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之间相处有学问

时间:2022-02-11 11:30:43

家人之间相处有学问

作家钱钟书在其小说《围城》中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现实中,很多人都认为,家庭生活就像一座围城,每天过着上班、吃饭、睡觉的平淡而程序化的日子,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然而,生活原本就是平凡多于辉煌,对于凡尘中的世人而言,建立一个家庭不容易,我们要善待它、呵护它,与家人相处时,除了真情付出,更应懂得其中的学问。

人生在世,没有谁是独立的个体,想要成就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离不开亲朋好友的支持,特别是家人的关爱更是不可缺少。与家人愉快相处,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方法吧。

夫妻关系:多一份沟通 多一份宽容

婚姻的成功与否,其实暗含着很多原因,需要双方的付出,我们要有沟通的能力、理解和宽容的能力。付出才能得到回报,理解和宽容才能营造爱情继续生长的环境。

要想避免摩擦,就要学会少点争吵,多点沟通。在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避免过激的言语和举动,试着把问题冷处理,等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慢慢沟通。此外,家中诸事多商量,不要擅自做主。不管多大的事,和对方商量后再决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增加他(她)对这个家的责任感。

夫妻双方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彼此应理解和宽容。每个人身上都带有原生家庭的影子,当两个不同家庭成长起来的人走到一起,组建新的家庭,必定会经历磨合期。这个磨合期也许短短几年,也许长达一辈子。因此,夫妻之间,理解和宽容尤为重要。

互相留有弹性的空间。在婚姻生活中,不少人总想把自己的爱全部奉献给对方,但这种奉献有时会变成毫无芥蒂的管束,使爱人在过度的被关心中饱受煎熬。良性的婚姻是一种人性的互助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要忌有“争做家庭老大”的不良心态。

婚姻中的男女也应该是独立的个体,在感性的爱情里,不要忘记留存一点理性的生活空间。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定的“私人领域”,拥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事业,不应因过分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

婆媳关系:化解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

婆媳矛盾自古有之,曾被形象地称为“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在婆婆眼里,无论怎样完美的女人,可能都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这难免让儿媳忿忿不平。其实,当代社会中,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无外乎以下几个焦点。

焦点一:对同一个人的争夺战。观念传统的婆婆往往以丈夫和儿子为人生重心,新时代中成长的儿媳则多半自主意识较强,这让婆婆认为儿媳没有家庭观念,不够重视自己的儿子。而儿媳与儿子之间不太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又会让婆婆感到不习惯。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婆媳双方把同一个人当成争夺的对象,缓解这一矛盾的关键,一方面需要婆媳双方彼此宽容、和谐共存,另一方面也需要夹在中间的儿子/丈夫承担起化解婆媳误会或矛盾的任务。

焦点二:角色混淆。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从而认为婆媳就是婆媳,永远不会像母女之间那样全心全意。此时,建议儿媳多做一些让步,不妨从丈夫处了解婆婆的喜好,逢年过节多拜访几次,多孝顺一些礼物。人是有感情的,只要坚持不懈,婆媳间也可以“日久生情”。

焦点三:下一代的教育。“隔代亲”让婆婆们对孙辈的宠爱往往多于管教,而这常常与儿媳们的教育模式大相径庭。为了孩子将来更好的发展,大多数儿媳会让其从小就学习各种技能。当婆媳出现教育方法上的分歧时,儿媳应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以委婉的方式对婆婆做出解释,让丈夫出马也是不错的办法。

焦点四:消费观念。新时代的女性个性独立,消费意识强。婆婆们固守的俭省观念与儿媳的消费方式之间,时而会摩擦得“火花四溅”。其实,只要小夫妻经济独立,婆婆应尽可能理解儿媳,毕竟时代在发展,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亲子关系:因材施教 营造积极的家庭环境

亲子关系是永久的,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影响其与孩子的沟通。拔苗助长的结果势必都是适得其反,父母应把孩子真正放在相应的年龄群体上,去认知他(她)的行为表现。不要过于与别人的孩子对比,重要的是指导孩子从自己的起点,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此外,对比的结果往往使家长首先产生挫折、焦虑感,从而使其在与子女的沟通过程中,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Y果难免陷入僵局之中。

父母的自我状况会影响孩子。自我状况包括情绪状态、身体健康状况、自我价值、成长环境等。如果把一个人的自我状况比作一只坛子,那么你的“坛子”里装的是什么,会影响你的孩子。尤其要留意,当情绪不好或身体疲惫时,你会无意间放大孩子的过错。所以,随时注意清理自己“坛子”里的废弃物,是促成亲子之间良好沟通的前提。

不要让孩子生活在敌意的家庭。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决定孩子幸福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不是父母给幼年的孩子灌输多少知识,而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爱,让他(她)在幸福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会让孩子耳濡目染,然后复制成自己的一部分。家是孩子享受爱的幸福港湾,有利于他(她)建立安全感。家庭的亲密关系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土壤,这土壤的营养,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幸福。

尊重孩子个体发展,因材施教。作为父母,我们选择了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学会如何去爱他(她),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双方出现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加强有效沟通与探讨,心平气和地分析: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方式:孩子个体不同,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孩子个体发展与选择才能因材施教,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不符合父母心意的时候,请父母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会有一个正面的动机,作为父母只有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精神需求,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爱孩子并不是以你为孩子付出多少、牺牲多少、操了多少的心为基数的,而是以你的孩子感受到了多少爱为原则的。爱孩子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冷漠、没有硝烟,不要给孩子创造充满敌意的家庭。

家庭建设不是小事,对于“如何与家人相处”的问题,应积极而艺术地对待。毕竟生活不易,我们需且行且珍惜。

上一篇:现代人遭遇高科技依赖症 下一篇:对于中国新汽车品牌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