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探微

时间:2022-02-08 02:59:33

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探微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定位,阐明了新课程下语法教学的意义,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提出四点有关改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119

一、引言

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认识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将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所学到的语言进行交际。然而,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却简单认为实施新课程就要淡化语法教学,而片面追求课堂效果的“新颖、热闹”,导致了不少学生由于基础语法知识掌握得不牢,不仅不能运用准确、得体的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也写不出几句完整的句子。

二、新课程下英语语法教学的意义

Blyth(1997)指出,如果语言教师过分强调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而忽略建构学习者语言体系的语法输入,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实施语法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1. 语法是各种语言结构的框架,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2. 语法知识揭示词形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3. 学习语法可以加深对英语的认知,增强语感,加快英语习得的速度。

三、新课程下英语教学的实践

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是教师首先仔细讲解该语法知识的概念与定义、结构与特点,再呈现例句加以说明,最后设计许多练习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操练巩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则通过被动的“听、记、练”来接受这些程式化的东西。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主动性,导致学生只会简单模仿,死记硬背,缺乏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然而,新课程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根据这一精神,笔者近几年来努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摸索和实践语法教学的新思路,总结了以下几点改进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1. 创设语境,在听、说、读、写中学习语法

初中学生在生理方面处于青春期,记忆性呈上升趋势,他们在心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情感过滤低,兴趣广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围绕着语法项目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真实的语境,设计运用该语言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唤起学生语言表达的冲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熟悉、巩固和掌握该语法知识。

[案例1]过去进行时的教法

笔者先让学生听,读下面一段语言材料,明确活动要求。

(An old man was hit by a car at seven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 A policeman is asking some people.)

Policeman: What were you doing at seven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Mrs. Green?

Mrs. Green: I was cooking dinner in the kitchen

Policeman : What were you doing ,Miss White?

Miss White: I was working in my office. I was very busy.

Mr. Brown (before the policeman asks) I was watching a movie with my wife at the cinema.

Policeman: What about you,Dr Wang?

Dr Wang: I was looking at a patient in the hospital at that moment

然后,师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活动:

第一步:全班分成若干个人一组,每个小组创编一个微型情景剧,其中必须含有五个“过去正在进行”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与点拨。

第二步:教师用抽签形式决定由一个小组来表演,要求其他小组记录听到的表示“过去正在进行”的句子。

第三步:将记录句子最多,最准确并最快复述出这些句子的小组作品呈现出来。

第四步:教师用彩色笔着重标出句子中的动词,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实施以上的各步骤,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参与。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到实用的语法知识,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同时,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法教学理念。

2. 设计任务,在完成任务中掌握语法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些任务,将语法项目整合到具体的活动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掌握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案例2]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教学

任务: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大比拼辩论赛

要求:(1)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比较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利弊。

(2)各小组讨论并完成如下表格,如果遇到词汇方面的问题,可以查阅词典或向教师求助。

(3)全班开展辩论赛,辩题为:Where do you prefer to live , in the country or in the city?

(4)学生在各小组内陈述自己的观点。

(5)各小组进行整合、补充、修改,确定本组的观点,然后各选派2-3名辩手,组成甲、乙两个队。甲方观点为:It is better to live in the city, 乙方的观点为:It is better to live in the country.

(6)抽出两个小组在全班进行辩论。

(7)教师进行简要点评后,让每个小组课后再次修改,并张贴在班级的“英语园地”中,由各小组投票评出前三名。

学生在完成每个具体的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

3. 利用游戏、绕口令和谚语等活动,在趣味中归纳语法

尽管有人认为在外语教学条件下,显示的语法教学,即使用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可能优于归纳法,但对于一些繁琐规则,还是需要进行学法指导和归纳简化。

实践证明,将语法教学融入游戏、绕口令和谚语等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巧妙地、趣味性地适当归纳会给语法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3]游戏归纳法

目的:巩固原因状语从句。

方法与步骤: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中的人物都显得非常高兴。然后让学生表达图片中人物高兴的原因。

如:Chinese people were happy in 2001 because Beijing was made the host to the 2008.

(2)每位学生说出1-2件自己开心的事,例如:Help others, have a good time, receive lots of presents,pass an exam,get good grades, finish tasks.

(3)展开竞赛,看谁猜得最多,说得最多,最准确就获胜。

4. 课内外结合,在课外生活中巩固语法

语言实践的成效,首先表现为“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其次是学生真正“能够用语言去做某事”。课本中的语法规则,强调运用课内语言材料,这是从熟知到认知的提升。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是让学生从已知中得到提高。这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由之路。

[案例4]宾语从句

具体步骤:

(1)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有关宾语从句的句子,体会宾语从句的语法特点。

(2)搜集自己的亲人,师长或朋友说过的令自己难忘的一句,并用句型

“...says/said/think/thought/tells/told me (that)...”将其写在小卡片上。

(3)学生组成小组,组员分别说出自己小卡片的话,记录员如实记录。例如:

S1:My mother tells me (that) 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I put my heart into it

S2:Our teacher often tells us (that) we should make the best use of time.

S3: ...

(4)各组汇报员向全班转来本小组的箴言。

语言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语言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解决生活中的事情。一个人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地、准确地、得体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就能充分说明他真正学会了语法。因此,英语语法的训练应该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是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综合能力的好办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应该是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始终围绕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指导思想,积极尝试,大胆创新,既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又不可“洒脱地”听之任之,而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语法知识,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文景中学 710000)

上一篇: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 下一篇: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