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ly―Hub装配式供应链物流协同研究综述

时间:2022-02-15 01:43:25

Supply―Hub装配式供应链物流协同研究综述

摘 要:Supply-Hub作为一种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流运作模式,在装配式供应链中得到广泛应用。Supply-Hub模式的出现和运用,很好的对供应链上的资源进行了整合使用,不仅解决了供应链纵向上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协同,而且,不同供应商之间的横向供应的配套性、配合性也得到了解决和加强。尽管在现实运用上,Supply-Hub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但是在理论研究上依旧没有什么突破,从而造成Supply-Hub在运作层面缺乏理论的分析与指导。

关键词:装配供应链;Supply-Hub;供应环节;物流协同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16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靠产品与技术的研发生产并不能使企业存活于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成本进行控制,对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对供应链上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企业可以适应当今行业及市场的要求,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在加工装配式供应链中,加工装配制造企业生产运营工作的核心是“零部件准时配套供应”和“库存控制”。

Supply-Hub运作模式较好的弥补了VMI(Vendor manage Inventory)运输模式的不足,成为一种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流运作模式。康柏公司与CTI运输公司合作运行管理了一个Supply-Hub,设立全自动化的立体仓库,将来自二百多家供应商的几千种不同的零部件通过该仓库直送康柏生产工厂的生产线工位。

2 研究综述

2.1 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相关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靠产品和技术等核心业务的不断突破并不能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构建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各节点充分配合、利益协调一致的供应链,也是获得竞争优势不可缺少的要素。

早在20世界90年代初期,Rothwell(1992)在研究中提出供应链管理的第五种创新,即实现供应链的有效管理,需要实现组织内部成员与不同组织之间的高度整合,需要协调供应链上的多种不同要素。1999年,供应链管理业界知名专家David Anderson & Lee首次正式提出供应链协同的概念,并将供应链协同定义为新一代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Horvath(2001)也通过研究,也指出供应链协同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管理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所在。21世纪伊始,Manthou et al(2004)通过研究,更加明确的给出了供应链协同的概念,即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进行的彼此配合和努力。Simatupang & Sridharan(2005)阐明了供应链的协同的定义。现在的研究中,仍然多将研究重点放在纵向协同中,而研究供应链横向协同的文章并不多。

国内学者也对供应链协同的关注也更加广泛,研究更加深入。邹辉霞通过研究指出,加强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合作是供应链协同的核心问题,而最终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协同,提高各节点企业的收益。曾文杰,马士华(2010)将信息共享、同步决策以及激励联盟作为衡量协同效应的评价指标。孔鹏举(2014)等研究了控制方式及环境不确定性与供应链协同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对供应链协同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行为控制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并不显著。还有一部分学者从供应链的运作机制角度对供应链协同进行研究。

2.2 装配系统的供应物流管理相关理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核心业务的开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企业竞争的成败起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装配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Song & Zipkin研究了前期并不确定的时候由多个零部件加工装配而成的产品的库存问题,并提出了一定条件下最优安全库存的确定方法。与之不同的是马士华(2003)认为装配系统中的存在三大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处于供应链核心位置的制造商以及处于供应链下游的客户。在需求不确定情况下多个供应商与单一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进行协调的研究中,Gerchak(2004)的研究起步较早,他将装配系统分为拉动式系统与推动式系统,并提出在拉动式系统中采用收入共享和剩余补贴契约实现分散系统的协调,在推动式系统中利用批发价格和回购契约实现分散系统的协调。

零部件是否匹配准时供应也是衡量装配供应链中供应环节物流协同的关键。Gurnani & Gerchak(2007)同样是以由两个供应商和单一制造商组成的装配系统为研究对象,其假设上游供应环节供应商的供应量为随机变量,以此为前提建立了一个单周期订货的装配系统协同模型。凌六一等(2007)探讨了在装配供应链中基于BOM(Bill of Material)的订货策略及其全局最优解。李果等(2011)的研究是基于随机的交货时间以及需求价格受时间影响而波动的前提条件下的,建立了在该前提下基于物料清单,即BOM的装配系统协同供货模型。

上述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均考虑了装配系统的利益协调及零部件的匹配性等。然而,大部分只考虑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纵向之间的利益分配及零部件匹配性。不同供应商横向之间的横向协同问题,这些研究并没有过多的涉猎。

