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兰及其栽培技术

时间:2022-02-08 10:23:58

黄桷兰及其栽培技术

摘 要:黄桷兰俗称白兰花,是人民群众极其喜爱的一种观赏性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黄桷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地运用于庭院和行道种植。本文介绍了黄桷兰的生态特性、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黄桷兰;生态特征;繁殖方法;栽培技术

1 黄桷兰生态特征

黄桷兰喜阳光充足,暖热多湿气候,以及通风环境,不耐低温。根肉质,怕积水。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及壤土能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花期从6~11月,长达170天左右,每年的6~7月份为其盛花期。

2 黄桷兰繁殖方法

黄桷兰的繁殖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嫁接法为切接和腹接。一般以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切接和腹接,易操作并可批量生产。

2.1 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pH值呈微酸性到中性土壤,且土质肥沃,土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的沙壤土、壤土为好。

2.2 整地和定植砧木苗

整地在秋、冬季进行,先犁后耙,翻土晒白,667m2施腐熟有机肥400~600kg作基肥,耙入土中,整平,稍作打压,然后作畦,畦面宽160cm,沟宽25cm,沟深25cm,用0.5%高锰酸钾掺多菌灵对苗床进行消毒。翌年2月份将紫玉兰小苗按株行距25cm左右定植于畦面,加强肥水管理,培养砧木壮苗。

2.3 腹接和切接嫁接

第3年2月下旬选直径1cm左右健壮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前1周适度对砧木苗灌水,促使砧木形成层活跃,去除砧木近地面10cm左右分枝。接穗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开花性状良好的母株上采集,选取生长期为1~2年的黄桷兰发育枝枝条作接穗。接穗长度为7~10cm,带上1~3个饱满嫩芽。

进行腹接的,先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8cm的短削面,然后用切接刀在砧木近地面8~10cm处倾斜向下切一长约4cm左右的接口,将砧木接口轻轻推开,迅速插入接穗,长削面紧靠里面,短削面朝外,使接穗削面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将接穗和砧木包紧包严。

进行切接的,在距离地面8cm左右截去砧木,截口应平滑,稍倾斜,不撕裂。首先用切接刀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5cm的短削面。然后在砧木切面偏低的一边,用切接刀切开一长3cm左右的切口。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如不能两边对齐,则要一边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包紧包严。

2.4 嫁接后管理

接后20天可检查成活率,接穗芽仍新鲜,表明已接活;接穗干枯、发黑,表明未接活,可补接,在随后苗床管理中加强肥水和病虫害管理。腹接的,待接穗长到10cm以上,将接口以上的砧木剪掉并使剪口成斜面。待接穗长到20~30cm左右,可以在旁边用一个支柱稍加固定,以防止新抽出枝条被风雨折断,并随时抹除砧木上发出的新芽。嫁接当年10月以后可逐渐解除嫁接膜,并注意冬季防冻保温。历经1年黄桷兰可以长到1m 左右,生长良好的,在嫁接当年9月份则可出圃,并可在当年9、10月份和第2年开春后进行田间定值。

3 田间栽培管理

3.1 土壤条件

黄桷兰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好,排水通畅,pH值在5~7之间的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为好。地块应选择在晚霜不易发生,避风向阳的南坡,平缓北坡地,开阔的谷地及平地,切不可选择坡度过大和冷空气易沉积的地块种植。

3.2 适时移植

在开春3月份或9~10月份进行移植,移植前对移植地深耕细耙,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按株行距3.3m,667m2栽60株进行挖穴定植。定植前,每穴撒入磷肥0.1~0.15kg或腐熟的有机肥2~2.5kg,盖上细土。将黄桷兰嫁接苗带土移植于穴中,用细土逐层盖至嫁接口下并踏实,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上覆一层细土防湿土干裂,并覆膜或盖一层湿稻草。此后常检查土壤干湿情况,干时要及时浇水。

3.3 科学施肥

黄桷兰开花早,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春肥、夏肥以施氮磷钾复合肥,秋肥施磷钾肥为主,由于黄桷兰不耐低温,夏季过后要减少氮肥的用量,采用沟施,或者结合下雨撒施,施于树冠滴水之外。施肥用量视树龄、树干大小而不同,幼年树每株每次0.1~0.5kg,成年树每株每次1~1.5kg。

3.4 病虫害防治

黄桷兰虫害主要有白粉蚧,红蜡蚧,蚜虫。白粉蚧在4~5月份发生,红蜡蚧在8~9份发生,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连续喷雾防治2~3次。蚜虫主要在春夏季为害嫩叶,可用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黄桷兰病害少,偶见有根腐病,一般为积水所致,要求低田高栽,排沟疏水,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5~7天连续灌根2~3次。

3.5 整形修枝

整形修枝分两种情况,一是以采花为主的庭院孤植树和田间生产树,则要求分枝低,幼苗时确立一主枝,侧枝均匀分部于主枝四周;二是用在绿化工程上的行道树,则要求分枝高度基本大致。在幼苗时确立一主枝,待主枝长到1.5m留分枝,侧枝要求均匀分部主枝四周,以培养伞形树冠。大树在春季适当剪除病枝、弱枝和枯枝。

3.6 防冻害

黄桷兰不耐低温,在冬季,小苗可用塑料薄膜搭简易保温棚,大树可搭遮阴棚,或用双层遮阳网覆盖树冠防冻。(收稿:2013-05-02)

参考文献

[1]马宝焜,孙建设,徐继忠.果树嫁接16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任光俊等.四川农业科技[J]. 2013(2)

[3]李荣伟等.四川林业科技[J]. 2012(5)

作者简介:杨崇蓉(1973-),女,汉,四川成都人,园林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方面研究。

上一篇:桂花栽植养护技术 下一篇:柑桔无病毒容器苗繁育的几项改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