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

时间:2022-02-07 11:25:59

论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 工程造价管理对整个建设过程有着重要的规范与指导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方案的变化会对整个造价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Abstract: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has an important regulating and guiding function o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However, in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the changes of construction program will have some impact on the whole cost manage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units.

关键词: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Key words: construction;project cost;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086-02

0 引言

工程造价指的是整个工程的建造价格,而造价管理便指的是通过在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原则指导下,为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能够实现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一定的经济预期,从而对建筑单位整个造价价格进行监管的一种全过程。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它不仅要求能够在微观上,建筑企业能够通过成本的有效控制、定价、计价等系统活动,来实现市场价格的全面掌握,还需要求在宏观上,有效地利用经济、法律以及行政手段,在较为规范的市场条件下,实现建造价格的管理与控制。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对整个建设单位的生产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 有利于控制项目投资全过程 对工程造价的科学化管理,就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对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固定与无形资产费用进行总和,并对工程的预期及实际开支进行合理、科学的估算。所以,在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过程中,就能够对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与预期收益进行衡量,一旦发展该预期收益不合理的时候,就能够通过合理的管理办法与科学的技术原理对整个造价与投资进行调节。其次,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在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之下,还能够对客观变化的造价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并在确保建设工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下,对现场施工造价出现的偏差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推进了造价工程在建筑工程投资管理的优化。

1.2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推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化的过程中还能有利于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总的来说,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控制的全过程,参与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并在对工程造价价格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中,促进工程宏观与微观上的协调。所以,在整个建筑参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的过程中,通过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原则的指导,就能够使工程建筑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与定价计划,并在实现造价工程价格优化的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合理的考量,在推进工程建设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建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实现工程建造资源节约、成本优化、效益提升的关键方式,更是实现项目全方位、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步骤。然而,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之下,仍存在着运作不高效、体制不科学的问题。

2.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变数大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变数大主要原因在于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中,其施工方案容易变化,进而便使得工程的造价内容也会相应的出现变化。在建筑单位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为了缩减施工成本,进行技术变更,以次充好,也就影响了工程造价的变相变化。另外对施工材料管理的方法不科学,没有正确把握市场规律,不能够掌握有效的采购时机,从而使得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变化与偏差。

2.2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效率较低 目前普遍存在一种工程设计方式便是:限额设计。然而,从目前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限额制度的实施是具有一定的矛盾性的。要想限额设计的有效实施,就需要相关的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能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由此,就会存在劳动与劳动报酬不比配的结果,其投资的设计经费与限额设计也会产生矛盾。长此以往,工程设计在这种存有矛盾性的设计工作之下,便会造成设计效率低下。因此,低效率的工程设计也势必会对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2.3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造造价管理制度不完善是目前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之一,这种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只强调建筑造价的管理而忽视了整个项目,过多关注于招标投标工程的造价而忽视了中标项目是否存在缺口过大的问题,只重视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而轻视了初步设计的造价。所以,在这种存在较多忽视管理的控制制度之下,便难以实现整个造价工程管理的动态性控制,最终也就使建设单位造价管理工作做的不够到位。

3 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科学化的措施探究

3.1 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保证工程建设高水平

为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化,首先就需要在保证工程建设高水平的要求下,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就需要对整个造价工程实现有效地动态控制。工程的动态控制主要是以工程的工期、工程的投资以及工程的质量为三大控制对象,而这三大工程造价控制对象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为了能够保证三个控制目标能够实现协调化、合理化构成,就需要建立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目的切合点,以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平衡与协调。另外,在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平衡与协调的基础上,还应该使整个建设工程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从而在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稳健进行的同时,也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协调性与高水准。

3.2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打造高水平的造价管理团队

由于在具体的现场施工中,工程施工现场是工程造价资源获取的首要渠道,也是最优渠道,且施工现场情况的变数较大。所以,要实现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优质化,还需要着手施工现场的强化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现场管理就需要取得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主动权。也就是当施工现场情况出现变化时,能够及时的掌握有效信息,及时的发现工程投资的偏差,并能够在此情况产生之后及时的提出相应的对应措施。另外,加强现场工程管理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管理。一种分类有秩的施工材料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还能够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最后,为了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从而为实现工程造价有效管理奠定良性基础。

3.3 优化建设施工管理方案,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化 优化建设施工管理方案,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化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科学化,合理化的有效措施。在优化工程管理、实现造价管理制度化的过程中,就需要优化整个工程施工方案,对工程的规模、工程的实施程度预计建设区域自然条件进行衡量与估算,并按照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实现造价管理的有序性。在推进制度化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形成一个有效地计划性方案,进而按照工程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并在管理优化的同时,对各种指导性方案进行筛选、对比、反复斟酌,从而实现工程造价满足整个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而实现工程建设的高效益与高效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潮水与市场经济波涛的激流勇进,在不断发挥建筑业优越性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所以,为了能够避免建设资源浪费,实现工程建设资源的最大效用,就需要在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实现造价管理优化的措施与手段,不断借鉴推进工程造价管理合理化的可行性措施,从而在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优化进程中,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俞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建筑时报,

2013-08-15(003).

[2]王秀莲.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 2013(07).

[3]程娜娟Cheng Najuan.解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关键问题[J].城市建筑,2013(04).

上一篇:从招标人角度谈工程招标中设置暂估价的利与弊 下一篇:类似条件下工程变更项目综合单价确定研究