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钧台窑新发现宋钧举隅

时间:2022-02-13 04:03:37

按语:对钧台“官钧”窑址及其产品的断代,国内外学界多有不同意见。深圳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以有偿捐赠方式接收了约160件钧台窑址流出的“官钧”瓷器标本,包含许多前所未见的器类与器型,有些带有突出的明代特征,据此,他们认为以往定为“官钧”的瓷器实为明初产品,而非传统认为的北宋晚期制品。目前这批标本正在整理出版之中,我刊已约请深圳方面提供“官钧”问题研究新成果。因“官钧”争议尚未最后定论,故本文暂沿用北宋之说。文中刊载的官钧瓷器底足图是难得的鉴定资料。

因大禹治水传说而得名的河南省禹州市,有大禹之子启在建立夏王朝之后大会诸侯的古钧台遗址。北宋时期在古钧台附近兴建起了烧制瓷器的钧台窑。1964年春,在北京举行两会期间,总理向河南代表团发出“发展经济,恢复钧瓷”的号召,原禹县(今禹州市)政府组织人员对全县古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在位于禹州老城东北隅古钧台附近的连堂村发现了钧台窑遗址。1973年3月,为配合郑(郑州)南(南阳)公路与原禹县制药厂的建设,河南省文化局组成了以赵青云为领队的五人发掘小组,对该遗址首次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据新近出版的考古发掘报告可知,该窑址的窑炉按照烧制瓷器种类的不同,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一起,大致可分为钧瓷区、汝瓷区、天目瓷区与白地黑花瓷区四个烧造区域。由此可以看出,整个窑址曾进行过较为严密细致的规划设计,因而布局显得较为合理。这种情况表明,钧台窑可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在瓷器的烧造乃至销售等方面行使着较为系统的管理职能,从而使各窑区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细致的分工协作。通过这次发掘,找到了文献所载钧台窑的位置,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增进了人们对钧台窑和钧瓷的认识,古代钧瓷的神秘面纱初步被撩开。

2004年4月至9月,为配合禹州市“古钩花园”(原禹州制药厂)住宅楼工程建设,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昌市文物工作队与禹州市文管所联合组队第二次对钧台窑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共清理出宋代窑炉4座、墓葬4座、灰坑215个、水井27眼、沟7条、房基8座、路1条、灶2个,计出土陶、瓷、铜、铁、石、骨等各类文物678件。出土物以瓷器为大宗,计有钧瓷、青瓷、黑釉瓷、黄釉瓷、白釉瓷和宋三彩等诸多不同釉色的陶瓷器。器物装饰纹样也十分丰富,计有刻划花、彩绘、白地黑花等,多动物造型。在钧釉瓷花盆的底部,有的还刻有“三”“四”“六”“七”“八”“九”“十”等数字。

通过以上两次发掘可以确知,钧台窑址是一处非常著名的极其重要的综合瓷场,规模宏大,烧造技术精良,品种繁多。不仅烧造钧瓷、汝瓷、影青瓷、黑釉天目瓷等,还有宋三彩、宋加彩、剔花、搅釉、绞胎、珍珠地刻花等陶瓷产品。由于其产品种类繁多,造型端庄朴雅,胎质细腻、坚实致密,叩之其声圆润悦耳、清脆动听,且釉色莹润、色彩缤纷,特别是神奇的“窑变”釉五彩争艳、瑰丽多姿,颇负盛名,故而成为我国北宋时期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窑一起著称于世。

对钧台窑址的第二次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瓷器,其中既有隋唐时期的黄釉瓷器和花瓷,也有宋元时期的钧瓷、青瓷和白地黑花瓷。尤为重要的是发掘出土了一批宋代“窑变”釉的精美瓷器和刻有数字的钧瓷。窑变釉的基本色调是红、蓝、灰白,但通过工匠们在配釉、挂釉和焙烧等方面的工艺创新,窑变釉呈现出多种色彩,有的像玫瑰,有的像深沉的蓝天,有的像秋日淡白的月光,有的像红海棠,有的像鸡血,有的色带呈光芒放射状,有的色带横向或斜向浸漫,如同云雾缭绕峰峦,有的器表有稀疏的开片,颇具奇妙神韵。明代高谦在其所著《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曾对变化多端的钧瓷釉色进行过生动的描述:“钧州窑,有朱砂红、葱翠青(俗名鹦哥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纯少变露者为上品。猪肝色、火里红、青绿错杂若垂涎色,皆上三色之烧不足者,非别有此色。”

