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激励是班主任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前提

时间:2022-02-11 07:43:39

尊重与激励是班主任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前提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尊重并激励学生的。专家认为,在尊重的前提下给予有效激励,在尊重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才能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高效。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构建与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的情感渠道,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愉悦感、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激励学生发挥潜能和才智,实现自律自育。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最起码的情感。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尊重学生的理念融入班级管理。

第一,经常进行师生换位体验。

教师与学生角色不同,使其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体验、思考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处理班级事务,怎样看待学生。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班主任语言亲切,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利于开展管理工作。如在布置工作任务或总结情况时,说“我们、我们班”,学生会感觉到班主任和他们是同一阵线的;在说明活动原因、目的时用“根据、考虑”,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客观,感到那是自己应该做的;教师叫学生时,只叫名,不叫姓,学生会觉得班主任与自己平起平坐;在安排学生做事前说“请、能否”,做完后说“谢谢、辛苦了”,学生更会倍感亲切。班主任如能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严格遵守班规班纪,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更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用爱心赢得学生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是班主任爱心的表达,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平等商量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以此打开学生的心理之门,增进情感交流,促进班级工作。

第二,善于运用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最能体现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尤其体现在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上。谈话的目的,是让学生信服,进而自主进步。因此,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宜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宜采用渐进式批评;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较突出的学生,宜采用能动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换话题,缓和气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应沉着冷静,分析缘由,全面考虑,恰当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技巧,恰当处理。通过给学生传小纸条、进行周记对话等书面形式,悄悄地批评教育学生;面对学生家长,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轻轻带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紧接着与家长一同商讨教育方案。这样做既不损家长的面子,也调动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认为老师够朋友,心甘情愿地听从老师的教导,师生相处变得水融般亲密。

第三,充分尊重学生权益。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广泛听取学生并及时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当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样可以使管理学生的方式从“控制型”转向“参与型”。如让学生参与制订班级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及规章制度,由班干部带头与其他同学共同商议拟定了《班级公约》,使规章制度具有群众性,形成共识而共同遵守。

要把班干部、三好生、品德优秀生的选举权下放给全体学生。在选举的时候,学生庄严地举起右手或交上选票之前,他不能不严肃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优秀学生?班上哪些同学才真正值得我敬佩?……教师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思维过程,便是给了学生一次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正是在这一次次比较、辨别、判断中逐步形成的。表面上看,教师对学生的选举“放任自流”,而实际上教师已通过平时的教育引导,不露痕迹地决定了学生们的正确选择,教育者的理智与艺术正在于此。对班干部、三好生的选举,决不仅仅是让少数学生感到一种荣誉,而是让每一位投票者感到自己对集体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到作为集体主人翁的神圣与自豪!这样,学生就会更好地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仅仅尊重是不够的,还要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因为只有激励,才会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记得班里有位学生,学习很认真,但是数学、物理总是不尽人意,自己很气馁;再加上从小失去了母亲,在同学面前又很自卑,总觉得低人一等,所以性格很内向。面对这种情况,我曾多次找她谈心,尽量开导她,让她乐观地面对生活。每当她考试时进步了一点点,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她进行表扬,以此激发她的自信心。由于她性格内向,有时她会写一信与我沟通。我就写一些鼓励的话来激励她,与她互动交流。一年多,这位女生变得开朗了很多,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到了八十多分,数学考了七十多分,获得了三等奖。她在信中写到:感谢老师的鼓励,让我找到了自信的源泉……看到这里我笑了,笑的无比的自豪。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只要时时尊重学生,适时激励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就能做好班级工作,达到“管理育人”的教育目的。

上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教法和学法的转变 下一篇: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的语境与语篇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