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02-12 04:50:11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保证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对确保主体工程的质量以及降低维修率和返工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二次结构指的是在框架、剪力墙、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砌体,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前需要完成的部分称为二次结构。 二次结构的工序进行时间是在一次结构(指主体结构的承重构件部分)施工完毕以后才施工的,是相对于承重结构而言的,为非承重结构,维护结构,比如构造柱、圈梁、止水反梁、女儿墙等等。保证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对确保主体工程的质量以及降低维修率和返工率都十分重要。

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材料的控制

1、砂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施工时应按照实验室出的设计配合计算出施工配合比,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合,为了正确计量配合比,应准备一台磅秤。

2、填充墙体材料的选用见下表:

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到现场后要检查其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出厂生产日期,并要对软化系数、尺寸偏差、抗压强度加以抽样复试,取样以一厂家同等级、同规格、同品种的砌块1万块为一个检验批次,不够1万块的也作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取样9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产品龄期不要小于28d。

二、构造柱、圈梁、过梁施工要点:

(一)钢筋工程。在绑扎梁板钢筋时应插放构造柱钢筋,并保证纵筋搭接长度,如漏插,必须先植构造柱钢筋再砌筑填充墙,植筋植入墙体15d。受力钢筋接长采用绑扎搭接,采用HRB400级钢筋,搭接长度为1.2×46d,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在绑扎接头区段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20mm,并不得小于15mm。

(二)模板工程。构造柱、圈梁、过梁模板宜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主龙骨采用40*80mm木方,构造柱采用双钢管加固,钢管间距400-500mm,在墙体隔断一面采用φ14对拉螺栓穿过墙体灰缝拉结固定。圈梁、过梁模板上口采用定型倒U口支架(步步紧)加固。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模板与墙体接缝处采用海绵条贴紧,支撑牢固,防止模板缝漏浆。

在逐层安装模板之前,必须根据构造柱轴线校正竖向钢筋位置和垂直度。箍筋间距应准确,并分别与构造柱的竖筋和圈梁的纵筋相垂直,绑扎牢靠。 支模时还应注意在构造柱的底部(圈梁面上)应留出2皮砖高的孔洞,以便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后封闭。

(三)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马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砂浆(混凝土)残块、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以50~70mm为宜,以保证浇筑密实,亦可根据施工条件,气温高低,在保证浇捣密实情况下加以调整。 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可以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捣密实时,也可每一楼层一次浇筑。新老混凝土接槎处,须先用水冲洗、湿润,再铺10~2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三、砌筑工程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1、砌筑前,检查拉结筋设置(拉结筋2Φ6,沿墙面高度方向的间距为500mm~600mm,并符合整砖模数),拉结筋植筋深度为12d,伸出柱面长度为600并通过拉拔实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加气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加气砌块上下皮错缝间距离小于150mm时,应在水平灰缝设置2Φ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长度大于50cm,要求拉结筋两头180度弯钩。

3、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加气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为15mm 和20mm,水平灰缝顺直度按10米拉线不得超过10mm。

砂浆的饱满度不得小于80%。

4、砌筑工程中,应经常检查墙体的垂直平整度,并应在砂浆初凝前进行修正。

5、与圈、过梁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墙柱,应植筋植入深度为不小于12d,伸出墙柱外不小于600,后与圈、过梁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5d。

隔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有拉结,或设置构造柱使墙长不超过5米;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设置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墙体半高或门窗顶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6、圈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要进行振捣密实。

7、马牙槎设置要按照先退后进的原则,马牙槎留置长度为6cm,突出马牙槎之间净距离为200mm。、

8、墙体转角处和丁字墙交接处要留置构造柱。

9、砂浆配合比按设计要求配置,砂浆王的用量按说明书使用,超量使用进行处罚。

加气混凝土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10 用尺检查

垂直度 小于或等于3m 5 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

大于3m 10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 用尺检查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四、抹灰工程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1、基层处理好,清理干净,并浇水湿透;

2、灰饼做完后要进行检查垂直平整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脚手架孔和其他预留洞口边及不用的洞,在抹灰前填实抹平;

4、凹陷处应分层抹灰赶平;

5、不同基层材料交接处,须挂玻纤布,与各基层至少搭接150mm;

6、配制砂浆一定要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及砂浆的稠度。

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普通抹灰 高级抹灰

1 立面垂直度 4 3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4 3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3 阴阳角方正 4 3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4 分格条(缝)直线度 4 3 拉5m线,不足5m 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5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4 3 拉5m线,不足5m 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五、质量验收要求

(一)主控项目验收标准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验办法:检查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沙浆试验报告。

(二)一般控制项目验收标准

1、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砌体灰缝应为8~12mm。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3、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

4、腰梁、构造柱及拉结筋的位置、锚固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填写工序报验单,并进行隐蔽验收。

5、工程资料的核查。检查预拌砂浆和砌块的复验报告和合格证;检查砂浆强度试块强度检验报告;检查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检查工序的报验单;检查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的验收记录。

6、观感质量的检查。

(1)墙面干净整洁,灰缝横平竖直、厚度均匀。

(2)墙面上下错缝,转角和T型接头处搭砌方法正确。

(3)砌块模数排版、组砌得当。

(4)墙体顶部与梁底、板底细石混凝土塞方密实无裂纹。

六、质量通病的分析与控制

(一)砌体开裂:原因是砌块(烧结空心砖除外)龄期不足28天,使用了断裂的砌块,与其他块材混砌,砂浆不饱满等。

(二)填充墙与梁、板底交接处易出现水平裂缝:原因是未按要求间隔14d补砌,未按要求补砌挤紧。

(三)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板网(网眼尺寸不小于10mm×10mm)抹灰或耐碱玻纤网格布聚合砂浆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层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中掺入抗裂纤维。

(四) 墙体顶面不平直:砌到顶部时不好使线,墙体容易里出外进,应在梁底或板底弹出墙边线,认真按线砌筑,以保证墙体顶部平直通顺。

(五)墙体剔凿:预留孔洞、预埋件应砌筑时预留、预埋。防止事后剔凿,以免影响质量。

(六)拉结筋不合砖皮数:混凝土墙、柱内预埋拉结筋经常不能与砖皮数吻合,应预先计算砖皮数模数、位置,标高控制准确,不应将拉结筋弯折使用。

(七)预埋在墙、柱内的拉结筋任意弯折、切断:应注意保护,不允许任意弯折或切断。

(八)墙体拉结筋: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九)过梁的安装:安装过梁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0mm时,要用C20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十)构造柱做法: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十一)管线槽留置时可采用弹线定位后,对管槽用开槽机开槽,不得采用斩砖留槽,不得在墙体上开水平洞槽,宽度超过30c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搁置预制过梁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座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座浆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

七、结语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质量的控制,要先保证材料的质量,然后在施工中进行质量的控制,并要做好工程的监督、检查、验收, 从而做好二次结构砌体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庆涛,王晶.二次结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2]丁志刚.基于建筑施工二次结构中质量问题探索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9).

[3]尤淑娟.浅谈二次结构施工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

上一篇:P2P 流媒体系统设计研究 下一篇:火力发电机组真空系统的优化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