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课时特点,强化预习功能,实现课型类比

时间:2022-02-14 07:47:19

为了新授的课前预习

关键词:课型特征篇目顺序

一提到预习,对于高年段的课文教学而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放在还没有学课文之前的白纸式预习。对于这样的预习,有经验的老师一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不二法则,主体大同小异,细节因人而异。比如“一刀切”地要求读几遍课文,生字组词或是描红抄写,标自然段序号,让学生尝试着问几个问题,写几段批注,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性资料等等。前几条相当于体力劳动,没有多少思维含量,所以人人都爱做;后面的几条貌似切入了文本,需要一些思考,但因为真正到了课上基本不按这样的思路去行走,老师很多时候也不安排交流的环节,或者交流了也不需要反馈跟进,所以质疑往往不痛不痒,批注往往可有可无,查找资料更是可有可无的软作业。

那么为了新授而作铺垫的课前预习究竟要预习些什么呢?笔者以为,这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必须是因课型特征而异,考虑到课文在这一单元是首篇还是跟篇的实实在在的“这一个”特有的预习设计,而不是“一刀切”的惯例。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有这样几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本单元的主题是“奇思妙想”,课文的特点类似于科普小品文,但又不是严格意义的小品文。那么怎样布置预习?刚涉足第二单元还没开始学文时,可以下发预习单。

这样的课前预习,不是简单地读读课文,写写生字,学生有“着眼一组课文”的意识,有立足文本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行动,也有简单地总结和归纳一个事例的过程。有了这样由表及里的预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很容易融入文本。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单元的首篇,教学时就要有“类”的思想,要争取做到教完这一课,学生就学会了这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老师可以将这样的方法作为新课预习单,让学生经历大致相同的架构和熟而生巧的多次历练,争取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找到阅读这一类课文的基本方法。

这样做,很好地体现了一类课型的学法示范,学习后面的两篇课文《最佳路径》和《人类的“老师”》时,学生基本可以脱离老师的指导很快学到一定的程度,课堂效率提高了,学习的方法也熟悉了,这大概就是课前预习和利用单元首篇教法实现学法迁移的功能。

两课时中的衔接预习

关键词:有法可依立足文本

一篇课文一般进行两个课时的教学,而课表上一天一般只有一节语文课,也就是说课文的第二课时最快也要在隔天才能进行。而我们的老师对于这个过渡时段的预习类作业则很少思考,充其量只是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查找相关资料,练习默写或背诵之类,显得可有可无。预习真的只在第一课时前需要吗?真的就只是学生个体的事吗?没有针对具体课文量身定做的预习作业,怎么可能对将要进行的课文学习有切实的帮助呢?笔者以为,一、二课时之间的衔接预习作业更应该得到老师的重视和指导。

近期到本地一所较优秀的农村小学进行语文学科的专项调研,满怀期待去听课,一位市语文骨干教师执教的《海伦·凯勒》第二课时却上得不痛不痒。按理说这是一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的课文,海伦与命运的抗争、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应该带给读者不小的震撼。但老师和学生怎么就似乎总在事件的徘徊而走不进人物的内心去呢?课后静思,没有第一课时明确的导学准备,没有课后预习个性化的品读体会,要想在课内瞬间达到阅读的深刻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展示路径明确的学法,实现一二课时的有效衔接,给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帮助呢?课后笔者作了尝试性的思考。

在第一课时整理文脉后,学生们梳理出了课文各自然段的大体内容:遭遇不幸,学习读写算,练习说话,奉献精力才华给残疾人事业。该老师的第一课时就到此戛然而止了,但我们恰恰是不能这么浅尝辄止的,至少还要以其中一个事例为抓手试着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文本是怎样将这些内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境界写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阅读方法的引导,课后的预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课堂教学可以以“三重对话”为主线这样展开。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对于海伦·凯勒遭遇的不幸作者怎么看。

