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时代房地产需要何种供给侧改革?

时间:2022-02-09 05:17:04

白银时代房地产需要何种供给侧改革?

临近年底,媒体开始制作各种榜单盘点各大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这些开发商来说,弯腰就能捡钱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转入白银时代后,不管是依然高歌猛进的优质房企,还是濒临资金链破裂的弱势房企,对于不确定的未来,心里难免慌张。

未来通向何方?我们何去何从?就在各大开发商思考未来一筹莫展时,近期中央频频提出要在房地产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从需求端的调控转为供给端的调控。

在过去的黄金十年里,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扩张。每逢新项目开盘,购房者通宵排队,一房难求。

疯狂过后,慢慢开始发现购房者排的队伍越来越短,库存越来越多,甚至开始有房子卖不出去了。以笔者所在的广州为例,消化目前的库存房产周期需要近两年时间。

市场出现了分化,简单粗暴的开发方式也由此失效。于是,购房者开始有了选择房子的权利,房企开始有了竞争,优胜劣汰,想躺着赚钱的小开发商逐渐倒闭……

白银时代将是如何的图景?房地产需要什么样的供给侧改革?在笔者看来,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让房子回归居住本质。我们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旅游或者工作时发现,市民购买房子的主要用途就是居住,对于房子的质量、设计以及交通配套方面非常关心,因此开发商也会在产品方面下足功夫,不然很难卖出去。

而在中国大陆,房子“拥有重于居住”,居住功能弱化了,反倒成了事业有成、财富、甚至权力和占有的代名词。近年来,房子还成了能否喜结良缘的关键。于是,房产炒作横行,投机泛滥。

正因为房子居住功能减弱,其它功能增强,房价上涨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房子质量,之前有不少发展商认为抢到地皮就足够了,马马虎虎快速建好,也不用愁卖。

在欧美国家,上百年历史的住房比比皆是。然而,我们只能在工地上看到“质量是生命线”的标语。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应该真正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不仅如此,绿色环保也是百年房子不可缺少的追求。

第二,产品结构急需改革。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上,住宅和公寓的户型和设计大同小异,房子都被设计成一个个火柴盒,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少之又少。

只有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创新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2015年上半年万科在广州推出13平米、18平米的极小户型,并且申请了专利,给市场注入了兴奋剂。事实证明,这些创新的极小户型抢尽了市场风头,粉丝众多并且好评如潮。

供给侧产品结构的改革,最重要的是真实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通过产品的创新,关注以往被忽略的群体,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强运营重服务。房地产供给侧的改革,不仅要运用新技术以注重产品的品质提升,更要重视产品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服务。开发建设的团队固然重要,但运营的服务团队同样值得花大力气打造。

在白银时代,服务的好坏才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开发商卖的不仅仅是房子,更是在销售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楼下有便利店菜市场、孩子可以在社区享受到优质教育、老人可以在养老中心得到细心的照料和丰富的生活……

简单来说,房地产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建好房子、造好社区。一是打造质量高、性能好、绿色低碳的房子,二是提供人性化、全方位、实时化的社区服务,为业主构建美好的生活方式。如此一来,才能发挥供给端对需求端的吸引力和拉动力,激发市场活力,进而撬动楼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者/杨大正,智库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财经杂志传媒奖学金获得者)

上一篇:进击的工业机器人 下一篇:大公司为何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