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时间:2022-02-11 08:15:24

摘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孔子教导世人为人为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先后轻重,步骤分明。孔子提出首先要解决立志的问题,其次便要修己;最后道行,德彰,仁成之后,方可游于艺。

关键词:道 德 仁 艺

一、志于道——因道而立

“志于道”是孔子对于人生提出的一个要求,中国传统的思想重视立志,认为立志是做人的第一步。

孔子说的是志于“道”,即首先要立志于懂得做人的道理,确立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堂堂正正的做人。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讲的追求成圣成贤。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是极言闻道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懂得做人之道,人生就有了意义,可以不枉此生;反之,如果浑浑噩噩,不知为人之道,寿命再长也只是行尸走肉;专业技能再高也可能危害人类,遗臭万年。从这个意义上讲,懂得做人之道,不再糊里糊涂,生命有了意义,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那何谓孔大圣人之“道”呢?概而言之,这个“道”包括修身冶性的君子之道和为政治国的先王之道。

(一)“道”的个人观——修己

《论语·公治长》中说君子之道则有四:“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首先要加强个人内心品德修养,行为态度要谦逊,事奉君长要诚敬;一旦干政,要恩抚百姓,使民适宜,不劳民伤财。追求、实行孔子之“道”首先要从自我做起,这就涉及到“道”的个人观,这是一个“修己”的过程,有着强烈的人格感召力,主要由以下几种必不可少的道德修养作为要素。

1.安贫。孔子主张安贫乐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孔子并非排斥富贵,而是强烈反对抛弃“道”的原则去贪求富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颜渊是孔子弟子中最能安于贫贱的一位,孔子这样评价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2.忧患。忧患在孔子看来是进步的原动力。“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在求道过程中,正是内心的忧患意识使他们谨慎进取、精益求精,同时显示出“道”的吸引力。孔子曾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其弟子曾子也引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泰伯》)这种高度警醒、始终向前的心态描绘出在求道过程中忧患意识存在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存养大道,唯进步不止步。

3.恭敬。恭敬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颜渊》)、“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学而》)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学,内心有“敬”,才会显得厚重、威严,才会有所成就,恭敬是忠信之“道”的外化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恭敬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体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如此,就会避免刻薄轻浮的举动,以成就孔子之“道”;恭敬又是一种安身立命之“道”,“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孔子的回答说明无论身居何地,内敬外恭的态度会体现一种尊重他人的胸襟,是行道的必要因素。

4.宽容。宽容在较深层次上表达了孔子之“道”的内涵。“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之心源于宽容而舒展泰然,和“小人”之心形成鲜明对比;“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被人了解,只有德行高尚的君子才能真正做到不怨恨、不烦扰,将宽容之心流露;“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恕”是宽容最好的代名词,如果每个人都“终身行之”,那将会出现孔子所渴望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5.质朴。质朴在孔子看来是求“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美德。“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具备这四种品格的人接近于仁德,孔子之“道”依于“仁”,所以“木、讷”即质朴是品德优秀的人应备的涵养之一。语言的质朴不会影响行“道”,花言巧语反而会遮盖“道”的内涵。《论语》中的行道之人因质朴而显其脱俗内涵,这既是对孔子之“道”自然回归,又是一种高贵品质。

(二)“道”的社会观——安人

在“修己”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只有把个人价值定位在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时,才称得上是行“道”,才符合“道”的本来面目,这就过渡到孔子之“道”的社会观,重点表现为:爱护百姓,反对侵略战争。一方面,孔子一生主张积极入世、治世,为“道”坚守不移。“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病诸?’”(《宪问》)君子努力修养品性,最终目的并非限于做好本职工作、讨上司欢心,而是落脚在最普通的广大老百姓身上,使百姓安好。另一方面,为人君者要体恤人民,爱民如子,“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让百姓物用不尽,使城邦国富民强。

二、据于德,依于仁——以仁、德为旨

(一)据于德

“据于德”就是要以德为依据。孔子提出了明确的道德要求,鼓励统治者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在此,孔子重点强调了道德的感化作用,渴望统治者能够以身作则,成为民众效法的对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文德”恰恰体现了孔子之道的价值和吸引力,内在的道德取向能使“远人”安定下来。孔子一贯主张通过道德和礼乐教化的途径向理想的和谐社会迈进,有着积极的社会价值。“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事上尽忠,与人讲信,接物循义,这就是崇尚道德。

(二)依于仁

“依于仁”就是要以仁为旨归。“仁”就是在内心修养上自律,对己严,对人宽;接人待物上严肃、恭敬;生活简朴,纳于言而敏于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克己复礼”即求“仁”,是孔子人道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上一篇:解密:从联大学子到飞虎英雄 下一篇:浅谈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意义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