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幼儿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探析

时间:2022-02-09 09:50:54

芬兰幼儿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探析

【摘要】为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确保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芬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发挥多专业教育者共同体的作用,鼓励家长参与,注重多维课程取向,强调语言教育,重视全纳教育等。芬兰幼儿教育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芬兰;幼儿教育;多专业教育者共同体;全纳教育;浸入式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45-03

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芬兰人的优良传统。芬兰人将教育看作是政府、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事业。〔1〕芬兰基础教育的成功是举世公认的,这首先得益于其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发展策略确保了芬兰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一、芬兰幼儿教育理念

在芬兰,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共识是:幼儿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也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幼儿均衡发展;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目标取向的互动与合作活动,它强调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幼儿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它强调不同利益实体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教育者、家长、政府等各方要以科学态度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芬兰主要以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国家相关法律的基本精神为基础来确定幼儿教育的基本价值观。《芬兰儿童权利公约》强调,政府应确保儿童平等地享有资源,确保儿童自由参与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确保儿童享有必要的保育和教育;关于儿童的所有行动都应以激发儿童兴趣为根本出发点。〔2〕另外,根据芬兰宪法,发展幼儿教育的最重要理念就是平等性,保障儿童尊严的不可侵犯性,保障儿童发展友好人际关系的权利,保障儿童均衡发展的权利,尊重儿童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和话语权,支持儿童的特殊需求,尊重儿童的不同文化、语言、宗教和信仰。〔3〕基于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政策保障,芬兰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将所有幼儿培养成为幸福的人。这一目标主要体现为: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可以作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进行活动与发展;帮助幼儿学会关心爱护自己、他人及其他文化和环境,学会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相互理解和包容;发展幼儿自主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生

存,学会相处,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决策和选择。

二、芬兰幼儿教育发展策略

1.发挥多专业教育者共同体的作用

芬兰的幼儿教育者是由一般教师、特殊教师、学校咨询者以及校外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卫生部门代表等组成的多专业教育者共同体,他们遵循国家政策所规定的职业行为规范,共同为幼儿教育服务。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要对自己的角色、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规范有清醒的认识,并依据职业道德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经验是教育者胜任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教育者要持续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对幼儿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

2.鼓励家长参与

重视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建立幼儿教育社会伙伴网络,这是芬兰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幼儿教育社会伙伴网络的建立意味着家长和其他利益实体都可以积极参与幼儿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育社会伙伴网络的建立是基于对幼儿的真实需求以及各种兴趣能力的准确认识,其目的是将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资源相整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负责社会伙伴网络的创建,考虑并满足每一个家庭的特殊需求,向家长提供与其他家长和教师一起探讨幼儿教育问题的机会。社会伙伴网络的建立还会增强不同家长之间的合作。为进一步加强家长之间的合作,一些幼儿园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方便家长们共同探讨幼儿教育问题。

教师要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制定旨在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策略。个性化教育策略主要根据幼儿的经验、当前需求、未来愿望、兴趣和特长制定。在制定与实施个性化教育策略时,教师要与家长深入探讨促进幼儿发展的可能性。

3.注重多维课程取向

芬兰幼儿教育者注重通过多种互补形式来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平衡,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总体来看,芬兰幼儿教育课程包含以下六种取向:(1)数学取向,即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借助游戏的方式,利用幼儿熟悉又感兴趣的具体实物,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归纳和计算。(2)自然科学取向,即通过观察、探究和试验,探索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界的各种因果关系。(3)历史社会取向,即利用人类社会以往的具体实物和事件记录,将历史情境与幼儿现实生活相联系,帮助幼儿了解历史和当代社会。(4)审美取向,即通过观察、聆听、感受、创造、想象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对美的感悟能力。(5)伦理取向,即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事件中辨别好与坏、对与错、真与假,提高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6)宗教哲学取向,即激发幼儿对自己的宗教或信仰的传统和实践的探索兴趣,帮助幼儿理解他们周围的不同和风俗习惯。〔4〕这些课程取向既包括数理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文社会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芬兰幼儿教育并不是要让幼儿对不同学科内容进行深入学习,而是要帮助幼儿获得体验和理解周围世界不同现象的工具和能力。

