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自由的翅膀 演绎艺术之梦的课堂

时间:2022-02-08 07:33:55

放飞自由的翅膀 演绎艺术之梦的课堂

摘 要: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是多样的,也愈来愈多地被老师们所关注和研究。课堂上,品鉴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教科书内容的丰富多彩,更可以是学习内容的延伸,成为抓住学生自主学习灵感的载体;实地考察,能了解贴近生活的周边环境,也能在进一步地实践探究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创意美术实践,能体验临摹与创造的快乐,提升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动手制作,能在各民族美术遗产中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收获一份自主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高中; 美术课堂; 学生; 自主学习;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41-002

传统意义上的高中美术课就是美术鉴赏课,这样的美术鉴赏课,一般仅仅只有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一种单一的学习途径。如今,高中美术鉴赏课已脱胎换骨,并不是人们记忆中那么乏味和无趣,更多呈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多元艺术课堂。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我国普通高中艺术课程体系中,高中阶段普遍开设有美术鉴赏课程,教科书内容可谓是融贯古今,中外艺术兼修,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仅围绕书本知识,光顾着讲述美术理论,给学生介绍美术理论和欣赏作品,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自然将会觉得索然无味。学生缺乏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缺少感性和直接的各种体验,也就不能激起学习兴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高中美术课不是给学生简单地介绍美术史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课程。因而,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放飞学生自由的翅膀,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和创作实践相结合,最终学生所探究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就能成为诠释自我、表达情感并传达思想的有效工具,美术课才能真正成为他们演绎艺术之梦的课堂。

一、品赏经典,因势利导,抓住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表达出自己对于美术教科书内容之外的兴趣意向,教师应当借助合适机会去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如几位有着相同兴趣意愿的学生可以组合为小组,引导他们找到自主学习的课题,一起分工合作去进行研究,以小课题成果汇报的形式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这是在课堂上较常运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方法。

在《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这一单元内,教师讲到了蛮声海外的中国丝绸,介绍了我国的丝织工艺历史、服饰质地、纹样以及中华民族各个历史阶段的时尚与审美趣味。当欣赏到唐代周P所画的《簪花仕女图》作品时,有学生被画中妇女身上唐代流行的团花纹丝绸服装所吸引,好奇地问到关于汉族传统服饰的情况,教师便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地介绍汉服,虽然教科书上并没有汉服的内容,但是汉服饰内容却和教科书有着密切联系,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学习延伸,很值得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经过教师一番抛砖引玉,因势利导,课后不久,关于汉服自主学习的学生课题制作小组便成立了。

组员们积极主动接受挑战任务后,确定了分工,在下一个课时他们就带来了小组共同设计的《当汉服“邂逅”现代元素》欣赏PPT。课上,他们带领同学们认识汉服(包括形制、衣制、结构)――设计汉服――制作汉服,整个上课过程的气氛热烈,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对汉服的研究中,在课后还成立了学生汉服社团。甚至在校园里的舞台上找到了展示机会,学生们穿上汉民族服饰进行了服饰与汉礼仪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一份高大上的服饰视觉盛宴,极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大受学生好评。从书本内,到书本外,到生活中,到舞台上,学生们学习到了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是最有自主创意的课堂教学知识延续,也是教师所获得的最佳教学成果。

