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罗源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初探

时间:2022-02-12 06:29:18

环罗源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初探

[摘要]探讨环罗源湾区域人口、食物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口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循环经济汽车产业应用环罗源区域

1资源生态承载力

区域经济发展要考虑一个地区的资源生态承载力。承载力的概念源于生态学,表示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一个聚落能够维持的有机体数量。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提交的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是对全球人口承载容量及相关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次深入探讨。197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始进行发展中国家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资源承载容量的研究,是一项考虑把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引入发展规划的探索性成果。

我国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宋健等探讨了我国达到现代化后食品资源所能承载的最高人口数。其后。有些学者以我国淡水资源为约束条件估算出我国现代化后淡水资源所能养育的最高人口数。1986年9月,中科院综考会选用了不同的数学方法,包括多目标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水土平衡模型等,开展了全国土地资源承载容量初步估算,分析了提高国土资源承载容量的途径和对策。此外,有作者从协调论的角度对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进行考察,认为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所处系统、层次、性质与特点不同,是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土地对发展的支撑能力是无限的,这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会一代一代地不断积淀在特定的土地上。但一些与土地属性密切相关的产业却受到土地的严格限制与约束,它们对特定行业的支撑能力也是有限的。在土地的众多承载能力中,最受关注的是对粮食消费的承载能力。

2环罗源湾区域人口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

2.1人口结构及变化预测

环罗源湾区域的人口基本上属成长型。随着环罗源湾区域的开发、项目引进以及城市化建设将大大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罗源县和连江县的人口将大量向罗源湾沿海地区移动,人口机械增长成为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因。

根据《罗源湾南岸可门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和《罗源湾北岸滨海城市发展与布局规划》,预计2010年至2020年环罗源湾区域人口将大量增加,见表1。

表1环罗源湾区域人口发展预测(单位:万人)

区域 2005 2010 2015 2020

罗源湾北岸 15 18.3 22 30

罗源湾南岸 14 15 20 30

合计 29 33.3 42 60

由于环罗源湾区域确定以发展港口工业和临港工业为主,农业人口将随着港口和工业区的建设和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急速减少,比重逐渐降低,最终在总人口中只占一小部分。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在三个产业间的分布比例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随着工业的发展,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大量减少;而减少的农业劳动力大多转变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到2020年劳动力在三个产业的分布比例将变为:工业>第三产业>农业,且从事工业的劳动力将占总数的绝大部分。

2.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基于2007年TM卫星影像,使用ERDAS软件进行解译,得到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和比例,详见表2。

为了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国土资源部对罗源湾土地综合开发做出批复:位于罗源湾内的国有土地、经整理后除少量用发展高科技农业外,主要用于建设发展用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并落实到具体地块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优化开发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内部结构,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土地产值,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实施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立动态和滚动发展思路,以适应罗源湾经济发展,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相关规划,要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要求,增加建设用地面积,通过占用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来实现。同时也要从严控制总量,一方面挖掘存量潜力,以确保占用耕地指标不突破,实现耕地总量控制指标;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

表22007年环罗源湾土地利用结构

用地类型 面积,hm2 百分比,%

耕地 18903 21.93

园地 243 0.28

林地 36927 42.85

建设用地 6946 8.06

滩涂 1112 1.29

养殖区 7863 9.12

水体 13330 15.47

未利用地 857 0.99

合计 86181 100

3环罗源湾区域主要农产品生产现状及预测

3.1 粮食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不可避免要下降,其随耕地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值与粮食作物复种指数变化而变化。基于2000年~2006 年粮食播种面积年鉴数据,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和GM(1,1) 预测模型,对罗源湾区域未来15 年粮食播种面积数量变化进行了预测,然后求其均值作为预测结果(表3)。

表3环罗源湾区域粮食播种面积预测

模型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一元线性回归

y = -354.63t + 723823 12789.85 11016.7 9243.55 7470.4

GM ( 1,1 ) 模型

y =6.2615×10 32 × e -0. 032966t 12757.73 10819.06 9174.99 7780.75

平均 12773.79 10917.88 9209.27 7625.575

注: y为粮食播种面积(hm2) ; t 为预测年份(a)。

近年来,环罗源湾区域粮食单产一直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但是2005年,台风“龙王”致使福州地区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使规划区域内种植业生产遭受严重影响,主要农产品减产,粮食产量大幅回落。在1999年~2004 年正常年份的粮食单产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GM (1,1) 和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15 年罗源湾区域的粮食单产分别进行了预测(表4)。

表4环罗源湾区域粮食单产预测

模型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一元线性回归

y = 0.02t - 34.484 5.616 5.716 5.816 5.916

GM ( 1,1 ) 模型

y = 5.159×10 -3× e 0. 00349t 5.622 5.721 5.822 5.924

平均 5.619 5.718 5.819 5.920

注: y为预测粮食单产(t/ hm2) ; t为预测年份(a)

粮食生产能力可用下列模型预测:粮食产量= 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由此可以得出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粮食产量分别为71776.12t、62433.86t、53587.34t、45144.06t。

3.2其他农产品

基于2000年~2006 年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的年鉴数据,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和GM(1,1) 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详见表5。

表5环罗源湾区域主要农产品生产现状及预测(单位:t)

