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河南省农业发展的区域格局

时间:2022-02-10 06:57:47

略论河南省农业发展的区域格局

内容提要: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南作为我国悠久而传统的农业大省,始终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新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河南要构建多元农业发展格局,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特色产业;农业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86-04

农业,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南是我国悠久而传统的农业大省,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之一。河南省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肉蛋奶菜产量和特色农业发展,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家已将河南列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支持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国家还会对河南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河南省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搞好粮食核心区建设

河南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主体范围,确定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的95个县(市、区),控制着全省耕地面积的83.5%、基本农田面积的85%,其中国家认定的粮食生产大县70个。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多年的努力,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的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规划到2020年,通过对现有高产田进一步巩固提高,使粮食亩产平均提高到2100斤水平,吨粮田面积由现在的近1000万亩扩大到2500万亩;对3200万亩中产田实施高标准开发,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800斤以上;对1800万亩低产田实施综合改造,使其粮食亩产提高到1600斤以上。到2020年,在各种生产要素具备、没有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前提下,确保全省粮食净增260亿斤,总产量达到1300亿斤,调出原粮和粮食加工制成品550亿斤以上。其中,黄淮海平原区增产203亿斤;山前平原区增产19亿斤;南阳盆地增产38亿斤。这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也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消费和食品工业大省发展的实际需要。

进行粮食核心区建设,实现河南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或新增300亿斤的目标,主要潜力在于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多年来,受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等影响,加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等,耕地资源在逐年减少。在耕地资源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突出抓好中低产田改造,不仅是缓解人地矛盾、长期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和农业生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高产田促进粮食大量增产是不现实的,而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却是可行的。目前,河南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中低产田亩产率很低、单产又很不稳定,这表明中低产田改造的潜力很大、粮食增产的潜力很大。从实践来看,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可平均增产150~200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在高产稳产田增产潜力已得到比较充分发挥的背景下,中低产田改造责无旁贷地成为粮食稳定增产的主力。因此,必须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为抓手,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其一,健全稳定增加中低产田改造投入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比重。针对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要求,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总体目标,大幅度增加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在中低产田改造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二要激励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耕地永久使用权和一切应有的务农权益;三要开投资渠道。中低产田改造完全依靠财政投资和农民投入并不现实,应积极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争取银行贷款和国际援助、鼓励工商资本投入等多种措施,增加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渠道。

其二,加快科技进步和水利建设,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要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持政策。把“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作为粮食稳定增产的重点,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大力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二要强化项目支撑。搞好规划,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推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快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要水源工程建设;三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持续增加耕地投入创造条件。

其三,将中低产田改造放在统筹农村发展大视野中。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一要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积极将适宜于建设基本农田的废弃地、废弃路、旧村等土地整理项目,纳入中低产田改造范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要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和着力点,综合运用基建、生物和科技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三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积极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选择在面积集中连片的区域,选择在远离工业集聚区、干线公路和村镇建设规划等需要占用耕地的地方,将其打造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农田。

其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工程监督管理。一要开发保护并重。提高农业生态承载能力,稳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不过度开发。积极进行生态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减少风沙、酸雨、干热风等不利影响,减轻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提高土壤的蓄墒能力;二要防治并重。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以改善流域生态质量为重点,进行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强灾害性天气和地质的监测预警,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和污染危害;三要建管并重。强化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监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管理。对项目区内的井渠、管网、树木及浇灌设施,通过明晰产权、市场化运作等使之受益并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养护,确保

农业投资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其五,创新体制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安全和高效。在规划环节,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统领,根据区域主导功能定位,科学制定区域中低产田改造规划,统一组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在保障环节,完善粮食核心区政绩评价机制。实行产粮大县地位动态淘汰。加强粮食增产激励,实施“稳定基数、奖励增量”的政策。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中低产田改造。创新农田设施产权管理机制,提高农民对农业设施管护的积极性。在协调环节,协调好有关部门和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建立专业中低产田改造机构,高效率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加大监督检查和奖优罚劣力度,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和高效使用。

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市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农产品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南北气候交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使得河南宜农生物物种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河南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独特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厚重的农业历史文化也是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注重发挥农业的区域优势,使特色农业不断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已初步形成,这为河南新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初步形成了豫北、豫西北地区土壤质地偏粘、肥力水平较高、小麦生育期特别是抽穗后降雨量偏少、光照相对充足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豫南淮河沿岸中低产沙土地和稻茬土区的弱筋小麦种植区;豫中、豫东和豫西南以中筋小麦为主、兼种强筋小麦的种植区。

二是形成了不同的玉米优势产区。饲用玉米优势区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青贮玉米作为养牛、养羊的青饲料,重点布局在养牛、养羊集中的地区。工业加工玉米优势区,包括高淀粉、高油玉米等,重点布局在淀粉、味精、酒精等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市。食品加工玉米优势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周围。

三是基本形成了豫东、南阳盆地和豫北三大棉区,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总种植面积的68%、19%和11%。

四是形成了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黄河故道两个苹果优势产区。两大苹果产区的果园面积合计达92.69千公顷,占全省苹果果园面积164.45千公顷的56.4%。

五是肉牛和肉羊带已经大致形成。商丘、南阳、周口、驻马店、平顶山、许昌、洛阳、三门峡8市所属的32个县为河南省牛肉主要生产基地:郑州、开封、商丘、周口、南阳、驻马店、许昌、安阳、鹤壁、新乡、焦作、三门峡、济源等14个地市所属的34个县(市)为河南省肉羊的优势产区。

