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S2的顶级机型

时间:2022-02-09 04:36:48

本机概述

很多人用腻了国产的烂机,到处寻觅进口的顶级机型,但一听价格又改变了主意。你到底要低廉的价格,还是超级的品质?很多人会在这个问题上苦恼,不能两全。

如果你是十几年前。也就是模拟时代开始玩卫视的老烧,一定还记得有一个英国牌子PACE,那通透的画质,正宗的“熊猫”伴音,曾让多少发烧友倾倒。但PACE并没有加入国内的价格竞争。它宁可退出不干,也不愿低下昂贵的头。很多年,PACE离我们远去了。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PACE敬而远之。也许是它没有中文,也许是它不支持共享。总之,国内玩PACE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不过我敢保证。只要你握上了PACE的遥控器,肯定会一见钟情,难以自拔。

佩斯DS810是世界上首批DVB-S2的产品,05年设计,06年销售,共有两款型号,目前在佩斯的官方网站上都能找到它们,至今仍属佩斯CI机型里的顶级型号。其中一款DS810KP是为德国直播营运商Premiere定制的机型。带一个“南瓜”CA和一个通用CI插口。菜单是傻瓜设计。以方便Premiere使用,因此通用性不好,国内先吃螃蟹的人大呼上当。另一个型号就是今天介绍的DS810XE。是佩斯专门为欧洲其它地区设计的通用机型,去除了CA但保留了CI。而最新的820系列是带DVB-C或单CA的产品,不适合我们使用。

因此,DS810XE是佩斯所有机型中最理想的。如果与本刊去年介绍过的HUMAX-2000比较,它们同属DVB-S2类型的机器,都采用两片结构,其中一片是传统的MPEG2主芯片,另一片协处理器专司H.264解码。主要区别是HUMAX有两个CI,而本机只有一个CI。总的来说,HUMAX的功能较强,但PACE的CPU配置更高,画质也更好。

亚洲首个DVB-S2高清频道

PACE和HUMAX都是二、三年前的DVB-S2老机型。去年也出了国产的UNISAT,以及DION等同类机型,但一直没有DVB-S2的频道可收。关于亚洲第一个DVB-S2的高清频道,笔者一直关注着去年底开张的日本124°E高清,不料在我拿到本机的时候,却获得意外惊喜。

就在春节前一周,台湾NVF兄发现了91.5°E卫星上的VOOM-HD出现了异动,用普通的DVB-S高清机已经无法下载节目。遂用DVB-S2的机器再搜索,结果成功。原来,这个频道已经启用了DVB-S2/8PSK/H.264新的格式播送,笔者刚拆开包装的佩斯机,也成功收到,这标志着亚洲第一个DVB-S2频道确确实实已经来到了,虽然VOOM-HD的拍摄水平非常业余和粗糙。

我们知道,DVB-S2新格式带来的好处,主要是节约带宽,可以在原先DVB-S/QPSK/MPEG2的基础上,获得1.7倍左右的带宽增益,代价是机器的门限也无形中提高了同样的倍数。例如,某机接收DVB-S的最低门限是16,而接收DVB-S2的门限会自动变成27。如果想保持原先的接收品质,天线尺寸必须相应增大。当很多内地网友惊呼VOOM-HD收不到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明白是门限提高造成的影响。

除了上述频道之外,本机还能接收HUMAX能接收的所有高清频道,如免费的欧洲高清LUXE-HD。这个频道自从离开70.5°E欧星5号Ku波段之后,转到了100.5°E亚洲2号的C波段上,并增加一个标清的LUXE-SD。但节目内容并非与高清同步播送。LUXE-HD转星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原先的多语言伴音,浓缩为英法双语。原先只有可怜的6Mbps码流,现在更小,导致画质明显下降。跳帧更加严重。这个亚洲第一个H.264的高清频道,与同样是H.264但码流高达15Mbps的香港翡翠高清台相比,只能沦落为准高清。