2.3 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相关理论

Supply-Hub通常与制造商工厂地理位置靠近,用于储存或供应用于制造商生产最终产品的部分或者全部原材料,Barnes等(2000)通过研究阐述了Supply-Hub在降低成本,提高响应性方面的优越性,其作为一种采购延迟策略,是装配系统制造企业入厂物流运作模式发展演变的必经之路。在基于Supply-Hub的装配式供应链运作策略的研究上,Cheong等(2007)在Supply-Hub的基础上,强调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作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零部件由不同供应商处抵达Supply-Hub之后,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协调管理配送两个制造商的零部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该情形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获得运输的规模经济效益。DeBoeck等(2008)以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对其物流协同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即通过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设立了协同仓储来实现供应链协同。他们还验证了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可靠程度以及其供货的时间间隔,这些因素对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Supply-Hub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成果不俗。马士华团队是国内研究Supply-Hub的先行者和主要力量。龚凤美,马士华等(2008)对Supply-Hub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Supply-Hub应当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运营,也称之为3PL-hub模式,之后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的3PL-hub的运作管理、其与供应链其他节点成员的关系及物流协同模式进行了探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尝试以定量研究方法,构建模型,对Supply-Hub在供应物流运作中的协同策略进行探讨。黎继子等(2009)考虑了供应商、供应中心的相互关系,基于BOM的特点对供应链模型进行设计,定量的分析和证明了hub的个数将对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两级供应中心的设立能够最有效的抑制供应链的牛鞭效应。马士华等(2008)的研究主要考虑零部件批量配送的情况对基于Supply-Hub的物流运作的影响,研究中综合考虑了生产和配送的协同策略情形。

3 结论

供应链的协同运作对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及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装配系统的供应物流管理理论,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集中于装配供应链纵向之间的物流协同,而分析研究供应商之间横向物流协同的文章很少。虽然在实践中,基于Supply-Hub的物流运作模式在装配供应链中逐渐被采用,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定性的分析Supply-Hub的特点、优越性及运作模式上,从定量角度分析其在装配供应链中的协同策略的研究并不多。对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环节物流协同的具体策略,尤其是补货策略的研究还很少。在理论研究日趋丰富的同时,以定量研究对Supply-Hub运作模式在装配系统供应环节物流协同运作的具体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Rothwell R.Developments towards the fifth generation model of innovation[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y Management,1992,4(1):73-75.

[2]Anderson D,Lee H.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s:The New Frontier[J].ASCET,1999,6(1).

[3]Horvath,L.Collaboration:the key to value cre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1,6(5):205-207.

[4]Manthou,V.,Vlachopoulou,M. & Folinas,D.Virtual e-Chain(VeC) model for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4,87(3):241.

[5]Simatupang,T.M.,Sridharan,R.The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5,16(2):257-274.

[6]邹辉霞.供应链管理与复杂性科学[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01-07.

[7]曾文杰,马士华.供应链合作相关因素对协同的影响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15(2):1-6.

[8]孔鹏举,周水银.控制方式、环境不确定性与供应链协同的关系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9(04):22-28.

[9]Song,J.,ZIPkin,P.SuPPly-chain operations:Assemble-to-order systems[J].

Handbooks in operatio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eienee,2002,(11):561-596.

[10]Liu,X.Q.,Ma,S.H.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nterprise's Logistics Capability Based o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eeone-Business Engineering,Beijing:China,2005:191-194.

[11]Gerchak Y.,Wang Y.Revenue-Sharing vs.Wholesale-Price Contracts in Assembly

Systems with Random Demand[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4,13(1):23-33.

[12]Gurnani,H.,Gerchak,Y.Coordination in decentralized assembly systems with Uncertain component yiel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eh,2007,176:1559-1576.

[13]凌六一,梁梁,浦徐进等.基于BOM的(R,Q)订货策略的全局最优解[J].系统工程,2005,23(9):64-69.

[14]李果,高韬,马士华等.不确定交货时间下基于BOM下线结算的供应链协同供货[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02).

[15]Barnes,E.,Dai,J.,etal.On the strategy of supply hubs forecast reduction and responsiveness[R].The Logistics Institute-Asia Pacific Report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2000.

[16]Cheong,M.L.F.,Bhatnagar,R.' Graves,S. C.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with supplier consolidation hubs and multiple shipment options[J].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2007,3(1):51-69.

[17]De Boeck L,Vandaelr N.Coordin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f material flows in supply chain: An analytical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116(2):199-207.

[18]龚凤美,马士华.基于3PL-HUB的供应链物流协同组织运作管理技术[J].物流技术,2008,(2):85-88.

[19]黎继子,马士华,郭培林等.基于BOM-Supply-hub的供应链设计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7):1299-1306.

[20]马士华,龚凤美,刘风华.基于集配中心的生产和配送协同决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12):2411-2430.

上一篇:发电企业检修班组精细化管理创新研究 下一篇: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