3. 大声读第一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说说对不幸的海伦自己怎么看。

把文中的“她”改成“我”,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深入体会海伦的内心。

4. 默读第一自然段,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你,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5. 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段话,对自己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

三重“怎么看”,表面看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但实质上却有一个立足文本深入浅出的过程。比如第一重:对话作者,其实就是让学生不要空洞地谈感悟,苍白地贴标签,要先立足文本,充分研读文本的语言,从中捕捉关键词句;第二重:对话人物,也是从文本入手,然后简单地对文本进行重构,让自己慢慢融入人物和事件之中;第三重:对话自己,这其实就是我们惯用的“在让你感动的地方做批注,写上自己的体会”,而基于前两重对话之后这里要求学生写,学生因为有了情感体验的基础,写出来的才不再是统一的标签式的答案。

课堂上增加这样一个思路明晰的推进式教学,学生对文本的体悟会更深刻些。但这远不是增加这个环节的关键所在,关键在于这样一来,学生拥有了独立学习课文的拐杖。文中接下来还有几个事例,老师此时就可以放心地把体会感悟的空间交给预习,也采用:一问作者怎么看,二问海伦怎么看,三问你自己怎么看,最后目标指向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海伦”。文中还有其他人物,如沙利文老师,同学,爸妈,都可以加入“××”怎么看。这样的多元对话角度,紧紧贴着文本行走,不断与文本中的人物碰撞,不断追问自己,所有的答案都不是空穴来风,一定要到文本中才能找到依据,或者一定要深入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出体悟,而且问题的设置为思维的过程提供了由浅入深的路线。这样的个性化导学是学生愿意面对的,同时又是高效的,是第二课时教学推进的抓手。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预习指导。

利用第一课时的导学功能,借助课后长时间的内化吸收,用导学作业的形式完成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再利用第二课时的教学,实现反馈、验证和提升,这是课时衔接练习设计的宗旨所在。

语用功能的过渡预习

关键词:整体着眼类比迁移

学课文的目的之一在于将课文的语言内化,学习自我表达。两课时的教学结束后,一般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但怎样借助课文语言的例子功能把习作表达的事做好,很多时候,站在语用角度进行过渡预习并实现读写链接,也是课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什么是语用角度?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多种教育功能中,“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成功从事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条,是语文课程所特有的,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功能。要把语文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就必须把握属于语文的正确的阅读取向。比如阅读其他学科重在“说什么”(即信息内容),阅读语文应重在“怎么说”(言语形式)。怎样把文本的言语形式再转化过渡成学生自己的言语技能呢?教材中课后小练笔的安排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提取、重构,捕捉教材的语用教学价值,使教材内容教学化。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对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小练笔进行了整合梳理,巧妙构筑了语用功能的过渡训练场。比如教材中在课文之后明确要求写的小练笔有5处:第7课《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的“展开想象,说一说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然后写下来”;第9课《词两首》中“从两首词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的“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第14课《学会合作》中的“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第18课《广玉兰》中“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这样的过渡性练笔训练大概可以概括为四类:1. 灵动补白——补出孩子灵动的火花;2. 照样仿写——借他人之长,写自己文章;3. 真情表达——情到深处,写心动的一刹那;4. 想象续写——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后续故事。用好课后练笔这一类资源,把课文中的练笔作为课文学完之后向课堂习作过渡的预习,在课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之间架设起迁移运用的桥梁,让学生在纸笔训练中找到一条新路子,辟出一片新天地,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

上述几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预习设计,都依赖于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所以说,解读教材和备课绝不是一个纯体力劳动,体现了解读教材中的深刻度、思维度和劳动量的结合,是与教学过程中的轻松度成正比例关系的。只有备课前的解读教材深刻了,灵活了,眼中有学生了,才能在教学中一切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预案,也才能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依据课时的特点,站在语用学的高度,因课而异地设计预习练习,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这才是语文学科减负增效的核心所在。

作者简介:江苏省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上一篇:关注文本朗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下一篇:语文教学的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