食物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蔬菜 83534.86 107008.53 133336.14 163271.94

水果 11095.22 8543.53 6329.39 4369.40

肉类 11774.11 15263.87 19205.74 23727.83

奶类 903.19 1115.40 1416.87 1712.84

禽蛋 3431.83 3540.52 3670.34 3793.81

水产品 646577.14 712749.11 769613.51 829323.49

粮食 71776.12 62433.86 53587.34 45144.06

4环罗源湾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4.1 消费水平预测

决定土地承载力水平的消费标准以食物消费水平为依据。参考“21世纪前期中国食物的结构改革和发展战略分析”,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食物的人均消费量见表6,以此作为环罗源湾区域的人均食物消费水平。

表6环罗源湾区域的人均食物消费水平(单位:kg)

食物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粮食 400 410 420 430

蔬菜 100 100 110 120

水果 38 40 42 45

肉类 30 34 35 35

奶类 12 14 17 20

禽蛋 15 16 17 18

水产品 18 18 20 21

4.2 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根据预测的环罗源湾区域的粮食和其他食物产品生产能力及人均消费水平计算出主要食物产品的承载人口量(表7)。

表7环罗源湾区域主要食物产品的承载人口量(单位:kg;万人)

项目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产量 承载人口 产量 承载人口 产量 承载人口 产量 承载人口

粮食 71776 17.944 62434 15.228 53587 12.759 45144 10.499

蔬菜 83535 83.535 107009 107.009 133336 121.215 163272 136.060

水果 11095 29.198 8544 21.359 6329 15.070 4370 9.710

肉类 11774 39.247 15264 44.894 19206 54.874 23728 67.794

奶类 903 7.527 1115 7.967 1417 8.335 1713 8.564

禽蛋 3432 22.879 3541 22.128 3670 21.590 3794 21.077

水产品 646577 3592.095 712749 3959.717 769614 3848.068 829324 3949.16

总人口 29 33.3 42 60

由表7可见,当前除粮食、禽蛋、奶类外,其他食物产品生产均能满足人口需求。禽蛋生产缺口相对较小,奶类和粮食生产则缺口较大。但因沿海地区的食物结构特点,奶类产品的不足不对人口的食物需求造成限制性影响。蔬菜、肉类、水产品、水果生产均大大超过规划区人口需求,但这些消费并不可能代替粮食消费的主导地位,尤其环罗源湾区域缺乏草场资源,肉、蛋、奶产量的80% 需依靠粮食转化,未来肉、蛋的增产更加重了粮食生产的负荷,所以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仍是土地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文将以粮食消费水平衡量土地生态承载力(表8)。

表82005年~2020年环罗源湾区域土地生态承载力

年份 2005 2010 2015 2020

总人口(万人) 29 33.3 42 60

承载人口(万人) 17.944 15.228 12.759 10.499

超载人口(万人) 11.056 18.072 29.241 49.501

超载率 38.12% 54.27% 69.62% 82.50%

5结论及对策

通过对环罗源湾区域的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来看,环罗源湾区域处于土地长期超负荷的沿海地区,粮食供求的人地矛盾严峻。以目前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趋势预测,在2010年前后土地承载力饱和度将达到154.27%,到2020年时将高达182.50%。因此,对于现有土地资源的保护将显得十分重要。保护土地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入手。

5.1 行政管理措施

规划监督查处制度,凡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尤其对耕地造成破坏又拒不复垦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已构成犯罪的应依法予以追究。

各项建设用地必须按法定权限和程序报批,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未列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以及不符合土地管理法规和建设用地有关规定的建设项目,都不得批准用地。

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前,必须充分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项目实施的详细规划。

5.2 经济措施

规范土地交易市场,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目前,除了重点建设项目、市政工程公共事业建设以外,均要彻底摒弃划拨土地无偿使用的旧观念,把项目用地转换到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上来。

通过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促进土地使用合理流动,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收益的流失及采取征收耕地开发费,土地使用税等多种措施,积累用于开发区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所需的资金。

5.3 技术措施

加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采用定期检查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对土地资源变化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

在环罗源湾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展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专项用地的规模及其合理性。

5.4 保护措施

要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严格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区使用证制度,不断完善管理责任制,同时定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防止借农业用地结构调整随意占用耕地,并注意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土壤污染是土地退化的另一重要因素。土壤污染主要来自工业的三废排放和农药的使用。因此,加强工业污染治理,防止工厂废水污染农田是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对策。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尤其应引起关注,在农业生产基地附近布置工厂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凡(下转第13页)

含有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废水不能直接灌溉农田;不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以控制和保护土地不受污染。

参考文献:

[1] 谢红彬.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容量问题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4(1):79-84.

[2] 朱宝树.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域匹配模式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1993,(6):8-13.

[3] 李金海.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76-78.

[4] 李猛.人口承载容量研究的回顾[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4):47-49.

[5] 周镇馀.土地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J].自然资源,1992,(2):56-62.

[6] 牛文元,刘毅,李喜先等.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 谢高地,成升魁等.中国自然资源消耗与国家资源安全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56(3):22-26.

上一篇:浅谈职校学生的礼仪教学 下一篇:环境监测质量信息监控管理系统在标准管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