄别玉雕作品艺术含量的高低。参加本次展览的大师,也都是业内顶级水平。

宋世义大师技法全面,手法多变,作品题材广泛,从巨制到小件,从浮雕到圆雕,从风景到人物,从传统到现代,无不涉足。构思严谨、章法合理、工艺细腻,是他的艺术风格和追求。他擅长人物雕。以诗词人玉,作品意境深远,工艺细腻,是一代玉雕名家,真正的大师。

柳朝国擅长薄胎艺术,近年来稳坐器皿类玉雕名家的头把交椅,每年作品数量极少,只有一两件。做器皿的难度大、周期长、对原材料的要求高,风险也大,现在玉雕市场这么好,做简单的玉牌都大把赚钱,所以愿意做器皿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柳朝国多年来坚守器皿制作,传承工艺,令人敬佩。柳朝国的薄胎器皿,经常薄至1毫米,而且器皿形体硕大,达到了玲珑剔透的效果。充满了传承自乾隆宫廷玉雕的震撼力。

叶金龙的翡翠雕刻艺术不走寻常路,开辟了一类与前人决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他的翡翠雕刻讲究“超薄”、“超透”、“超长”,往往将一块整料雕琢成一条极其纤细而且修长的兰花叶片,让人在惊叹他工艺精湛之余。也经常痛心其对原料的浪费。叶金龙往往在昆虫触角或者花卉叶片薄至0.1厘米的时候,还能够抛光打磨,这种叶氏独门绝技实在令人惊叹。叶金龙这种艺术风格传到大陆之后,受到市场的追捧,也影响了一代翡翠雕刻从业者,很多人靠模仿他的作品成名。叶金龙此次参展作品名为《舞动的青春》,是一株翡翠兰花雕,兰花轻薄纤细的叶片长近50厘米,轻灵飘逸,兰花叶片上落有几只蝴蝶,蝴蝶仅靠纤细的腿与兰花叶片相连,充分显示了叶金龙深湛的功力。这件作品的制作周期也达到了2年半的时间。

洪福寿的水晶佛像雕刻艺术自成一派,被誉为“水晶雕刻藏传佛教题材第一人”,对我国当代雕刻艺术的发展贡献极大。洪福寿从事雕刻工艺创作40余年,始终以弘扬中华民族工艺美术事业、培养新人为己任。他的学生中,已经成名的有仵应文、翁祝红等多人,他们的作品多次在百花奖、天工奖中获得金奖、银奖。

从本次展览上不难看出,器皿类玉雕艺术品正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对此,刘灼表示,在近几年小件玉雕风靡收藏界之后,更具艺术含量和稀缺性的器皿类玉雕的收藏和投资价值能在日益凸显。几年之后,说不好器皿类玉雕会在市场上绝迹,现在很多人关注此类东西,是为了占得先机。

刘灼认为,总体来说,2011年的市场仍然会延续2010年的活跃状态,但是会有一些新的趋势和现象出现。例如小件玉雕流通速度的放缓,以及器皿类玉雕的逐渐兴起。

现在白玉原料的价格已经处在历史高位,市场上最常见的品种,如牌子、把件,价位动辄几十万元,给很多玉雕工作室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以制作玉牌为例,先是花几十万元买块料,然后再花2个月的时间设计、制作,最后花费五六个月的时间再把这块牌子卖出去――不用想,价格肯定低不了,因为原材料的成本和人工成本、艺术附加值、市场风险全在里面。

前两年,价格在十多万元的牌子、把件最好卖,但是现在这个价位的玉雕作品已经很少了,牌子、把件基本是20万元起步。比以往涨了一个数量级。而十万元以下的玉雕,往往料都不大好,有些买家对原料品质的要求非常高,对这种玉雕也就不会很关注。

不仅仅是白玉,翡翠的价格也同样处于历史高位,很多制作翡翠的工作室和作坊,把成品卖掉后,想再进点原料继续加工,却找不到合适的料,不是价格太高,就是料的品质不好,让人很为难。

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小件玉雕制品的未来市场趋势,正在繁荣的表面下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当然,因为原材料的涨价和资金压力的增大,玉雕制品的行情就此一蹶不振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小件玉雕制品会随着市场的发展,流通速度逐渐放缓。