二、实地考察,结合校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在我校校园里,有一片片的湿地芦苇。不管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雪、雨,一年四季里都有芦苇的身影。“春之新苗,夏之繁茂,秋之婆娑,冬之雪藏”,秋风乍起时,微风吹来,芦苇枝干的顶端那簇簇如细羽绒般的芦苇花,便迎风摇曳起来,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五彩的光芒。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芦苇丛,近距离的观察芦苇,一起写生,更重要的是对那份自然生命力的感受。通过感受、观察、记录和写生,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在纸上用图式语言的方式来记录眼见的自然风景。他们有的用铅笔、有的用钢笔、还有的用了毛笔来绘画,表现的芦苇作品有的灵气十足、有的粗犷有力、还有的细腻生动。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图景,也让这些作品产生了更为感性而动人的感染力,比之对着教科书作品的临摹照搬生动了不知多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知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湿地里写生期间,学生见识了芦苇、香蒲、睡莲……等植物,还遇见了白鹭、n_、鱼虾等活物,更是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此时,教师借助我校的校本湿地课程,倡议学生就本地域的湿地水生作物进行研究,学生们由此了解到了本地独特的水生作物――“水八仙”(茭白、莲藕、芡实、茨菇、荸荠、水芹、红菱、莼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教师带着学生们走进学校博物馆,这里有“水八仙”的实物和标本,学生们非常投入地对着实物进行绘制。有的学生还不仅仅满足于画出“水八仙”实物图例,还主动请教老师,如何概括和夸张画出“水八仙”的特征,最终完成了“水八仙”的装饰画。在这一单元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博物馆门前开展了一次“水八仙”绘画特展,孩子们互相观摩学习,非常尽兴。不得不说,这不是一般的校园写生活动,而是结合校本课程和美术学科特色,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愿望之后的校本美术课程。

三、创意美术,融入情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

未来教室是在今天数字化时代新兴的教学主阵地和全新的教学环境,在这里,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互相沟通,通过图片、音频、视频、IPAD、电脑等科技手段,真正做到科技与生活相联系,学科与生活相联系。在教室上课时,老师发现在美术课上学生们经常会忍不住用手里的IPAD自拍和互拍,于是,在美术鉴赏《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美术》单元时,教师特意选择在未来教室进行欣赏教学。

由于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的真实传达,尽管它可能“怪异”甚至“丑陋。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相当多样化的,可以是绘画、雕塑、剪纸……等等,结合意象美术教学内容,教师想到了一种从没尝试过的表现形式――摄影。教师请学生们在课堂上用手中的IPAD进行自拍或互拍,然后运用相关软件处理所拍摄的照片,要求处理后的图片能够表达自己对照片中人物个性和精神的理解。

提出任务要求后,教师在学生拍摄和处理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过多的指导,却在学生们上传照片并分享时收获了一份惊喜。学生们纷纷在拍摄的照片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处理照片时运用自我或对他人的经验、印象而突出个性的方式进行表达,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感受改变了照片的本来样貌,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这种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在他们处理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主观样貌”,真真切切地使我们看到或感受到了现实中没有也无法呈现的东西,这样一次特别的处理图像的自主学习活动,顺利解决了意象艺术教学内容中教师难以用语言去表述的教学难点。

在美术学习中,美术创新能力可以是指发现美术工具特殊的使用方法、对材料的新用途的能力,也可以是学生能够发表独立见解的美术欣赏能力。只要是贴近学生生活,巧妙运用新的美术工具和手段,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活动,都是提升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好方法。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一定是要成为画家,但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只有通过临摹的绘画技能才能达到,在名作赏析、同题异画、趣味变形绘画等学生美术鉴赏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同样可以做到。

四、动手制作,深入思考,收获一份自主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鉴赏课,老师已不再是教材内容的“搬运工”,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课题往往包含许多内容,如果将一单元内容放在一节课时内完成,教学很难具有良好的效果。此时,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在一单元课题下分列为若干子课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就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同样是在《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美术》课题单元,教师就将课题分成了一系列的子课题,在开始的2课时,教师引领学生了解意象美术,从什么是意象美术、意象美术和具象艺术的区别等鉴赏基础谈起,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之后的2课时,教师则把主动权让给了学生,将课堂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交流平台。教师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意象艺术,同学们从教师准备的陶土、彩纸、卡纸、颜料等不同工具材料中进行选择,动手做一做,无论是雕塑、绘画、剪纸,还是综合材料作品,都花费了不少心思,每一件作品都渗透着同学们对于意象艺术的个人理解,此时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经过每一个人的思考转变成为自己手工独创的作品。在作品完成后的交流评价环节,学生们开始积极主动的进行着讨论,互动互评中,内心更怀着作品被认可的期待,此时的他们,已收获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和自主学习的乐趣。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创意的课堂上兼容并蓄,放飞自由的翅膀,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活动的多样性,让孩子们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评价,获得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我们的美术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演绎艺术之梦的艺术课堂。

上一篇:镜头当便签 美丽尽绽放 下一篇:被聆听:小学数学课堂中“听”的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