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步踩在节拍上

时间:2022-02-10 10:56:16

【摘要】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

一、探 问

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新知识或方法时,教学时我们应放慢速度,在教学难点处以探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学:一桶油连桶重650千克,将桶内的油倒掉一半后,连桶还重250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不少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题目时候非常的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此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桶油(连桶)从开始的650千克到后来的250千克,少了400千克,为什么会少呢?这400千克是什么的重量呢?这个问题学生是能够解决的,然后学生发现400千克就是一半油的重量,此题迎刃而解.

二、追 问

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顺利地进行一些数学活动. 表面上学生依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会了新知识,教师也很满足这种“无疑”的状态,很快进入下一个预设的环节.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及时进行追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一课,绝大部分教师在学生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拼成长方形后,就立即引导学生比较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圆柱的侧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进而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而我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一课时,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后,进行追问:(1)为什么沿着圆柱的高剪呢?(2)剪成的都是长方形吗?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在比画,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交流. 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无疑”,但操作后的追问,显得很有意义.

三、导 问

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怕学生出错,总喜欢暗示学生. 这样做,恰恰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完成,发现问题后再进行导问. 例如,在解决“中国代表团在第23~28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统计如下表,相邻的两届奥运会金牌数最大增幅是百分之几?”的问题时,一般学生都这样解答:26届到27届是(28 - 16) ÷ 16 = 75%. 而一名学生认为,应该是24届到25届(16-5) ÷ 5 = 220%. 此时,我及时问:“他说得有道理吗?请大家开动脑筋发表意见. ”经过摆事实、讲道理,统一了认识:虽然26届到27届相差12枚,确实是最大的,但是比较增幅是百分之几,不能只看相差数,而要与原来的基数去进行比较,使同学们明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四、引 问

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的地方,往往是教学重点所在之处.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铺垫性、辅的引问,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将难点化整为零. 如我引导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学校把270 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等于中层的■,等于下层的■,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维发生了障碍,这时我进行引问:“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2份,中层有3份,下层有 4份,所以一共有9份,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也就是270本的■.

五、点 问

数学学习内容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如:在学习“平均数”时,我设置了这样一问题:“学生去离学校6千米的野外春游,行走了30分钟,休息20分钟,又继续行走了30分钟,才到达目的地. 同学们行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问:“老师,‘休息20分钟’要不要算?”我笑着说 :“你们说呢?”同学们争论不休. 于是,我适时点问:“请对照我们讨论的数量关系‘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思考一下.”经过互动交流,从而解决了问题.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如果提问能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 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研读教材,敏锐捕捉学情,才能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正所谓舞步踩在了节拍上.

【参考文献】

[1]周良顺,韩杰.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山东教育,2000(28).

[2]陈京山.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上一篇:刍议“做数学” 下一篇:在问题意识培养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