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时间:2022-02-12 03:51:11

探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国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更是越来越重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完善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充分运用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本文提出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 -0246-01

随着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发展, 国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更是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此基础之上也跟随人们的要求不断地规范化、系统化。 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效与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及环境的成效利益; 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另外,对于不符和工程质量标准的建筑, 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并控制, 以保证能够如期的进行施工。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从总体来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并不很高。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第一是工程技术环境,比如说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天气气象等;其次是工程管理环境,比如说工程质量保障机制,质量管理制度;再者就是劳动环境,比如说劳动工具、工作面、劳动组织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而言具有繁复多样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我们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及周边环境的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关于建筑住房质量事故的赔偿标准及索赔程序、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仲裁机构及仲裁程序等,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没有建筑工程质量的法制管理,尚未形成经常性的社会监督机制。造成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质量法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2、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督查处不严。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多头分包,有的过分压低造价,有的购买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设备,并执意让施工单位使用,有的施工单位层层转包工程;

3、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放松管理,甚至偷工减料;

4、不少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进入工地。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一模式,同时也给建筑市场带来了混乱。个别商家为谋取利润,经销伪劣产品,提供假出厂合格证,弄虚作假,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因此,必须把好建筑材料的检验关和试验关,钢材、水泥、水电设备等主要材料和试件,不能满足于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技术资料。

5、质量监督检查不严,有的监督站或监理公司人员素质不高;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增强建筑工程质量意识

提高人员素质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倒塌事故及工程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与我们的质量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目前,由于设计市场、施工市场、建材市场的庞大且经营行为不规范,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因此,只求利润,缺乏质量意识的现象日趋明显。要振兴建筑业,必须提高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认证的专门部门,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新的形势下,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建设监理制

工程质量政府监督行使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拥有政府给予的技术管理的职权。其职能可对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质量行为的管理。应该说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还是质量监督人员有相当的权力。目前,我国对政府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规范还是空白,质量监督人员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权力失去制约,必将导致不正之风或腐败行为。因此制约是必要的。监理制的推行,为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监理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化力量,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管理、协调,成为联系和制衡建设、设计、施工三方的重要力量,在很大程度强化了我国的质量控制工作。避免过分压低监理费,实行优质优价,压价竞争必然产生一系列的负效应。

3、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管理

3.1 抓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施工建设的分部、分项工程在质量监理、监督、监控过程中,应把它当做工程的首要环节来抓,因为它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相关设备设施以及交叉施工中的成品、半成品,都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工作的重心就应当放在抓规范、规程,按责任落实施工工序,对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改正、改进,以确保未来的的工程质量隐患降至最低;同时,在施工的每一项工艺流程,都要进行划分,确保具体分项工程的内容,每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经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另外工程质量的验收,应结合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完工,做到各个建设单位质量控制,严格把关。每个分项工程的完工、竣工,都要予以验收,待到最后整体验收建筑产品时,以求整体把握建筑质量问题,也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转入使用或者投产打出提前量。

3.2 抓好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的设立原则,要根据质量特征的影响大小、安全程度、以及质量控制的实施难度而定。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是保证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原材料、相应零部件、各分项与分部工程的具体施工活动。施工中务必要结合已经复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以及相应技术文件,去按照国家现阶段的工程项目相关施工作业设计规范去开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与现实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结构、技术等方面上的矛盾时,未经批准、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图纸设计。要经过工程建筑现行的“三检”制度以及审批后,才能进行整改,并在具体的关键工序、关键工程的结构部位处设立监理旁站等。另外,要及时地收集与整理技术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签证所需的验收资料、根据等。

3.3、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和监理的作用?

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人才培养,以适应当今建筑工程行业不发展的趋势,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工程质量牵扯到多种因素,监理工程师应当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保障工程质量。对人, 要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对材料,要把好检查验收这一关,保证正确合理使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并检查确认,督促做好收、发、储、运等技术管理工作。对机械,要根据工艺和技术要求,确认是否选用了合适的机械设备,是否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对方法, 在确认可行的基础上确定应采用的优化方案、设计和措施。对环境,要通过指导、督促、检查建立良好的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以确保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良好条件。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还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关制度的推行,必将进一步增强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意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人员, 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总结经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牢记验评分离, 注重验收, 强化手段, 过程控制, 熟练运用建筑法、质量管理条理、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为提高工程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田熹.浅谈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06(4).

[2] 梁伟民.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广东科技.2007(11).

[3] 陈军.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4).

上一篇:分析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策略 下一篇:加强油田矿区服务单位财务成本控制与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