4.强调语言教育

芬兰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语言学习。芬兰幼儿语言教育通常采用浸入式语言教学形式。浸入式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幼儿在幼儿园全部或一半时间被“浸泡”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在情境化活动中理解语言。因此对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工具。芬兰《幼儿教育国家政策解说》和《幼儿教育国家课程指要》都明确强调在幼儿教育中要实施浸入式语言教学。

故事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语言教育策略。故事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芬兰幼儿园教师经常为幼儿讲故事,或者鼓励幼儿自己讲故事,从而增强幼儿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信心,并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我,提高听说技能。

5.实施全纳教育

全纳性不仅是芬兰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一项重要教育策略。为实现幼儿教育的平等性和全纳性,芬兰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实施个人学习计划,鼓励家长参与,组织多专业教育者共同体等。另外,芬兰政府还积极开展特殊支持服务项目,关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幼儿的特殊教育需要。当幼儿的健康和学习发展受到威胁或得不到充分发展时,特殊支持服务项目会向这些幼儿及其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组织教育者共同体及时向幼儿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等。另外,教育者共同体还会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适应不同幼儿的特殊需求。

芬兰政府还特别注重为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幼儿提供幼儿教育支持服务,积极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成长的机会,鼓励他们接受主流幼儿教育。与此同时,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自己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历史也备受尊重。教育者共同体在与家长和不同文化社区的合作中注重保持幼儿的文化传统,支持幼儿表达自己的文化特色。〔5〕

三、启示

1.全纳幼儿教育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开端教育工程

全纳教育是芬兰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芬兰政府遵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国家相关政策中关于儿童权利的规定,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使所有幼儿都能够平等地接受幼儿教育。全纳幼儿教育不但能够培养不同社会文化和家庭背景中的幼儿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的素养和态度,也使幼儿在人生发展开端时期就能够体验到和谐和民主的生活环境。全纳幼儿教育是保障多元社会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民主教育的必经之路,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开端教育工程。

2.创建网络伙伴关系是幼儿教育和谐发展的关键

芬兰把幼儿教育看作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建立网络伙伴关系加强多方合作,如注重家长参与,建立多专业教育者共同体等,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幼儿教育是关系到政府、社会、幼儿园等多方利益者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同利益方具有不同的思想理念和优势资源。为促进幼儿教育的和谐发展,政府应在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幼儿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协调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鼓励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共同促进幼儿教育发展,促进幼儿发展。

3.多维课程取向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芬兰幼儿教育者在注重培养幼儿自然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强调幼儿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者可以选取不同的活动,通过多种互补形式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平衡,帮助幼儿获得体验和理解周围世界不同现象的工具和能力,借此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ROUTTI J,P YLA-ANTTILA.Finland as a knowledge economy:Elements of success and lessons learned〔M〕.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6:13.

〔2〕〔3〕Finnish 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and Health.Government resolution concerning the national policy definition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EB/OL〕.〔2008-02-20〕.varttua.stakes.fi.

〔4〕Finnish 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and Health.National curriculum guideline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in Finland 2003〔EB/OL〕.〔2008-02-20〕.varttua.stakes.fi.

〔5〕Finnish 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and Health.The national Finnish plan of action called for by the special session on childre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2005〔EB/OL〕.〔2008-02-20〕.varttua.stakes.fi.

Exploring the Ideas and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of Finnis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u Xuech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Pang Chao

(No. 7 High School of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anzhihua, 617005)

【Abstract】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o ensure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inland has taken measures, such as enforcing the func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educator’s community, encouraging parents’ participation, emphasizing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 orient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and emphasizing inclusive education etc. These experiences offer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us.

【Keywords】Finl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ulti-disciplinary educator’s community; inclusive education; immersing language teaching

上一篇:“托举希望,发展新农村幼儿教育”研讨会在安吉... 下一篇:师徒结对:“师傅”专业成长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