目前能接收到的国内高清频道,大都是DVB-S/QPSK/MPEG2格式的,全在115.5°E中星6B上,想必大家早已熟悉。包括免费的“CCTV高清”综合频道,以及付费的“CCTV高清影视”频道和“CHC高清电影”频道。而两个CCTV高清打包在一个转发器中,由于带宽不足,只能把“CCTV高清影视”频道的码流,从原先22Mbps降低到17Mbps,而“CCTV高清”综合频道也同样是17Mbps。高清频道的数量增加了,但画质下降,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顺便一提,免费的“CCTV高清”综合频道是为08北京奥运准备的,已经在北京用DMB-TH制式并机播出,北京地区的观众只要有交大标准的机顶盒就能收到。国内其他8个城市也即将开播这个频道。其中深圳已把它加入到DVB-C中。用免费的高清机顶盒就能收到。“CCTV高清”综合频道在目前试播阶段,并没有节目表,内容也是反复播送同一个片子。从元旦开张以来,只播出过四个高清剧集:《再说长江》、《香港十年》、《故宫》、《08春节晚会(录播版)》,这种情况将维持到今年的4月5日才会彻底改观,届时将增加新闻、专题、体育、综艺和电视剧等内容。

综上所述,本机目前已能收到五个常态播出的高清频道了。遗憾的是本机只有一个CI插口,想看CHC-HD还得换卡。本机不能兼容DVB-S/8PSK那类的奇怪格式,例如6B卫星的上海文广高清,也就是SiTV新视觉频道,依然无法下载。日本BS也是采用8PSK。本机也不能识别。原来,本机的解调芯片与HUMAX一样,都是采用CX24116,因此也只能是这同样结果。

上述高清频道的情况,其中VOOM-HD在目前已知的高清频道中,属于最高等级,但这不等于它的画质最好。而LUXE-HD的码流最低。当然效果最差。

此外,146°E菲律宾的梦幻系统,也正在试验高清频道,如果传说中改为法国电信加密是真的,那么本机只要再配一个相应的CI模块,也能接收到。只不过要插的卡实在太多了,一个CI怎么够用?这正是本机的不足之处。

更深入的了解

现在我们已对佩斯DS810XE有了大致的认识,如果不打算买一台来玩。可以跳过这一章。

一台顶级的机器,只要看一下外形,摸一下外表,就知道大概了。本机的造型是很独特的,上盖左右的弧边,显得很大气稳重。上盖采用多次折边成型,左右是一排插扣,因此不必使用左右的固定螺丝。这种扳金工夫,其实国内的电脑机箱早就运用了,惟独国产的卫星接收机却做不到!

这个上盖还使用了很厚的树脂涂装工艺,类似汽车用的金属漆,外表光洁耐磨,手感几乎像玉石一样滑爽。固定上盖的4颗螺丝都在后背。采用内六角螺丝,机箱内部乃至全机所有螺丝都一样。这种成本,国产机哪会舍得花?

本机的主板撑足机箱四周,绝无水份。所有零件

均匀分布,整齐划一,散热极佳。主芯片用一个很大很重的散热器,但用钢丝扣紧,绝不脱落。最惊叹的是整机看不见一条电线,例如电源板与主板的之间采用排插搭接,而前脸电路板的接线只有2厘米长并且隐藏得相当好,让我们又一次体验到英国人的文明。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国产机器,到处都是飞线,既不美观,又容易干扰,实属野蛮设计,难道不应该学学佩斯吗?!

本机的解调芯片和HUMAX一样,采用美国的CX24116,可以清晰地看到DVB-S2字样。调谐器芯片也和HUMAX相同,采用配套的CX24118,不同的是本机不是独立的调谐器,而是直接焊在主板上,再用金属盒屏蔽。

除了HDMI和YPbPr两路高清输出,还有SCART标清输出,光纤依然保留着。电话猫并不起作用,而USB插口也是专供工厂使用的。据佩斯网站介绍,本机的固件升级一定得通过欧洲卫星下载。这对我们来说不是好消息。

最值得称道的是本机的船形遥控器,握感是如此之好,信心十足,犹如为自己定做的。上面的按键也是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只要一个拇指,就能完成常用的操控。

本机最大优点是标清画面可以撑足或者放大到16:9,画面不失真(下面还要详细介绍)。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寻星菜单,必须先用普通机器对星之后,再接上本机搜索,这是因为当时第一代机型都做不出寻星菜单,DVB-S2的工程安装需用专业仪器进行,而PACE认为普通用户不必介入调星,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方便的。