在这批窑变釉瓷器中,有呈玫瑰紫色釉的鼓钉洗、钧瓷盘,呈天蓝釉色的钧瓷碗,呈月白色窑变的钧瓷盘托,呈灰白色的青釉碗,以及通体施天青釉的钧瓷花盆、器体内外施豆青釉的盘,还有质朴敦厚的出戟尊和一些底部刻有“三”“五”“八”等数字的瓷器。这些瓷器的出土,为深入研究钧瓷的窑变现象、釉色、光泽、配方、纹样、种类、造型以及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考古学参考资料。尤其是变幻莫测的窑变釉,光彩夺目。光亮莹润,令人叹为观止。以下选择其中10件宋代窑变釉钧台窑瓷器供大家赏析。

1.鼓钉洗 高9.6厘米,口径25.0厘米,内径22.8厘米,底径16.7厘米。敛口,浅腹壁,3个如意足。口沿下和底边上各有两圈弦纹,两圈弦纹之间有鼓钉装饰。器表外部施玫瑰紫釉色,里施天蓝釉,棱边处呈黄褐色,釉质肥厚,起棱处釉色自然垂流。底部涂酱釉,底有支钉痕迹。瓷胎坚固细密,胎色呈灰白色(图1)。

2.出戟尊口 径22.1厘米,腹径14.6厘米,高26.65厘米,底径16.8厘米。仿青铜尊式制作,侈口外撇,束颈,小斜肩,鼓腹,平底,高圈足下口外敞。尊体饰有长方形戟共计12个,分别至于颈、腹和下颈部,计3层,两两对称,上下呼应。通体施丁香紫色釉,底部涂有釉汁,上有一圆孔,并刻有“五”字。胎质坚固,细密,呈灰白色(图2)。

3.钧瓷盘托 高9.6厘米,口径24.5厘米,内径22.8厘米,底径17.6厘米。敞口呈十二瓣葵花形,平沿,深腹壁,矮圈足,圈足上有3个如意头足。月白色窑变,光亮莹润,边棱处呈褐黄色,底部涂有酱色汁。胎质坚固,呈灰白色(图3)。

4.钧瓷花盆 高15.3厘米,口长17.4厘米,口宽15.3厘米,底长11.9厘米,底宽8.9厘米,口沿宽1.5厘米。盆体呈长方形,敞口,平沿,唇边窄,委角,腹壁自上而下斜,4个如意足。通体施天青釉,器底涂以酱釉,有支钉印痕和5个圆孔。器底刻有“八”字。瓷胎坚固细密,胎色呈灰白色(图4)。

5.钧瓷盘 口径15.2厘米,残高3.3厘米,足径8.5厘米,壁厚0.3厘米。侈口,浅腹壁,矮圈足。器内外施豆青釉,圈足内涂酱釉(图5)。

6.钧瓷盘 高4.6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10.3厘米,壁厚0.3厘米。侈口,圆唇,浅腹,矮圈足。器内施天蓝釉,器表施玫瑰紫釉,囤足内涂酱釉。瓷胎坚固细密,胎色呈灰白色(图6)。

7.青釉碗 高7.7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6.5厘米,壁厚0.4厘米。侈口,折腹,圈足。通体施青釉。胎质坚固细密,呈灰白色(图7)。

8.钧瓷盘 高3.7厘米,口径17.3厘米,足径9.2厘米,壁厚0.3厘米。侈口,浅腹,弧壁,圈足。器内外施满釉,器外窑变呈玫瑰紫釉色,器内呈天青釉色,底部涂有酱釉。胎质坚固细密,胎色呈灰白色(图8)。

9.钧瓷碗 高7.3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5.4厘米,壁厚1.5厘米。圆唇,微敛口,弧腹,圈足。通体施釉,釉色天蓝,光莹透亮,有细小开片。瓷胎呈浅灰色,胎质坚硬细密(图9)。

10.钧瓷盆 高15.0厘米,口径41.8厘米,底径24.0厘米,璧厚0.7厘米,口沿宽3.0厘米。方唇,敞口,折沿略向上翘,弧腹,底,圈足。通体施釉,釉呈天蓝色,有开片现象。瓷胎呈灰白色釉,胎质坚固细密(图10)。

绚丽多彩的钧瓷是我国瓷器制造业的又一大发明,它不仅反映出烧瓷工匠们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当时在瓷器烧造方面的科技水平,同时也丰富了瓷器的品种,增添了一抹艳丽斑斓的色彩。

责编 耕 生

上一篇:中国僧人书画艺术及市场行情 下一篇:先生玉器知识问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