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

时间:2022-02-08 02:57:45

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

技术企业们在急剧变革的经济形势中,不断创新,希望通过改变客户的商业,来改变自己的商业。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和改变中的客户,传统企业们正在思考应当为自己植入怎样的技术基因。谁能先于竞争对手,拥抱变革,做出改变,在竞争中抓到先机呢?在2013中国CIO高峰论坛期间,《IT经理世界》对话业界主流IT企业,探讨技术商业的变革之路。

华为投身企业业务市场,前途如何?

拥有20年的运营商市场经验,在全球市场上叱咤风云,却在两年前开始投身成熟的企业业务市场,一个陌生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对华为而言,这是最好的时机还是最坏的时机?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马悦的回应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因为“华为各方面积累达到最好的状态,是业界最完善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政企市场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空间广阔”。

华为内部将企业业务的转变称为“二次创业”。原来从事运营商业务的2000名员工投身企业业务。在2013年初华为确定组建的三大业务组团中,包括面向电信运营商的运营商网络业务、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消费终端业务和面向政企行业市场的企业业务,其中企业业务是华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和重点投入增长点。

在企业业务市场上,华为坚持集成的战略不动摇,积极与各行业的大集成商合作,向市场提供整合企业网络、企业无线等在内的5条产品线和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

“今年上半年,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在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各领域均取得快速增长,增长势头良好,国内政企市场会迎来信息化建设高潮。”马悦表示。

Orange迎击全球网络市场挑战

最近两年,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在企业网络部署正面临新的挑战。

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旭东表示,Orange获得的信息表明,网络正在成为企业IT基础架构平台中的基础;而企业网络传递的信息不仅仅是数据,还呈现视频等多媒体的大流量趋势;BYOD开始兴起,对企业网络的移动和安全性产生重大挑战;此外,云计算正在影响企业IT服务交付的方式。

面对以上应用趋势,李旭东表示,Orange提供应用性能监控、应用性能分析、性能优化等整套完整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全球性企业对网络的要求;其次,为了支撑来自数据以外的多媒体传输的流量需求,Orange推行新型的网络架构、以及应用IPV6等新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多媒体应用。同时还推出针对BYOD的完整解决方案,可以让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安全接入企业网络,并且通过云服务,保障企业用户通过可靠安全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市场反馈很积极,证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李旭东表示。

展望未来,全球化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到非洲拓展市场。李旭东走访非洲发现,那里处处在进行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有很多中国人的影子,挖掘机等设备供应商都来自中国。“Orange是非洲市场上步伐最快的运营商,我们和客户的发展步调一致,在那里依然可以提供完整的ICT基础架构服务。”他表示。

中国车联网,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和欧洲的车联网市场有何迥异?

“在中国一说到车联网,人们想到的是乘用车,但是车联网的应用远远不止于此。”德国电信大中华区总裁赵楚泓表示。十年前,德国电信已经开始为大众的重型卡车部提供基于卡车的追踪和控制服务。德国电信甚至还为德国的公交车提供远程监控,这些都是车联网在细分行业中的应用。

此外,在中国,人们谈论车联网,主要专注于车联网后端管理平台的构建以及相关运维业务。而在欧洲,德国电信为欧洲车企打造的车联网服务,主要提供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车联网服务。“我们构建从前端的车载到中间的无线通讯的渠道,还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营平台,在车联网后端提供基于云计算平台上的运营支持。”赵楚泓表示。

虽然在中国市场上,车联网业务模式在产业链上的博弈,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以致阻碍车联网市场的整体发展。不过过去一年来,车企在整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已经呈现很大的挑战,用户市场对于单一品牌汽车的忠诚度在下降,车企迫切希望了解最终驾驶者的一手资料,对车联网应用自然产生实际需求。“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车企的变革会加速,未来的12个月将进入真正的车联网爆发期。”赵楚泓表示。

云之家,变革了谁?

两年前,金蝶推出企业级社交平台――云之家,希望助力公司向互联网转型,它的变革之途是否顺利?

金蝶集团副总裁兼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王天宇透露,最初的第一个10万用户,他们花费6个月的时间积累,不过到了今年5月20日,这个团队成立两周年的时间,云之家的企业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0万,入驻企业数量近3万,“客户对这个平台的认可度在快速攀升”。在云之家的客户群中,既有像海尔、万科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有中小企业,“凡是关注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协作的企业,都可以考虑这个平台。”王天宇表示。

通过对入驻云之家的企业的观察,王天宇发现,虽然企业仍然保持梯状型的管理架构,因为企业必须有一个最高决策者决定公司战略和业务的发展,“不过人们的交互更加频繁和激烈,逐渐形成网状型互动,企业的层级不再那么刻板,企业的运营效率也提高了。”王天宇认为,当企业的信息汇聚之后,还需要逐层的下沉,并持续产生良好的交互,因此企业社交平台的整体设计要求很高,这是云之家不同于新浪微博等个人社交平台的区别。未来金蝶希望将这个平台做到极致,甚至将其与外界的公共平台连接起来,“我们会寻找大量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开发,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需求。”王天宇表示。

业务移动化的未来

强劲的市场趋势令吴越非常兴奋,仅仅是在去年,很多企业还在探讨,如何管理好那些被带到企业中的个人移动设备,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作用,而到了今年,这些企业已经纷纷开始主动使用移动技术,推动业务移动化。

上一篇:一枚传感器的农业之旅 下一篇:飞行器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