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设备管理和采购流程的几点想法

时间:2022-02-09 03:03:29

关于教育设备管理和采购流程的几点想法

【摘要】加强高等院校设备管理工作是促使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对教育设备的管理和采购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以及涉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探讨,试图有效的解决在教育设备的管理和采购流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在管理和采购流程中进一步协调和发展。【关键词】高校采购;设备管理;信息化采购

中图分类号: TU713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高等院校的设备是高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教育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致使高校配置的设备也与日俱增,怎样管理好教育设备,使教育设备充分发挥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则是高校管理部门日益关注的难题。

一,现阶段高校教育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状况的不同,各高校在教育设备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的问题:1.传统观念致使设备管理意识淡薄,对该工作不够重视;2.没有做好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3.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管理工作不规范。

二,关于教育设备管理的相应举措

针对目前高校教育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相应采取以下措施: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新时期设备管理意识,增强教务工作者对设备管理的新认识;2.加强教育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在人力资源上增加相应投入,提高管理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现代化的教育设备管理队伍;3.制定详尽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定“谁借出谁归还、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赔偿”的工作制度,将教育设备管理工作条理化、规章化。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学仪器、实验用具等设备采购量变得越来越大,许多高校逐渐感受到原有的采购管理制度难以适应现有的采购工作,迫切的希望采购流程可以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采购流程管理涉及到电子采购、人员调配、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其活动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因素众多。对于寻求高效、快速、科学地发展高校采购而言, 寻找合理有效的采购流程是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一、目前高等院校采购流程的管理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如教育部的北化软件、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成都市金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高校实验室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经过多年地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市场上的合同管理系统功能也比较齐全,已经由初期的文档管理发展为数字化合同结构模式。它可以根据合同的几大构成元素,实行元素化管理,形成规范的数据结构,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和查询分析。技术架构也由单机模式逐步向局域网环境下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过渡。项目管理系统是市场上发展最成熟的一款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新经济管理方式。但PMIS是针对各类企业各种项目开发的综合性管理软件,我们所讨论的高校采购部门的项目是专指高校科研项目及实验室建设项目。

从现阶段而言,国内的高校采购流程信息化管理发展尚未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障碍:(1)流程管理规范化尚未健全。推进信息化建设重要的一点是观念的转变、利益的调整。只有采购中各项工作过程都走向规范化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2)工作手段、信息利用处于初级阶段。高校采购由早期的手工操作、帐薄式采购活动进而到单体计算机控制,至发展到内部局域网的形成,其结果仅仅是使手工帐变为电脑帐,工作手段的落后是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体现。(3)部门间缺乏协作导致重复劳动。由于在采购的各流程中,管理系统的协作不够,极其容易出现重复性的劳动。(4)缺乏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由于现在管理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一个系统的传递,高校内如设备管理部分和财务管理部门之间、设备管理部门内部设备采购、实验管理等经常出现难以良好衔接的问题。二、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的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目前高校采购管理发展的形势和信息化社会化的形势,可以相应的采取以下措施:

1.构建适合高校采购流程管理的系统

针对某些关键流程对症下药,用改善流程的视角来审视高校采购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上有一种系统是将一个企业的很多不同部门所使用的信息统一在一个整体的计算机系统当中,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不再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来管理信息,而是依赖于同一个数据库来管理信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员工获得相同的信息的结果就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改进速度和效率;而另一种称作CPC的洗头,是一种以产品或服务为中心,以企业间协作为手段,以Internet为基础平台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它通过CPC平台将企业内的应用与数据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统一的界面提供给授权的企业内外用户透明访问。

2.建立合理有效的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高校采购信息化流程中系统的和谐统一

对于目前高校采购流程来说,项目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联系不够紧密,数据重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实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的。从数据库角度来说,三个系统数据库共通的关键字是极其多,共用一个数据库是最高效的。

(1).建立“连接复用”的数据库管理策略。为了避免“频繁的建立、关闭数据库连接”成为系统性能的一个瓶颈,所以必须建立“连接复用”这个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减少随意、无规则的数据库连接。该策略是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管理策略,使数据库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大大减少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

(2).真正需要开发的是综合三大系统优点和避免人力资源重复使用的采购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目前大多数高校只是让三个系统各成体系,导致数据不共享,同时需要三个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3.利用制度的强制和规范作用,使流程管理趋于完善

我们采购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制度都制定得非常完善和科学,但是有的时候制度和业务操作的分离,每个工作人员能否按章办事,主要靠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工作人员自己的自觉性,这也就可能造成一部分规章制度一直停留在墙壁上或者制度汇编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最根本一条就是这些制度所提的要求和规定,都是存储在纸质上,工作人员无论遵守与否,工作照样行得通,而且即使违反了制度规定,也难以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采购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却能把这些制度的要求和规定,存储在计算机里,进行有效的智能控制和硬性固化。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能遵守其规定,而且即使工作人员硬性违反,其违反的过程也将被一一记录在案。

只有明确流程管理与制度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采购流程畅通无阻。流程就像是河流,流程管理就像是河道梳理,制度就是巩固河道的堤坝。如果管理不善,浪费成灾,漏洞无数,让许多不法之徒有了非分之想。制度是一个采购流程实施严谨细致明确有效的保障。

(1).制度有助于流程的执行。制度是因流程而存在的,通过适当制度的执行推动流程的执行,对那些不符合职责要求的行为进行约束。

(2).如果制度不能反应流程,就像失去了灵魂,它的执行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制度无法执行时,往往是它所包含的流程有问题。“法不责众”就可以体现这一点。

(3).制度的激励作用可以促使流程改善。以世贸组织要求各国上报对别国设立绿色壁垒内容为例,第一次上报的数据很少,随后世贸组织改为各国上报本国遭受别国绿色壁垒内容,各国纷纷将本国的“委屈”上报。所以制度中的奖励要比惩罚更容易起作用,而且激励因素往往会促使大家更多的主动关注流程,从而使流程得到优化。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发展,大部分高校及教育行业早已开始注意到设备管理和采购的重要性。然而管理和采购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始终影响着高校及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把设备采购行为仍然作为后勤辅助行为来管理,片面强调采购为教学服务的观念;或是单纯认为采购管理是节约教学成本的一种手段,忽视了采购管理对高校整体战略发展的影响;有的是因为采购流程不尽科学,造成高校的采购人员被供应商收买,采购回质次价高的产品,造成高校经济效益与人员的重大损失;有的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有的是因为忽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还有的是以上因素的种种综合。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采购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高校继续发展的障碍,因此,高校必须对采购管理加以足够的重视与研究,以科学规范的采购管理流程为教育行业的战略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杰,刘晓鸿,冯璐.《高等学校仪器设备采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11期

[2]谢广生,曾瑞淮.《政府采购在地方高校仪器设备采购中的运作流程初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05期

[3] 欧黎明,张智豪,谭锦才.《关于高校进口设备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3期

[4]李波.《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张淑玲,李继峰.《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12期

上一篇:关于供热系统节能措施的初探 下一篇: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