而玉雕市场趋势的悄然变化,不仅仅源于原材料和资金方面的压力,还取决于新进资本的审美取向和购买方向。

各种消息显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正在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代玉雕艺术上来。当然,银行并不是对艺术感兴趣,他们只对资本的增值感兴趣。金融资本的意图是,把当代玉雕艺术品作为未来专户投资理财的一个发展方向。已经有不少地方的银行就此展开调研,部分银行已经在筹办开设相关业务。据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将玉雕艺术品基金化,即成立玉雕艺术品投资基金,购买一定数量的玉雕作为该基金的一个投资组合,然后像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那样,将这个基金划分为若干份额,由投资者认购。

刘灼表示,在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对散户投资者具有巨大的指向性作用,而当各类艺术品投资基金纷纷设立之后,这些机构投资者在玉雕市场上买什么样的作品,也会对市场中的个人买家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未来的玉雕市场,将是以这些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市场。而就目前情况看来,这些机构投资者似乎对牌子、把件这些品种的兴趣不大,他们更喜欢有一定体量、更高艺术含量和制作难度。更具稀缺性的器皿类玉雕。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除了金融资本外,产业资本近年来在玉雕市场中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影响力和号召力也越来越大。产业资本追逐玉雕艺术品的原动力,来自于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当地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后,对自身企业文化的追求。产业资本购买的玉雕,往往会被用来充实各种公立、民间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的馆藏品和陈列品。既然是馆藏品,那么藏品的档次就很重要,因为这代表了艺术馆的层次和审美水平高低。无独有偶,产业资本也更为青睐天生就比牌子和把件更高贵的器皿类玉雕艺术品。

为何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都不约而同瞄准器皿类玉雕呢?原因很简单:更高的艺术含量和加工难度,被低估的价格。以参加本次“屯美流远一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家作品展”的一件碧玉福寿大瓶为例,这件碧玉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朝国的作品,采用一整块碧玉料精心雕琢而成,耗时两年,通体遍布繁复的纹饰,造型端庄大气,有乾隆朝玉雕器皿的遗风,是典型的京派玉雕作品。

这件碧玉福寿大瓶的高度超过50厘米,制作周期长达2年多,而目前玉牌和把件的制作周期一般是一到两个月。以此推算,柳朝国做这件玉瓶的时间,可以做20多块玉牌或者把件。现在玉牌的价格经常是20万元起步,有些牌子能卖到七八十万元,而这件碧玉瓶的估价是200多万元。如此简单一算,就可以发现这件碧玉瓶的价值明显被低估,这还不算制作大型器皿的风险、选料的难度,以及设计构思的难度等等。 能够说明器皿类玉雕价值被低估的例子很多,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大师马进贵制作的玉壶,与同为工艺美术行业的紫砂大师制作的紫砂壶相比,价值明显被低估。马进贵的错金嵌宝石玉壶,其拍卖价格也不过十几万元、三十几万元,且不与紫砂泰斗顾景舟拍卖价格上千万元的紫砂壶相比,即便是其他的紫砂大师,吕尧臣的壶拍卖价格也到了五六十万元,何道洪的壶也拍到了100多万元,而马进贵玉壶的制作成本,远非这些紫砂壶可比。

虽然现在和田玉的原材料很贵,但是刘灼认为,比原材料更珍贵的,是艺术家们的创意和精绝的手艺。以薄胎器皿为例,现在做薄胎做得最好的是柳朝国,但是他今年已经60多岁了,心脏也不太好,安放了几个支架,作品数量并不多,而新一代的玉雕名家中,还未有能在各个方面达到柳朝国水平者。都说现在原料少、原料贵,能用来做器皿的原料更少,但是如果找到原料,又如何能够找到令人放心的玉雕大师来做呢?这是个比原料更令人担忧的问题。

刘灼介绍,综观近500年来的玉雕艺术发展史不难发现,宫廷玉雕艺术是建立在大件器皿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的,因为皇帝玩玉,较少玩小件,大件器皿更能体现皇家风范,这其中尤以乾隆皇帝为最。而在早年的北京玉雕厂。一块料拿来,最先考虑的也是做器皿或者人物,最后才会考虑做玉牌之类的东西。当代玉雕发展到今天,器皿类玉雕逐渐被重视,也是文化的传承使然,是合乎玉雕艺术发展规律的。

上一篇:“没骨”京味 下一篇:清代黄釉:皇家瓷器平民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