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时间:2022-02-15 02:47:02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2003年4月颁布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有一条是这样表述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概念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媒体,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在这里,教师要想让学生完全掌握数学知识,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就得把“师生互动”完全融入进去。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被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使教学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边式的活动,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局限的。随着现代社会教学的迅速发展,单边式教学的弊端也日益突出,所培养的人才已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教学的需求,因此,变革传统的单边式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下的师生互动双边式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

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是为了交往,而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在互动行为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学生的情感、期望与评价,从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及其社会。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二者均不是独立地出现在活动中,而是共同参与在互动活动中,具体可以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个体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小组互动和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互动。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数学课堂的引导者,“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怎样很好地担负起这项重任。教育者普遍认为数学课堂互动性学习是目前解决这项问题的最好的办法。互动性学习是指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学习形式,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学习、如何主动学习,是互动性学习的主要方面。笔者认为,互动性学习要囊括三个部分,知识互动、能力互动、情感互动。下面以九年级上册《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这节课为例来小议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1.知识互动

知识互动是一节课的最基础要求。韩愈曰:“师者,所以用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的就是这种境界。比如要求“学生理解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运算;要求学生学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前面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公式,因循利导地让学生发现“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现象,然后再让学生从中对照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掌握这节内容的知识要求。

2.能力互动

能力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升华,是知识互动的较高境界。只有知识到了位,才能实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消化和应用,从而形成能力。具备能力互动不仅可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且还有助于对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比如学生只有在完全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运算之后,才能去解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3.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中的特殊要求,是知识互动和能力互动综合体的另一种升华。它更能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特色,也是一名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情感互动包括教师语言的情感成分和教学环节的情感把握与设计。我们常说,教师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体,那么情感的互动就可看作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即情感的到位与共鸣。我们平时常说:某教师上课精彩,某教师上课平淡,其实就是教学中情感投入的多与少。传统传授式或满堂灌教学模式显然是缺乏情感体现的典范,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情感互动了。师生情感的互动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其中“兴趣”是一块较好的敲门砖。兴趣可以促进师生情感火花的碰撞,从而使学生步入一种理性的境界,由被动地学变为乐学、喜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简洁的内容、活泼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多做表扬和鼓励,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直、诚实、不盲从的品质,养成尊重真理的科学态度,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如,在学习“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时,我们可以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为数据让学生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同时启发学生类比前面的表示方法来表示“近代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是0.000000014厘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让师生很好地进行了互动,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情感,进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西游记》有所渗透,对电子科学的惊人分辨能力也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余清训.初中数学课堂互动艺术初探[J].考试(教研版),2012.(07).

2.李伟程.“互动教学”如何“有效互动”――基于初中数学《圆的认识》案例的对比分析[J].数学教学研究,2008.(04).

上一篇:基于CVaR准则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与协调策略 下一篇:关于中外农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比较研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