同时,河南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基地。目前,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581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等。重点发展了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毛尖、西峡猕猴桃、山茱萸、中牟大蒜、泌阳蘑菇、鹤壁肉鸡、龙云蔬菜、原阳大米、新乡强筋小麦、漯河生猪、焦作四大怀药、平舆白芝麻、鄢陵花卉等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

河南还初步形成了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业品牌,这些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企业品牌方面,如,漯河龙云集团通过对无公害农业生产的严格标准化管理,打响了“龙云无公害蔬菜”的品牌;信阳市依靠“信阳毛尖”的知名原产地品牌优势,催生出“文新”、“五云”、“新霖”等知名企业品牌;卢氏“山特牌”绿壳蛋等知名产品。在原产地品牌方面如,河南的一些著名传统特色农产品如洛阳牡丹、新乡金银花等,已取得了原产地标记;方城县的“方娇”牌小辣椒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其品质超过国家一级标准;固始的“固始鸡”、“固始鸡蛋”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原产地标记认证。

虽然河南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如农民的教育水平偏低,农户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由于这些制约因素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河南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色农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短而单一;名牌产品少,对原产地品牌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管理粗放,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有待完善;地区农业的主导行业和主导特色产品不够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有待调整等。

当前,河南正处在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步伐发展,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大跨越,这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河南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可表述为:以服务农户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的分工、市场化和产业集群化为主要手段,进一步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促进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开发进程,在纵向、横向上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一批驰名中外的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增强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统一要求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由于各地在区位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在“新、特、优”上下工夫,增强特色农业发展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特点,明确产业定位、布局定位和功能定位,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制定实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工作安排上,各地要各有侧重,从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人手,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要长短兼顾、远近结合,既要打攻坚战,着力解决当前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又要打持久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根本性转变创造条件。

第二,保护和整合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增加对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严格保护特色农业集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对传统种养殖物种、传统生产工艺等潜在特色农业资源的抢救和开发,建立各级特色农业资源基因库;完善特色农业资源保护立法,并严格执法;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并实行依法保护;依托并整合特色农业资源,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特色农业发展区域规划,加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通过农业功能的拓展,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加强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合理配

置资源,提高特色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加大节水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喷灌”、“滴灌”,推农业机械化、抗灾防灾。坚持山、水、林、川、路综合治理,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抓好造林绿化工程,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屏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和推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区域农业生产循环化和无害化。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强农村通讯网建设,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大力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成长,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集中扶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配套服务;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意识,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增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贷支持,增加信贷投入规模,完善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构建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扶持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将企业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品牌化转变。

第五,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能力建设,鼓励并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建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长效机制;制订农业人才规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农业科研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大特色农业科技研发,尤其要加强对特色农业小品种、小产量农产品的生产、收获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资料的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加强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生态质量;健全特色农业技术推体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第六,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通过乡镇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把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基本制度,并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依靠统一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改善家庭经营方式,鼓励特色农业从业农民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更高层次的联合,开展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调控、引导、服务,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营造鼓励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的社会环境。

三、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越来越凸显,从衣食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等传统功能,正向更阔的生态调节、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领域扩展。这些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经济社会进步、农耕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注重强化农业的传统经济功能,而且要积极拓展农业的社会功能、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其他功能,这对于优化农业区域分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境内分布四大山脉、四大水系,即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和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鉴于境内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和实际条件,河南省在农业功能区上可分为以下四大区域:

(一)黄淮平原和南阳盆地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现有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产品供给功能突出,是国家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农产品供给功能是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商品率和外向度。应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和升级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区域资源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等综合性手段,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经济区和专业化基地建设;运用政府信用担保、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推进农产品产业化;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标准化,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名牌产品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黄海平原农业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从农业资源角度看,与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很相近,农业资源丰富、禀赋较高,也是农产品的重要产区,虽然农业现有发展水平一般,但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农业的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突出。因此,就业和农产品供给功能构成该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该区域的发展思路是,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着眼于农产品品种和结构的调整创新,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主要产品和产业区。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用自然资源多样性,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度开发,不断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战略,以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进行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山地丘陵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

在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态调节功能是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保护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有选择开发,使农业逐步成为该区域主要的生态屏障。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结合林业生态省的建设,在天然林保护地区、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地区、水源保护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等地区,建立一批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的重点工程;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系统;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灾害化处理;扩大用于生态移民和扶贫的财政资金的规模,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当地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当地群众收入有所增长和生活平稳提高。

(四)城镇周边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主导区

该区域基于结构调整和农业比较收益原则,农业的发展主要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随着这一功能的不断提升,要高度关注其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因此目前该区域要注意有序发展,防止各类主要发挥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景观、园区过度和无序扩张,并强化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的整合。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支持农村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具有独特的地域、民族农业文化特征的农业非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文化和休闲农业的开发;增强区域性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以科技、信息为主体的观光农业服务体系;严禁破坏耕地、森林、自然景观、古代灌溉工程设施等具有农业景观特色的农业物质文化遗产;推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基金项目:“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和协调发展研究”(09BJL0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海峰(1957-),男,河南省内黄县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2011-06-21

上一篇:中国经济在“非典(SARS)”冲击下的确定与不确... 下一篇:现代农业发展的西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