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文化季

时间:2022-02-08 11:05:47

浦东文化季

文 本刊记者李金磊

浦东,作为上海乃至东方的一颗明珠,诗意而璀璨地栖居在浦江之侧:白天她是简洁高耸的楼群和快节奏的金融高科白领构成的现代化乐园;入夜,桃红绚丽的东方明珠与金色的震旦大厦霓虹辉映,成为外滩的游人们看不够的“风情夜上海”。但这些仅仅是她的外表,随着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和飞跃进步,在她的内里,已经形成了一颗真正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并且与时俱进的和谐的心。

古人云,文武之道,当一张一弛;现代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浦东新区正是在这样的两个大板块上下足功夫,近年来成果尤其令人瞩目。

在高科技领域,新区的张江早已成为一个高科技产业的标志性符号,是国内外闻名的“海归派”创业乐土。在“聚焦张江”战略的推动下,已有200多家海外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落户张江,在张江建造生产、研发和销售基地。同时,创意产业的投资发展公司也在浦东生根开花,很多创意产业的企业在浦东快速的发展着。

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随着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的相继建立,文化艺术的血脉在浦东渗入。尤其是2007年,浦东更是成为上海的艺术文化焦点,随着各个世界顶级的文化汇演,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国际,更吸引来更多的世界各地精粹表演,形成了文化交换文化,艺术点亮艺术的蓬勃形势。使得不仅是浦东新区的居民,乃至整个上海的各个社会层面的市民,只要爱好文化与艺术的,都从这一波又一波的活动中得到了享受与收获。在文化这一点上,新区为创建和谐与共享的社会形态书写了漂亮的一笔。

浦东新区正以文化与高科技的突出发展为双翼,在整个时代的风潮中,稳健腾飞。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村”,容世界文化,汇各方精英。盛世才刚开幕,我们拭目以待。

艺术文化金三角

说到浦东的艺术文化,就不得不说说2007年在浦东上演的顶尖文化演出,这些文化演出为朝气蓬勃的现代浦东添上了一抹异彩,为人们架起了一道文化的彩虹。从地铁二号线上海科技馆站走出来,就会到达浦东的“文化金三角”――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以及在两个特色建筑中间的大片绿地。

东方艺术中心,从建成开馆以来,就以独特的艺术品位吸引了世界级音乐乐团的目光,世界著名的伦敦爱乐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德国多特蒙德交响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UBS瑞士维尔比耶节日乐团、波恩贝多芬交响乐团等乐团纷纷献演于东方艺术中心,加上高水准的歌剧、话剧的加盟,这里已经成为了高雅艺术的欣赏地和聚集地,很多人艺术地叫它“蝴蝶兰”;上海科技馆,打造了让科技走进生活的模式,高深的科学技术,浅显的表达方式,乐趣多多的感受,俨然是一个科技生活的文化海洋;而两者之间的大绿地,在平时就是市民游乐的休闲之地,轮滑爱好者在这里练习动作,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放风筝,或者有一些朋友打打闹闹地做游戏……年轻人、老人、外国人,这里俨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舞台”。

就在日前,东方艺术中心了2008年24场市民音乐会演出计划,高雅艺术正一步步走进浦东市民的生活。

欣赏

――有着电影般享受的马戏城

2007年加拿大国宝级的太阳马戏来到上海演出,在浦东世纪广场搭建起可以容纳2500人的“太阳城堡”,带着人们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

成立于1984年的太阳马戏团(CIRQUE DE SOLEIL),成员来自全球21个国家,在全球巡回演出逾120个城市,已有超过4000万名的观众欣赏过其精彩的表演。太阳马戏团是国际上最为著名的一个马戏团,也是世界上最棒的马戏团,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罗。太阳马戏没有传统马戏的一些概念,演出时,没有任何动物,靠的是绝妙的舞台设计和唯美的音乐设计以及人性化的故事。“太阳马戏团”的创意来自世界各国的街头表演艺人,即兴的、结合特技杂耍的表演方式,表演场地的设立也来自过去流浪四处移居的马戏大布棚,这种表演概念与表演方式,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欢迎。与百老汇演出一样,太阳马戏的每一套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音乐,乐队和歌手就在现场表演;演出中的舞蹈风格抽象,借鉴于芭蕾和现代舞。通过为自己的作品注入这些新元素,太阳马戏创造了高雅精妙的现场秀,也使逐渐没落的传统马戏获得了新生。

