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行那里“偷来”3句话

时间:2022-02-15 04:02:18

两年前,刚刚在公关公司实习第二天的我,对工作和行业都处于完全懵懂的状态。那天我被分配接待中国公关网的编辑,空闲里跟编辑聊了几句天。他说,“别着急,两年时间,你就能真正入行了。”所以,我一直在等着这个“两年”的到来,不经意间,发现它已经来了。我想分享这两年里印象最深的3句话。

“无论什么情况,永远不要跑”

第一次参加公关活动,清晰地记得是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周五,活动是关于客户的新品会。我一早就很兴奋地起床,穿好职业套装,恨不得马上穿越到下午2点钟会上。上午时,其他同事就陆续赶往活动现场,一位SAE带着我整理材料。时间很紧张,出门的路上我恨不得两肋生翼。那位SAE同事,一个看起来总是不疾不徐的女孩,看了我一眼,说,“记住,无论什么情况下,永远不要跑。你一慌,客户就慌了。”

一下子,我就把这句话牢牢地记住了,“永远不要跑”,这是一个公关人应该有的气场。公关是一个责任和压力都非常大的行业,选择了为品牌保驾护航,必须首先把自己练就成为HOLD住哥和HOLD住姐。我心里对于公关这个行业的定义,就是客户的保姆和外脑。客户想不到的,我们需要想到更多;客户不了解的,我们需要了解更多,才能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尤其在这个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夹击的时代,千万双眼睛的注视既是商机又暗藏意想不到的炸弹,很有可能会酿成危机,必须时刻保持冷静理智。

“比你牛的人总是比你拼”

想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只装样子的纸老虎一下就会被照出原形,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己的工作实力。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好公关,“拼”是基本素质。这句话来自我实习时的leader,业内很有名气的一位媒体专家。

实习时曾经因为觉得事情太简单,无从进步而找leader倾诉。他当时没说什么,请我吃午饭并讲了他刚工作的情形,每天下班后翻产品报道,研究一本杂志,熟悉记者,总结杂志的特性,一段时间下来,最年轻的他反而成为媒体专家。一对比,我才发觉进步不靠外力督促,完全要看自己想要怎样做。

“比你牛的人总是比你对拼”,听到这句话会不会有一种危机感?实际上也确实有。入门容易的公关行业其实对个人素质要求极高,想要做好真的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比客户更懂产品,比记者更懂报道,比发言人更会说话……这虽然是理想状态,却也是要求每个公关人前进的目标。

况且,整个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传统媒体传播还没有研究透,新媒体已经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而来。不只公关行业,每个行业都是如此,比你牛的人还总是比你拼,时间一长,高下立出。想要在职场中保持前进的状态,唯有一条:对待每一件工作都认真,永远不马虎,拼出个未来!

“抱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消极戾气吸收机”

每个公司除了八卦流行,还有一种死甩不掉生命力超强的隐形病毒叫做抱怨。每个角落都少不了抱怨的声音,公关公司里这种声音的存量更是翻倍。很多人是奔着公关工作亮丽光鲜、歌舞升平的状态来的,其实真正进入工作,才知道看到的多是假高潮。

特别是对于刚刚人行的毕业生,平日也许就淹没在成堆的报告中,稿件改N遍,电话打N个,盯活动搭建到半夜……这种时候,也许就欲哭无泪,觉得看不到远方。这两年,听到N个人说同样的话: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曾经也天天抱怨,后来慢慢意识到这句话内涵。抱怨能带来什么呢?记得有句话说:别做与目标无关的事情。那抱怨就是跟目标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它反而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很多时候,抱怨的情绪会变成隐形催眠,把心里的苦楚倒出得到了暂时的安慰,于是所有的“不幸”都怪工作比较变态,领导比较极品。这些话越积越多,离想要达到的自己可能也就越来越远了。学着把自己培养成不抱怨的正向性格,凡事看向好的一面,不好的则去改变,这是公关人应该有的精神状态。

在这个行业里,我还是一名新生,但这三句话让我受益匪浅。

上一篇:论述釉上粉彩人物画创作中的四言心得 下一篇:陶瓷粉彩花鸟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