本机主菜单中有四大选项:Setupmenu、Channels、Miscallaneous、Language。下面把其中主要的设定介绍一下。

1、Setup menu

在“Setup menu”内有7个小项,其中“System”是本机的版本号。而“Antenna”中可以设置多达四套天线,不过卫星名字出厂时已被固定而不能更改。只能在卫星名录中随便找一颗代替。如本机LNB1位置是“Panamsat7(68.5E)”,实际对应中星6B;LNB2位置是“PAS 1R(45.0W)”,实际对应亚洲2号:LNB3位置是“Eutelsat W5(70.5E)”,实际对应不变;最后LNB4位置是“Astra 1(19.2E)”,实际对应马星3号。

记住这些对应关系之后,就可以把转发器资料填进去搜索卫星了。不过。本机各卫星的LNB本振,只提供10种固定频率,分别是Universal、9750/10750、9750、10000、10600、10750、11250、11300、11475、5150(Cband)等。如果使用的LNB本振正好不在上述范围。只能重新计算中频了。好在这些频率已经包含了常用的本振。一般是够用了。

在“Setup menu”中的“TVSettings”小项中,可以设定本机实际输出的图像格式。当Input的图像格式分别是1080i、720P、576i的时候,Output可以对应1080i、720P、576i三种原始格式。或者全部插补到1080i、1080i、1080i。看来本机与HUMAX-样,不支持NTSC格式。

比较有特色的是“Lip Syncsettings”,它给出300毫秒的延迟范围。可以调节图像与伴音的同步,这个功能我还是头一次见识。

2、Channels

这一项里最重要的当然是“Channel search”。把DiSEqC-1所对应的中星6B转发器资料一一填进去,再按OK搜索。这一步比较烦琐,每次只能设置和搜索一个参数,要有耐心。不过本机不提供寻星菜单。设置了参数之后不知道品质如何,只能试着搜索一下。成功后会提示搜索到的频道数目;否则数目为零。一定要先用其它机器调好天线,再换接本机搜索,没有其他办法。

在“Add Favourite channels”小项中,我们看到搜索并下载成功的频道名字,罗列在TV列表中。选中的频道被打勾,这样就把自己喜爱的频道加入到喜爱频道列表中,方便日常寻台。

本机不能移动频道表中的频道排列,但可以删除一些不必要的频道,这是在在“Delete Channels”小项中实现的。这里我们发现,凡遇到中文的频道名字,就会出现以奇怪字符组成的乱码。像中数传媒的频道名字全部是中文,结果只能看到几十个乱码名字。本机不能像HUMAX那样,把乱码修改为英文,这是很不爽的。

3、Miscallaneous

这个项目里面。主要是修改家长密码,以及设定开机频道,还能设定菜单透明度等。与HUMAX一样,时间调节是假的,越设定越乱,反正没有定时录像功能。干脆不管它。

4、Language

本机针对的用户是欧洲地区,因此提供了11种欧洲常用的语言,但没有一个亚洲语言,当然也没有中文。这是购买欧洲顶级机器的最大问题。不过,既然是发烧友,语言不会有障碍,有些人还特别喜欢英文,虽然下载的频道名字是乱码。

花了好大功夫,终于把一个个卫星和转发器搜索完毕,回到正常的电视画面。这时用左右键可调出不同的频道列表,包括“All TV channels”全部频道、“Free TV channels”免费频道、“TV1”喜爱频道等等。按一次“i”信息键,可以看到当前频道的资料,不过频道名字依然是乱码,杜比标志表示是AC3伴音。其他资料只有在DVB-S2格式时才能显示出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机的标清画面,除了可以插补到1080i之外,还提供放大键(绿键),可把画面展宽到16:9(失真),或者放大到16:9(不失真)。例如,对于“CCTV音乐”频道来说,原本是4:3的画面,上下左右都有黑边,但经过本机放大之后,画面撑足全屏,图像也不失真,但台标被踢出屏外,字幕也被压掉一半,有时几乎完全遮盖掉。

4:3标清一旦被放大之后,有效像素所剩无几。一般认为画质会变得更粗糙。但是经过本机放大后的画面,却还保持着较好的素质,这可能是本机搭载的64位高速CPU的功劳吧。

上一篇:三十年一轮 下一篇:Thrane&Thrane EXplorer的体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