改变游戏规则,让太阳马戏如入无人之境。这种“一览众山小”的兴奋与畅快,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太阳马戏团最初的作品中,他们甚至把其中一个作品就叫做――“我们再造了马戏”。

太阳马戏的这次中国之行,无疑是中国演出史上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文化上,太阳马戏的加盟让上海的文化市场更加璀璨。太阳马戏是加拿大的“国宝”,是与“迪斯尼”媲美的世界娱乐帝国,太阳马戏的“秀”都是国际上公认的顶级秀,尤其是他们的驻场秀,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的舞台艺术可以望其项背。

另外,这次太阳马戏的演出,也可以看成是上海世博会前的一次成功大练兵。在世博会中,文化演出活动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版块,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将有8个种类的文化活动,共计20840多场,其中包括很多超大型项目。规模如此巨大,数目如此繁多的演出,不管在票务营销、宣传策略、营销理念上,上海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运作太阳马戏这样世界知名的大型演出项目,无疑有助于上海锻炼提升成熟的演出项目接待能力。

除此之外,太阳马戏作为世界最知名的文化产业出口商和文化创意活动的顶级品牌,曾经参与很多世界大型文化活动的创意策划,其中包括温哥华举办的世博会。太阳马戏的大型活动经验以及创意方向的开拓,对于上海世博会来说弥足珍贵。据了解,太阳马戏不仅将为上海世博会的加拿大国家主体馆出创意,还极有可能为上海世博会出谋划策,参与世博会开幕式以及文化活动的策划。此外,上海世博局还有意邀请太阳马戏为上海世博会度身打造一台原创剧目,演出会以中国神话故事为原型,充分发挥太阳马戏在现代舞台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打造一部中国题材的大型舞台秀。

放松

――欢乐盛宴,小丑主角

小丑在很多剧目和马戏中,都是作为配角出现的,但是浦东的这次国际小丑节,让平时默默奉献的小丑们大大出了一回风头。

2007年10月1日,“2007上海浦东・陆家嘴国际小丑艺术节”正式开幕,来自16个国家的百余位世界顶尖小丑艺术家,在世纪公园、东方艺术中心等地方带来了为期28天,共计200余场的精彩表演,这些诙谐的西方幽默以及高超的气球时尚艺术吸引了数万名国内外游客,让整个上海充满了欢乐。

精彩、幽默、技艺高超,是这些小丑表演的精髓,他们有的踩着高跷,有的举着气球做的福娃,有的穿上了袋鼠的衣服……奇特的造型和幽默的动作深深地吸引了中国的观众和演员,每一位小丑的登台,都会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而且这些小丑在和观众们互动的时候,很多游客表现得很热情,纷纷主动加入到小丑的表演队伍中,与演员一起做游戏;另一些游客则纷纷拉住这些小丑们拍照。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是这种小丑艺术却让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语言障碍。

参加这次小丑节的小丑们,有很多是“世界名角”。其中,甘蒂尼小丑杂技国际团队,是国际马戏小丑团队中最具创造力的精英团队,在世界小丑行业中家喻户晓;来自美国的迪恩・卓伯,是美国元老级的小丑艺术家,拥有30多年的舞台经验,足迹遍及欧、美、亚洲;马克・拜尔那,国际著名的小丑魔术家,2004、2005年弗罗里达魔术大赛冠军,2007年美国国际小丑节年度最佳巡游者……

小丑是放肆的,因为他们放肆地为人们制造快乐,做游戏、开玩笑,让人们在惊喜中放松,在大笑中忘掉烦恼。

感悟

――“蝴蝶兰”里的《小王子》

法国音乐剧的代表作之一《小王子》的亚洲首演落定在上海浦东的东方艺术中心。这是一出“成人童话”,“小王子”奇特的历程,天真而又回味无穷的话语,给终日奔波忙碌的大人们一个小小的温馨提醒――只要你怀着一颗童心,就会发现生命中一些非常美好的事物其实就近在咫尺。

《小王子》是由同名童话改编的音乐剧,故事讲述了一个大人和小王子之间的相遇,小王子生活的星球很小,小到只能栽种一株玫瑰。一开始,小王子并不满足于生活在如此小的星球,他试图找到一些更好的幸福,于是,他到了很多别的星球,在那里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人,最后,他到了非常庞大的地球,在经过了一连串的旅行以后,小王子突然怀念自己星球上那株亲手栽种的玫瑰。这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用一辈子的时间可以守护住一朵花,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歌剧《小王子》把童话中淡淡的哲理和对善良的追求,用精妙的舞台语言表达出来,唯美的剧场效果,让每一个观众都仿佛陷入到永恒的童话中,从现实中暂时抽离,学会寻找,学会追求,学会满足,这样,就会幸福。《小王子》让人们就像在听一首歌词唯美、旋律忧伤的爱的颂歌,能够净化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心灵。

此次引进上海的音乐剧是2002年在巴黎首演的原版法国制作,也是迄今为止制作最精良、演出最成功的舞台版本。它由走红全球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作曲人理查・科香提执笔,脍炙人口的唱段很快成了法国电台热门曲,扮演小王子的杰夫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童星。剧中舞台设计天马行空,融入诸如手绘、炭画、涂鸦等时代元素和流行文化符号。剧中所有角色着装都由法国顶尖时尚品牌设计师卡斯特巴杰克设计。

当年音乐剧首演时,原计划演出100场,结果再加演百场还欲罢不能。拉斯维加斯演出商闻风也开始洽询引进《小王子》事宜,并欲与常年演出的“太阳马戏”同期献演。巧的是,《小王子》2007年7月11日在东方艺术中心的歌剧厅亮相,刚好遭遇“太阳马戏”在浦东搭篷献演,两者提前在上海“碰头”。

电子艺术

――华丽的科技语言

电子艺术已成为当代全球化进程发展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软实力,与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着密切而深刻的内在关联。2007首届上海电子艺术节在浦东成功举办,中心活动区域在浦东花木,卫星活动区域分别在徐家汇商业区、人民广场、五角场商圈、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等上海顶级商业、商务中心。电子艺术节以“体验美丽科技,分享艺术生活”为主旨,将作为上海新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后每年10月举办一届,中心活动区域长期落户在浦东。

2007首届上海电子艺术节的举办,让上海又多了一个全球电子类名企的营销平台,第一届就吸引了三星、三菱电机、英国康普艾压缩机等大牌赞助商加盟。电子艺术是艺术与高科技技术融合所产生的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它是艺术家用数字技术所进行的创作与行为,与创意产业的发展联系紧密。这次电子艺术节的主要形式有数字图像、电脑动画、全息照相作品、唯读光盘艺术、网络艺术、电脑音乐和声波艺术等。

电子艺术节从一开始就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有助于发展自身“创意”品牌的艺术节,将上海这座城市变成电子艺术节表演的平台。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地众多优秀的电子艺术作品亮相上海,向公众展示新媒体艺术作品。

这次电子艺术节在技术上也是为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做准备,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突出科技、生态、文化、人文的理念,这和电子艺术的理念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从具体的操作上来说,这次电子艺术节可以作为对世博会一次强有力的推动,为世博会相关招展和商业运作提供重要的经验。

恐龙走来――科技在身边

东方艺术中心不远处,就是上海科技馆,这里同样也有着强烈的“文化磁场力”。2007年轰动一时的“恐龙展”,引来近万人排队购票,一时之间,恐龙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参加展出的这些恐龙,有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头骨,有奇迹般保存下来的马门溪龙皮肤化石,还有一座高大10多米的四川峨眉龙在科技馆地下一层大厅,傲然地昂首迈步。

除了这次的恐龙展,“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返回舱先后也在此亮相,一些国外最先进的科普电影经常在它的科学影城上映,国际知名的“猩猩博士”珍・古道尔也两度前来为大家讲述科学知识……

“在浦东这块宝地上,科技馆能做成全世界最好的科普展馆。”科技馆副馆长梁兆正如是说。

金融双城记

经济文化

2006年,首届浦东陆家嘴金融文化节举办。浦东要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文化氛围必不可少,这是天时;浦东目前拥有各类金融机构360家,具有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要素市场,这是地利;再加上政协委员提出具体建议,就有了人和,这些都是金融文化节举办的基础。

金融,不是冷冰冰的专业知识。所以,2006年的金融文化年,主题定为“培育市民金融意识、打造金融服务精品、推进各金融机构大联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实现集聚和创新、繁荣浦东金融市场”。并且举办了浦东金融文化展、金融文化大学校园论坛、中国金融文化论坛、中国金融家与企业家论坛、金融生态采访活动等等系列的活动。

2007年,第二届上海陆家嘴金融文化周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次的金融文化节是由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伦敦金融城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金融文化周里举办了一系列的高端交流和对话,双方共同研究和探索了建设国际级金融城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共享了金融城市建设经验,共同提升了双方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浦东,在金融文化上,越来越有魅力了。

上一篇:当年洗澡 第1期 下一篇:采桔绿岛上,悠然见豪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